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这玩意擦屁股都嫌硬!

换源:

  三天后,崇祯朝攻倭准备就绪。

朱由检令大将孙传庭、李来亨率领大明水师十万,铁甲战船500艘,征伐倭国。

泰昌朝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各方面效果显著,日新月异。

辽东又传来喜讯,李定国与熊廷弼率领明军势如破竹,打得努尔哈赤节节败退,后金的残兵败将已被赶到黑龙江漠河一带。

朱常洛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吃嘛嘛香,加上严格遵守儿子的叮嘱,身体状况也越来越好。

洪武朝的郭桓案还在审理之中,主从犯郭桓、赵瑁、王惠迪及六部左右侍郎以下皆被扔进大狱,等候处置。

这一日,朱由检跑到泰昌朝巡视一圈后,马上又来到洪武朝。

清晨的户部衙门。

朱由检一脚踹开库房大门时,十几个账房先生正趴在桌上呼呼大睡,口水把账本都浸湿了半边。

角落里,两个小吏用宝钞当赌注在玩骰子,地上散落的宝钞堆得能当凳子坐。

“都给我起来!”朱由检抄起门边的铜盆咣咣猛敲,“太阳晒屁股了还睡!”

账房们吓得从椅子上滚下来,有个白胡子老头直接钻到了桌子底下。

户部尚书赵勉提着裤腰带从后堂跑出来,一见是朱由检,脸都绿了:“大...大帝,您这是...”

“查账!”朱由检把铜盆往地上一摔,咣当一声震得房梁掉灰,“把最近三年的宝钞发行记录都给我搬出来!”

赵勉擦着冷汗:“这...这不合规矩...”

“规矩?”朱由检从地上捡起一张宝钞,当着所有人的面开始——解裤腰带!

“大帝!使不得啊!”赵勉差点跪下了。

只见朱由检用宝钞擦了擦自己的——鞋底,然后嫌弃地扔到赵勉怀里:“瞧见没?擦鞋都嫌糙!老百姓说这玩意儿擦屁股都嫌硬,我还不信...”

角落里传来“咚”的一声——一个老账房直接晕了过去。

“来人!把郭桓家抄来的银子都抬上来!”

朱由检一声令下,十几个锦衣卫吭哧吭哧抬进来二十口大箱子。

箱子一打开,白花花的银锭晃得人眼花。

赵勉腿一软,扶着柱子才没跪下:“这...这是...”

“郭桓贪污的赃银,共计七十八万两。”朱由检踢了踢箱子,“赵大人,您知道现在市面上一两银子能换多少宝钞吗?”

赵勉装傻充愣:“这个...下官...”

“两千贯!”朱由检突然暴喝,吓得赵勉一哆嗦,“朝廷发行的宝钞已经成了废纸!今天我就让你们看看,什么才叫真金白银!”

他一挥手,锦衣卫竟然抬进来一个小型熔炉!

“大帝!这是要...”赵勉声音都变调了。

“铸钱!”朱由检抄起一锭银子扔进熔炉,“从今天起,实行银钞并行制。一两银子兑一贯宝钞,童叟无欺!”

熔炉里银水沸腾,朱由检亲自操作模具。

当第一枚银币“叮”地落在铁砧上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银币正面是“洪武通宝”四个字,背面却刻着五个小字——“贪官的下场”。

“哈哈哈!”突然一阵大笑从门口传来。

朱元璋不知何时已经到了,正扶着门框笑得直不起腰,“好!好一个‘贪官的下场’!”

朱由检得意地抛了抛银币:“这叫洪武银元。以后商税三成收银元,七成收宝钞,慢慢把宝钞回收销毁。”

朱元璋拿起一枚银元在手里掂量:“分量十足,成色也好。不过这字...”

“警示作用嘛。”朱由检凑过去小声说,“以后贪官家里抄出来的银子都这么铸,看谁还敢贪!”

赵勉在旁边听得一清二楚,裤裆又湿了一片。

“赵爱卿。”朱元璋突然转头,“你觉得这法子如何?”

赵勉扑通跪下:“陛下圣明!大帝英明!此策可解万民之忧...”

“得了吧。”朱由检翻了个白眼,“昨天你还说宝钞贬值是民间奸商操纵呢!”

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本小册子,“老…陛下,这是赵大人上个月收受杭州钱庄贿赂的记录...”

赵勉两眼一翻,这回真晕过去了。

“又倒一个。”朱由检嫌弃地用脚拨了拨赵勉,“来人,抬出去泼醒,让他把受贿的银子吐出来铸钱!”

朱元璋看着热火朝天的铸币现场,突然问道:“由检,这些银元如何发行?总不能朕挨家挨户去发吧?”

“陛下圣明!”朱由检一拍大腿,“我正要提议成立‘大明皇家银行’...呃,就是官办钱庄。在各省设立分行,百姓可以用宝钞兑换银元,也可以存钱取息。”

他说着又掏出一张图纸:“你看,这是银行的设计图。地下一层金库用三尺厚的花岗岩,大门要半尺精钢,锁具必须...”

朱元璋越听眼睛越亮:“妙!如此一来,民间藏银也会慢慢回流国库。”

“不止!”朱由检兴奋地手舞足蹈,“还可以发行银票,方便大额交易;给商人贷款收利息;将来打仗缺钱了还能发国债...”

“国债?”朱元璋皱眉。

“就是向百姓借钱,打完仗连本带利还。”朱由检眨眨眼,“总比直接加税强吧?”

朱元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待会你到春和殿来,详细说说这个‘银行’的事!

说完转身就走。

朱由检转头对还在铸币的工匠们喊道,“加把劲!今天必须铸出一万枚!背面记得刻字啊!”

一个年轻工匠怯生生地问:“大帝,刻‘贪官的下场’会不会...太直白了?”

朱由检拍拍他的肩:“小伙子,这叫警示教育。以后谁要贪污,就先想想自己的银子会变成什么样!”

当天傍晚,第一批洪武银元从户部流出。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最先抢购的居然是朝中大臣——他们生怕自己的俸禄也变成擦屁股都嫌硬的宝钞。

更绝的是,朱由检命人在六部门口各放了一个大箱子,上面写着“宝钞回收处”。

第二天一早,箱子全满了,而户部库房里的白银,一枚都没少。

“怎么样?老朱!”朱由检得意地说,“贪官们连夜把囤积的宝钞都吐出来了!”

朱元璋看着堆积如山的宝钞,摇头苦笑:“咱这些年,到底发了多少宝钞啊...”

“不多不多。”朱由检安慰道,“也就够全大明百姓擦三百年屁股的。”

朱元璋:“...”

当天夜里,宫中传出消息——皇上笑得太厉害,把下巴笑脱臼了,太医忙活了半宿才给接回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