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背后的真相

换源:

  “是……是李锦程李大人,在赈灾的时候被一群情绪激动的流民给打了。”

下面的人回话时声音颤抖,身体也忍不住微微发抖,脸上满是惶恐之色。

主要是也从来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状况。

朱洵听闻此事,脸上却是毫无讶异之色,似乎对此早有预料。毕竟,比这更为严重棘手的状况,他都已经在心中预想过了。

“好了,你先下去吧。”朱洵的语气异常平静,神色淡然,只是轻轻挥了挥手,示意那人退下。

待那人离开后,朱洵缓缓起身,在殿内来回踱步,双眉紧蹙,目光深沉,开始在心中仔细筹谋着该如何妥善处理这件事情。

但是这消息仿佛长了翅膀一般,以惊人的速度飞遍了整个朝堂。

所有的官员都已得知了这件事情,大家无一不是震惊万分,个个瞠目结舌,难以置信。

“怎么能这样?这些流民也太无法无天、没有规矩了!什么人都敢打,居然连前来赈灾的官员都不放过。”

一些文官义愤填膺,满脸怒容,为李锦程鸣不平,全然不顾朝堂的威严,直接在朝堂之上大声叫嚷了出来。

“谁说不是呢?这群流民现今就已然敢对朝廷命官动手了,再过段时日,岂不是要嚣张到打到京城里面来了。”一位文官面色涨红,语气急促,额头上青筋暴起。

“是啊,照此情形发展下去,到时候恐怕连陛下都一起打呢,现在若还不赶紧加以整治,更待何时。”

另一位文官随声附和,神情激动,双手在空中挥舞着。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热烈讨论着,完全没有顾得上皇帝的脸色。

朱洵此刻脸色铁青,阴沉得仿佛能滴下水来。

他的目光中满是愤怒与失望,并非是因为这些流民的冲动行为,而是因为这些文官在还未了解事情的真相之前,就已经迫不及待地为流民扣上了谋反的大帽子。

其实朱洵心里面早就已然有了定论。

毕竟这些官员是被指派过去的,心里面定然是怀有怨气的。

那自然也就不会全心全意、尽职尽责地去做事。

而且,这些流民刚刚遭受了灾难,身心饱受摧残,情绪正处于极度不稳定的状态。

说不定就是官员在执行赈灾事务时处置不当,从而导致官逼民反。

这样的情形在过往实在是太过常见。

况且,通常情况下,百姓一般也不会无缘无故地对前来赈灾施助的官员下手。

必然是事出有因,其中的缘由还需仔细探查清楚。

“好了,各位爱卿都先安静一下,朕自有判断。”朱洵紧皱眉头,揉了揉太阳穴,一脸无奈地说道。

他听着下面叽叽喳喳、毫无头绪的讨论,只觉得脑袋嗡嗡作响,实在是头疼不已。

果然,底下的各位大臣向来对朱洵敬畏有加,早就已经被朱洵治理得服服帖帖的。

听到朱洵的话,他们立刻噤若寒蝉,安静了下来。

此时的朱洵也缓缓平复了心情,安静地坐在龙椅上。

然而他的内心却依旧焦急,此刻他只希望锦衣卫能够快马加鞭,赶紧带着最新的消息赶来,好让他能尽快理清这混乱的局面,做出妥善的决策。

“报告陛下,最新消息传来。”

只见一个锦衣卫神色匆忙,脚步急促地跑进殿内。

他来不及喘匀气息,便迅速单膝跪地,双手抱拳,大声说道。

说曹操曹操到,朱洵上一秒还满心期盼着锦衣卫何时才能到来,下一秒这期盼就化作了现实。

“快说,到底是怎样的具体情况?朕已经等不及要知晓了。”朱洵迫不及待地追问,目光紧紧盯着面前的锦衣卫,脸上满是急切与期待。

朱洵满心好奇,这李锦程究竟是做了何等过分的事情,才会让这些本就困苦不堪的流民愤怒到如此地步,竟然不顾朝廷的赈灾之举,公然殴打官员。

“陛下,得到小道消息说是。去赈灾的几位大人因无法筹到足够的粮食,几个人私下商量着,竟然丧心病狂地往赈灾的粮食里面惨杂了石子。”锦衣卫低着头,声音略带颤抖地回禀道。

这第一句话刚从朱洵口中说出,其他大臣便个个面色骤变,惊惶之色瞬间布满整张脸庞,一个个都被吓得不轻。

这其他方面的事情或许或多或少还能有那么一些可以周旋、可以弥补的空间和余地,可粮食这种直接关乎着无数人生死存亡的极其重要、不容有失的物资,怎么能够容忍有丝毫的弄虚作假呢?

粮食乃是民众生存的根本所在,是维系生命的关键,绝对容不得半点的疏忽和糊弄。

而且当下前往灾区进行赈灾,最为关键重要、丝毫不能出现差错的东西无疑就是粮食。

倘若这粮食之事处理得不够妥当,其他流民在完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误食了有问题的粮食,那可是会引发极其严重的后果,甚至闹出人命的。

如此这般严重的状况,这几位大人因为此事而受到惩处挨打,确实是一点都不冤枉,完全是他们自作自受。

“继续说。”朱洵强压着心中的怒火问道。

其他人此刻都还处于极度的震惊当中,朱洵刚刚听到这几人的做法时,也被着实惊得心头一颤。

“许多流民为了生存,争先恐后地抢食,可没过多久,就有人口吐白沫倒地身亡了。”

锦衣卫禀报时声音颤抖,表情痛苦而又无奈,每说一个字都显得格外艰难,他怎么也没想到去这一趟竟然得到了这么令人震惊的大新闻。

这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听说去赈灾把人给赈死的。

也难怪这些流民会愤怒地殴打去赈灾的大人,这都出了人命,还有什么可忍耐的。

但是朱洵深知,流民绝不会仅仅因为这一件事情,便如此暴怒起来。

“还有呢,朕不是还派了工部的官员前去赈灾吗?如今房屋修缮的进展究竟如何了!”

朱洵眉头紧锁,目光急切地盯着前来禀报的锦衣卫,语气中带着几分威严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