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越想越觉得有理,这苏先生简直是在冒着泄露天机的风险,为大秦的未来出谋划策啊!
想到这些,嬴政眼前陡然一亮,仿佛在黑暗中找到了前行的方向。
他当即转过身,向着身后的李斯用力一挥衣袖,高声下令道:“传旨!焚书之时,将天下百家着作尽数收缴,严禁民间私自藏匿。
我大秦于咸阳另建一座百家藏书阁,专门为其收录、留存传承!”嬴政心中明白,纵使要留下传承,也必须将其牢牢掌控在帝国手中。
如此一来,反倒能让天下的学问,尽归大秦所有!
嬴政越想越兴奋,心中对苏离的敬佩之情愈发浓烈。
真不愧是苏先生!仅仅一句看似简单的提醒,却能如同画龙点睛一般,让大秦即将施行的政令瞬间变得完善无缺。
这等智慧,这等眼光,才是真正的得道高人啊!
此时的苏离,并不知晓嬴政心中在想些什么。
不过,对于嬴政方才所颁布的旨意,他在心中倒是暗自赞赏。
为大秦收录天下之学,同时又不使诸子百家的传承断绝,留下文化的脉络,的确是一举多得的良策。
这时,嬴政的目光再度落在苏离身上,眼中流露出些许热切与期待。
“苏先生可否告知,我大秦今后在治理天下的过程中,应当还能用到哪家学说?”
嬴政心中清楚,诸子百家流派众多,大秦日后总不可能将所有学说都运用到治国理政之中,必定要有个取舍。
苏离心中有些无奈,他都已经选择沉默了,嬴政怎么还揪着这个问题不放呢?
自己在嬴政心中,不应该是一副得道高人的形象吗?
哪有向得道高人询问这些朝堂政事的道理?
不过,要说日后大秦能用到哪家学说……苏离心中清楚,在未来的中原大地,儒学将会占据主导地位,被广泛推崇。
想到这些,苏离下意识地看了李斯一眼。
说起来,李斯曾拜荀子为师,追根溯源,也算是儒家出身,只不过后来改投法家门下。
可苏离这不经意的一眼,却被嬴政敏锐地捕捉到了。
嬴政神色微微一动,心中暗自思忖:“苏先生为何会看向李斯?难道是暗示朕,日后大秦要重用法家学说……”
但这个念头刚一在脑海中浮现,便被嬴政自己否决了。
当今大秦所推行的,可不正是法家的治国理念吗?嬴政稍作思索,眸光瞬间闪烁起来。
这一刻,嬴政突然想到了李斯的出身,他曾师从儒家的荀子。
“难道说……苏先生所指的是儒家!”嬴政心中一阵激动,仿佛发现了新大陆。
而一旁的李斯,同样注意到了苏离方才投来的目光。
他心思敏捷,思绪急速转动,瞬间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儒家吗?”作为荀子曾经的弟子,李斯对儒家学说自然是再熟悉不过。
如今静下心来仔细思考,或许……从儒家学说之中,真的能够找出一些有利于加强大秦大一统的论述。
想清楚了这些,李斯当即抬起头,看向嬴政。
而嬴政也恰好向他投来目光。两人四目相对,刹那间,仿佛心有灵犀一般,都意识到了相同的事情。
看来,日后的确得好好研究、考虑一下儒家学说,将其运用到治国理政之中了。
而站在一旁的苏离,看着嬴政和李斯二人的反应,不禁眨了眨眼。
他心中满是疑惑,自己明明什么都没有回答,这两人究竟是在想什么,怎么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呢?
嬴政与李斯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眼神你来我往,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
在这短暂的对视间,他们心中同时涌起一个念头:苏先生当真窥探到了天机!
苏离不仅预料到了焚书之举潜在的弊端,竟还洞悉了未来儒家学说将会在大秦发挥重要作用。
怪不得苏先生不愿直接言明,毕竟天机不可轻易泄露,一旦道破,恐遭天谴。
然而,这一幕落在苏离眼中,却显得极为怪异。
他暗自思忖,这两人怎么这般模样,好似在通过眼神交流机密要事?堂堂秦始皇,何时行事也如此避讳了?
这其中定有蹊跷。苏离心中满是疑惑,目光也变得古怪起来,难不成这两人真在担忧天机泄露之事?
可自己不过是个现代人,哪懂得什么天机?至于那卜算未来的术法,更是一窍不通,纯粹是瞎编糊弄罢了。
此时,房间内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拧出水来。
“咳。”最终,还是苏离轻咳一声,打破了这令人尴尬的沉默。
他敏锐地察觉到,嬴政和李斯此刻都在极力压抑着内心的情绪,显然是已经下定决心,准备在不久之后推行焚书之法。
很快,嬴政便调整好了自己的心境,神色恢复平静,不再提及焚书之事,转而带着一丝好奇的笑意,向苏离开口问道:
“苏先生,朕听闻扶苏今日在先生处,学到了雷法?
那雷法当真神奇到能够驾驭雷霆吗?”
嬴政心中对此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先前听章邯描述,苏先生传授扶苏雷法之际,竟引得旱天惊雷阵阵,
这般神异场景,光是想象,便让人心驰神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