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师来主持封书大典?!
他们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苏离,此刻的苏离,在他们眼中仿佛突然变得更加神秘莫测。
众人心中纷纷猜测,难怪今日这位国师会突然出现在朝堂之上,原来竟是为了此事。
“陛下,万万不可啊!”
可就在这时,一道急切的声音骤然响起,打破了大殿内的喧嚣。
只见一道身影从群臣前方迅速迈步走出,来到大殿中央,对着嬴政深深躬身行礼。
此人正是大秦奉常,乐正先。
“国师虽由陛下亲自册封,可毕竟初立,还尚未在天下人心中树立足够的威望,让众人信服。”
乐正先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嬴政,继续说道,“更谈不上德高望重了。臣恳请陛下,另选他人主持藏书大典!”
随着乐正先的挺身而出,群臣们的目光都齐刷刷地聚焦在他身上。
实际上,对于朝堂上当下的局势,群臣们心中都如明镜一般。
国师之位,乃是丞相李斯亲自举荐,又由陛下亲自册封。
在这种情况下,竟然有人敢站出来唱反调,这无疑是在公然挑战陛下和丞相的权威,众人心中都暗自为乐正先捏了一把汗。
大殿上首,嬴政深邃的双眸微微眯起,透着一股让人难以捉摸的威严。
他心中清楚,今日特意让苏离来到朝堂,正是为了应对如今的局面。
仅仅是设立大秦国师之位,朝堂群臣之中便已经出现了不少非议之声。
更何况,现在还要让苏离亲自主持藏书大典这等关乎国运的大事。
他就是要借此机会,看看朝堂之上,究竟有谁敢质疑他亲自册封的国师。
“国师,此人是我大秦奉常,乐正先。位列九卿之一,掌管宗庙礼仪祭祀。”
此时,李斯那传音入密的声音,如同丝线一般,悄然传入苏离的耳畔。
苏离心中了然,原来是大秦的奉常。
在这种关键时刻,由乐正先出面质疑自己,的确是再合适不过了。
不过,他心中一动,目光微微瞥向不远处的赵高。
今日自己将主持藏书大典一事,朝堂群臣应当都能看出,这必然是嬴政的意思。
在大秦,君心不可违,这是众人皆知的道理。
可偏偏这乐正先却敢站出来唱反调,苏离心中暗自揣测,这背后说不定与赵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殿上首,嬴政静静地坐在王座之上,一言不发。
然而,整个大殿内的气氛却在瞬间变得冰冷刺骨,仿佛温度都下降了好几度。
压抑的气息弥漫在每一个角落,让群臣们都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
苏离依旧神色平静,不慌不忙。
他心中早就猜到了嬴政的用意,这场藏书大典的主持之位,他志在必得。
之后,他更要入主百家藏书阁,这是他既定的目标,又怎会因为一个奉常的几句话就轻易改变?
这时,李斯向前一步,目光如炬,直视乐正先,声音洪亮地说道:“国师乃陛下亲自下旨册封,旨意已然昭告天下。
国师更是长公子之师,有教导天下学子之能。如此德才兼备之人,又怎会是德不配位?”
李斯一边说着,一边步步逼近乐正先,此刻,大秦丞相的威严尽显无疑,那强大的气场让乐正先不由自主地后退了一步。
乐正先顿时语塞,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他心中清楚,自己此刻正逆势而为,与陛下和丞相的意愿背道而驰。
不过,他微微转头,暗暗瞄了一眼前方的赵高,仿佛从赵高那里获得了一丝底气。
“国师以往,师从那淳于越,不过是庠序中的一名小小仆射而已。”
乐正先咬了咬牙,鼓起勇气说道,“为何突然之间便成为了我大秦的国师,位列三公九卿之上?此人,或许只是一个坑蒙拐骗的方士!万望陛下明察!”
说着,他再次对着嬴政深深躬身一拜,言辞间充满了恳切。
“砰!”
可就在这时,大殿上首猛然传来一道巨力拍击桌案的声音,犹如一道惊雷在大殿内炸响。
“乐正先,你的意思是说,朕被国师蒙骗了吗?”
嬴政的声音平静而低沉,然而,其中却蕴含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冷冽之气,仿佛能将人瞬间冻结。
一时间,群臣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整个大殿陷入了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纷纷低下脑袋,不敢抬头直视嬴政那威严的目光。
他们心中满是骇然,没想到陛下竟然会因为国师之事而如此发怒。
乐正先更是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瞬间滚落下豆大的汗珠。
他双腿微微颤抖,整个人仿佛被抽去了脊梁骨,瘫软在地上。
嬴政目光如电,冷冷地扫过群臣,心中暗自思忖:你们可知道,国师主持这场藏书大典,要付出多大的代价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