第37章 传召李邦华

换源:

  朱洵的圣旨下达之后,犹如一道惊雷在京师三大营炸响,众多官员纷纷被缉拿入狱。

一时间,大牢之中人满为患,再度出现了被挤得满满当当的情形。

然而,此刻的朱洵却正在深深思索着,如今空下来的京师三大营究竟该如何处置。

倘若依旧任由其他官员来掌管京师三大营,说不定过不了多久,又会重蹈覆辙,再度沦为如今这般混乱不堪的模样。

因此,朱洵暗下决心,一定要寻得一位忠心耿耿、值得信赖的忠臣,将京师三大营交予其管理,以确保不再出现类似的状况。

“去传召李邦华,朕现在要见他。”

朱洵的目光中透露出坚定和期许,他突然忆起历史上有李邦华这样一位赤胆忠心的臣子,心中认定将此事交予他处理乃是最为妥当的选择。

“是,陛下。”

王承恩听到朱洵要传召李邦华,脸上并未流露出丝毫惊讶之色。

他深知陛下的心思,明白李邦华在陛下心中的分量,于是毫不犹豫,领命之后即刻动身前去传召,没有丝毫的迟疑和耽搁。

等到李邦华抵达御书房的时候,整个人尚处于懵然的状态,心中满是疑惑,全然没想到朱洵会在这个时候召唤自己,更是揣测不出此番召唤所为何事。

“李大人请吧。”

王承恩语气恭敬地将李邦华带到御书房之后,便默默退至门外。

朱洵瞧见李邦华稳步走了过来,见他正要行礼,赶忙摆了摆手示意免礼。

接着,朱洵让李邦华安然坐了下来,随后便迫不及待地说道:“李爱卿,朕此次找你,实是有一件至关重要之事。”

朱洵目光坚定,神色严肃,并未有丝毫拐弯抹角,直截了当地说出了此番召见的目的。

“臣明白,想必是京师三大营之事。臣一早便有所耳闻,只是未曾想到,陛下能如此信任臣,将这般重要的任务交付于臣,此乃臣莫大的荣幸。”

“臣定然不会有负陛下的信任,必定全力以赴,定会给陛下一个最为满意的答案。”

李邦华此刻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内心的激动难以自抑。

他深知朱洵对自己的器重与厚望,所以暗下决心,自己定要尽快彻查清楚京师三大营当下存在的所有问题,而后加以整顿改善,定不辜负陛下的重托。

朱洵心中了然,自己果然没有信错人。

当即毫不犹豫,立马颁下旨意,命李邦华前去接管京师三大营,并责令其务必查清其中的种种状况。

待这件事情妥善安排完毕,朱洵一直紧绷着的神经总算得以稍稍放松,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心头压着的一块巨石暂时落了地。

然而,李邦华的确未曾让朱洵感到失望。

就在第二天的夜半时分,李邦华匆匆进宫求见圣上。

朱洵看到李邦华在如此深更半夜前来御书房求见,心中便知晓,定是有极为重要的事情发生,否则李邦华断不会在这万籁俱寂的时刻贸然前来。

“爱卿可是在调查之事上有了新的发现,所以才会在这夜深人静之时赶来御书房?”

朱洵原本已准备就寝休息,然而看到李邦华匆匆而来,便即刻打消了休息的念头,直接在座位上坐了下来,神情专注地看向李邦华,等待着他的回禀。

李邦华实际上的确是查到了一些关键的情况,正因如此,他在这个时候已然迫不及待。

“陛下,臣已然将京师三大营当下的状况查明清楚。臣认为,如今的京师三大营存在着诸多棘手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均需逐一解决,容不得丝毫懈怠。”

李邦华这般一说,朱洵便心知此事绝不简单,料想其中的情况或许极为复杂。

于是,朱洵当即吩咐王承恩在一旁守候。

在这静谧的深夜,烛光摇曳,气氛凝重。

朱洵的面色愈发严肃,他深知今夜恐怕难以安睡,因为即将面临的或许是一场艰难的变革。

今天,注定是一个无眠之夜。

“陛下,臣经过仔细探查发现,其一,这京师三大营存在严重的吃空饷现象,实际兵力与账面上的人数相差甚远,根本毫无实权可言。”

“其二,京师三大营中充斥着大量的老弱病残之辈,年轻力壮的士兵不知去向何方。正因如此,整个军营显得异常脆弱,毫无战斗力可言。”

“其三,所配备的军械陈旧老化,根本无法使用,也不知究竟是何年何月才更换过新的,如今这些老旧军械简直如同废铜烂铁。”

李邦华竟能够一气呵成、毫无停顿地直接道出三个关键问题,直至此刻,朱洵方才真切知晓其中的问题究竟有多少。

从这一点也足以看得出来,李邦华着实是用心至极。

短短几天时间,便能将京师三大营潜藏的问题如此清晰地查找出来。

然而很显然,仅仅这短短三点远远不是全部。

“朕着实未曾料到,京师三大营现今竟已累积了如此之多的问题。继续说下去,朕倒要好好听听,究竟还存在多少弊端。”

朱洵面色凝重,目光坚定,已然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原本只是觉得京师三大营或许存在些许混乱之处,却万万没有想到,其混乱程度竟已达到这般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

“第四点乃是国库明明未曾亏待兵部,然而军饷却始终发放不下去,此问题极为严峻。”

“由于士兵无法获取他们应得的军饷,以至于就连平常训练的积极性也全然丧失。正因如此,也难怪练武场上不见士兵们操练的身影。”

实际上,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那日朱洵前往练武场的时候,所见之景令人震惊,偌大的练武场上竟然仅仅只有为数不多的一些老弱病残。

此刻朱洵方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导致如此状况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啊。

“除了这个因素以外,是否还有其他缘由?以至于这些年轻力壮的士兵均未在练武场上进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