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沙漠部落

换源:

  荒漠的第二天黎明,天边泛起橘红色的光芒,如同一幅水墨画徐徐展开。宋咸鱼和叶清凉早早起身,收拾好简易营地,准备继续前行。昨夜的奇特发现——沙粒与呼吸共振的现象——让两人对这片荒漠充满了更多好奇。

“按照卓老的指引,再走一天我们应该能看到那片红色沙丘,”叶清凉查看着地图和指南针,确认方向。

宋咸鱼点点头,胸前的玉佩依然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两人沿着那若有若无的引导感继续深入荒漠。

这一天的行程比预想的顺利。虽然正午时分阳光炙热,但荒漠中那股奇特的稳定灵力让两人能够轻松调节体温,不至于太过劳累。沿途偶尔会看到一些奇特的沙漠植物,顽强地生长在看似不可能生存的环境中,展现出生命的韧性。

傍晚时分,他们果然看到了卓闲老人提到的红色沙丘。那是一片与周围金黄色沙漠截然不同的景观,仿佛被夕阳永久染红的沙丘群,绵延起伏,壮观而神秘。

“真美,”叶清凉轻声赞叹,“就像流动的火焰。”

两人在红沙丘附近扎营过夜。和前一晚一样,沙粒依然会随着他们的呼吸微微震动,但这次的反应更加强烈,图案更加复杂,仿佛这里的“生命感应”更加活跃。

第三天清晨,天空中飘来几缕薄云,为炽热的荒漠带来些许阴凉。两人收拾好行装,继续前行。按照卓闲老人的指引,过了红沙丘后,他们需要向西北方向转向,那里应该有一片绿洲可以补充水源。

“感觉今天的路程比昨天艰难一些,”中午时分,叶清凉注意到沙丘变得更加陡峭,行走也更加费力。

宋咸鱼环顾四周,忽然指向远处:“看那里,似乎有些不一样。”

在西北方向的地平线上,隐约可见一抹绿色,如同海市蜃楼般若隐若现。

“绿洲?”叶清凉有些惊喜。

两人加快了脚步。随着距离缩短,那抹绿色逐渐清晰,确实是一片绿洲,但规模似乎比卓闲老人描述的要大得多。

更令人惊讶的是,当他们接近时,发现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绿洲,而是一个建设得相当完善的小型聚落。棕榈树和各种沙漠植物围绕着几眼清泉,形成了天然的屏障,隐藏在高大沙丘之间。棕榈叶编制的房屋整齐排列,小径纵横交错,井然有序。

“有人在这里生活,”宋咸鱼惊讶地说,“在这荒漠深处。”

他们小心地接近,很快被巡逻的村民发现。出乎意料的是,村民们并未表现出警惕或敌意,反而十分热情地迎接他们。

“欢迎,旅人们!”一位年轻男子微笑着向他们招手,“欢迎来到闲云部落。”

“闲云部落?”宋咸鱼重复道,对这个名字感到一丝熟悉,仿佛在哪里听过。

“是的,这是我们的家园,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了,”年轻人骄傲地说,“请跟我来,首领老闲正在等你们。”

宋咸鱼和叶清凉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他们怎么会被“等待”?但出于礼貌,还是跟随那位年轻人穿过村落。

沿途所见令两人啧啧称奇。虽然这是一个由普通人组成的部落,没有修士的灵力加持,但他们发明的各种工具和设施却展现出极高的智慧。

一套巧妙的水渠系统将泉水引向各处,实现自动灌溉;几座风车在微风中缓缓转动,为石磨提供动力,轻松碾磨谷物;更令人惊叹的是,每座房屋都配有一种特殊的沙漠冷却装置——利用水的蒸发原理和气流引导,使室内保持凉爽。

“这些都是你们自己发明的吗?”叶清凉好奇地问。

年轻人笑着点头:“是啊,我们闲云部落的理念就是——用最聪明的方法,做最必要的事。这些发明让我们能在艰苦的环境中轻松生活,省下力气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他们很快被带到了部落中心的一座略大的棕榈叶房屋前。房屋周围种植着各种沙漠花卉,五彩缤纷,生机盎然。

“老闲,客人到了,”年轻人恭敬地说。

从房内走出一位老者,看上去约莫七十岁左右,但精神矍铄,双眼炯炯有神。他并不高大,但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种自然的威严和智慧的光芒。

“终于来了,”老闲微笑着说,“我已等候多时。”

宋咸鱼心中一动,感到胸前的玉佩轻轻震动,似乎在回应什么。

“您好,老人家,”宋咸鱼行礼道,“冒昧打扰,我是宋咸鱼,这位是叶清凉,我们来自东部的逍遥门。”

“逍遥门?”老闲眼中闪过一丝亮光,“有趣的名字,与我们的理念颇为相似。来吧,进屋喝杯茶,想必你们有很多问题。”

屋内简洁而舒适,陈设不多,但每一件都精心设计,既美观又实用。老闲为他们沏了一种特殊的沙漠花茶,清香怡人,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你们是寻找懒神踪迹而来,对吗?”老闲开门见山地问。

宋咸鱼一惊:“您怎么知道?”

老闲笑而不答,只是指了指宋咸鱼胸前的玉佩:“带着它,你们自然会被引导到这里。我们闲云部落与懒神有着特殊的渊源。”

应老闲的邀请,两人详细讲述了他们的旅程和目的——寻找懒神踪迹,解决修真界面临的灵力危机。老闲静静聆听,不时点头,似乎对这一切并不感到意外。

“灵力危机,”老闲沉思道,“这正是违背天地平衡的结果。修真界太过追求力量,忽视了休息与思考的价值,最终导致灵力系统失衡。而这正是我们闲云部落一直警惕的。”

“您能告诉我们更多关于贵部落的情况吗?”宋咸鱼真诚地请求,“这里的一切都令我们惊叹,尤其是你们对省力理念的实践。”

老闲欣然应允,带着两人参观了整个部落。傍晚时分,村民们在中央广场集会,举行了简单而热情的欢迎仪式,为两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准备了丰盛的晚餐。

晚餐上,老闲向大家介绍了宋咸鱼和叶清凉,以及他们的来意。出人意料的是,村民们对“寻找懒神踪迹”这一目的表现得格外理解和支持,仿佛这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们闲云部落的生活方式与工具发明,都源自于懒神的教诲,”老闲向两人解释道,“几百年来,我们始终遵循省力而行的理念,不断创新改进。”

“这里的每一样工具,都是为了让必要的劳动变得更加简单高效,”一位村中的工匠补充道,“我们相信,真正的智慧不在于盲目消耗体力,而在于找到最省力的方法完成任务。”

“这与我们逍遥门的理念如出一辙,”叶清凉惊讶地说,“我们也推崇事半功倍的修炼方式。”

老闲赞许地点点头:“这不是巧合。真理往往只有一个,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夜深了,村民们陆续散去。老闲邀请两人住在客房,明日再详细交流。夜风轻拂,穿过棕榈叶编织的窗户,带来阵阵清凉。宋咸鱼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所见所闻,心中既兴奋又困惑。

“这个部落,简直就像是我们逍遥门理念的另一种实践形式,”他轻声对叶清凉说,“而且他们似乎对懒神有着深刻的了解。”

叶清凉点点头:“最奇怪的是,老闲似乎知道我们会来,甚至知道我们的目的。”

“还有那个名字——闲云部落,”宋咸鱼若有所思,“闲字与懒神有关,而云字又让我想起流沙镇那位卓闲老人说的话:你们的旅程,我或许会用另一种方式知晓。”

“你是说......”

“我不确定,但我感觉我们正在接近某个重要的真相,”宋咸鱼轻抚胸前的玉佩,“明天,我们应该能从老闲那里得到更多答案。”

窗外,无边荒漠的星空璀璨如银河倾泻。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宋咸鱼感到他们离懒神的秘密越来越近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