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没人愿意做实验

换源:

  朱洵一时之间只觉脑袋发胀,烦恼不已,然而他是绝对不会接受这样的提议和做法的。

明明这皆是天灾人祸,与人的作为毫无关联,为何一旦发生此类状况,就非得要皇帝出来认错担责?

朝下那黑压压的一片臣子皆跪地不起,可朱洵却神色自若,丝毫不显慌张之态。

“朕是断不会下罪己诏的。这天灾人祸,着力解决便是,下罪己诏又能有何效用?”

“将这祸事妥善解决,民心自然照样能够得以安抚,届时朕还会被百姓歌颂称赞,岂不更好?”

朱洵所言倒也并非毫无道理。

只是以往的大臣皆因循守旧,循规蹈矩地遵循着历代皇帝的做法。

他们从未曾想到,朱洵竟会在此处违抗先前的惯例而另辟蹊径。

其他大臣或许都还处于懵懂茫然、尚未反应过来的状态,然而朱洵的心中却早已成竹在胸,有了明晰的计划,当下便直接开始下达旨意。

“着令户部尚书即刻开仓放粮,并亲自带领人马前往灾区赈灾,务必保护好流民的生命安全。”

“太医院也要加快推进种植牛痘的进程,该进行试验的即刻着手试验。”

朱洵认为种植牛痘乃是当下第二等重要之事。

倘若能够让百姓深信牛痘能够有效防治天花,那无疑将是朱洵的卓著功绩。

如此一来,便无需下达罪己诏,他人定然会对自己歌功颂德。

更何况如今民心不稳,天花是当下最为严重的疾病,倘若此刻能够成功加以遏制,那简直堪称华佗再世。

“是,陛下。”

户部尚书和太医院的人听到朱洵下达的命令,心中虽有些讶异于朱洵的果断决绝。

但他们也绝不敢不遵从,毕竟当下朱洵所提出的举措的确是对民众大为有利的。

户部尚书这边倒是没什么太大的问题,毕竟他接下来所要承担的任务只是开仓放粮,随后带领众人前往灾区救济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顶多也就是在身体和精神上会感到劳累些、辛苦些。

但是太医院的人在听到朱洵这么一说之后,虽然不敢公然违抗旨意进行反抗,然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是叫苦不迭。

紧接着,一位头发花白、面容沧桑的太医便直接站了出来。

“陛下,老臣为了这种植牛痘之事已经反复试验了许久,可对于其中的关键要领与有效方法,仍是未能摸索清楚,看来还是老臣的医术不够精湛,未能达成陛下的殷切期望,老臣实在是深感愧疚和惭愧啊!”

太医院的那位老臣直接推脱道:“陛下,如今根本就无人愿意接种牛痘,又从何处获取实验的数据和样本呢?老臣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这位老臣满脸愁容,确实是有苦难言。

但是朱洵心意已决,早有打算,当下便直接宣布了下朝。

其他的文武百官生怕此事会涉及到自己,纷纷如避瘟神一般,连忙匆匆离去。

转眼间,朝堂之上只剩下户部尚书和太医院的人在那里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太医院的人甚至在朱洵下朝走向御书房的时候依旧紧紧跟着。

朱洵无奈,也只得让太医院的人一同进入御书房。

“陛下,并非臣等不愿意效力,实在是此事太过艰难了。如今愿意接种牛痘之人少之又少,根本难以找到足够的人员进行实验。”

“这又如何能够成功呢,陛下,此事着实太难了,您就别再为难老臣了。”

太医院的人连连叫苦不迭,内心实在是不想承担这份艰难的工作,只觉这任务太过艰巨。

所以一心只盼着朱洵能够赶紧撤回这个旨意。

朱洵望着眼前叫苦连天的太医,心中也明白,这恐怕并非是个轻易能够解决的小问题,这位太医也并非是玩忽职守、不尽职责。

确实,若无人愿意参与实验,种植牛痘一事就几乎不可能取得成功。

“好了,朕知晓你的难处,不过种植牛痘之事还是一定要推行实行的。倘若能够成功防止天花,这将会是一件功德无量、泽被苍生的大事。”

“朕明白太医院里无人甘愿做实验,但是此事断不能够就此终止。朕自会帮你寻觅到愿意做实验的人,你只管大胆放心地去做便是。”

朱洵都已然这般言辞恳切地说了,太医也着实不好再执拗地拒绝。

毕竟当下的实际情况是,愿意挺身而出做实验的人的确是少之又少,简直是凤毛麟角。

倘若朱洵真的能够兑现承诺,成功找到愿意做实验的人,那自己当然也愿意不遗余力地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是,陛下。”

说完,太医便恭恭敬敬地躬身行礼,缓缓退了出去。

朱洵此刻也在为这件事情而深深苦恼,毕竟心甘情愿做实验的人确确实实是极为稀少。

究竟又能从何处寻来愿意的人呢?

朱洵陷入了冥思苦想之中,他一边翻阅着手中的奏折,一边脑海里还在不停地思索着这个难题。

终于,朱洵灵光一闪,猛地意识到,不仅仅只是在皇宫内部寻找。

还可以在外面广阔的天地中寻觅,全城有着如此众多的百姓,难道就没有一个人愿意前来做实验吗?

“王承恩,速速下旨,向全城百姓昭告,朕要寻找愿意做牛痘接种试验之人。”

朱洵坚信,这件事情一旦传到百姓的耳中,局势必定会有所转机。

王承恩神色庄重,双手小心翼翼地拿着朱洵精心写好的告示,迈着匆匆的步伐走了出去,并郑重地以皇宫的名义予以发布。

这张告示上面工工整整、详详细细地写了牛痘接种所能带来的各种显著好处。

诸如只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接种之后便不会有任何危险,而且还能够切实有效地防止令人闻之色变的天花这一凶险恶疾。

告示一经贴出之后,瞬间在全城引起了轩然大波,百姓们三五成群,交头接耳,都在热火朝天地议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