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竟愿为我大秦,凭一己之力,背负收录天下之学的业果!
嬴政纵然对这“业果”的含义不甚明了,但凭他的揣测,这其中必定牵扯着大秦的国运。
如此一位向来不问世事的仙人,却单单为了大秦,为了天下苍生,这般大公无私,实在令人动容。
可偏偏,竟还有人对国师心怀质疑,甚至以先前仆射的身份,肆意诋毁国师……
嬴政越想,心中的怒火便烧得越旺。
若国师真的在意身份地位,又怎会一直隐于庠序之中,迟迟不展露锋芒?
此刻,乐正先整个人仿佛被恐惧彻底笼罩,几乎吓懵了。
他“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支撑着地面的双臂止不住地颤抖,
“陛下,臣……绝无此意!”
他满心困惑,实在想不通,自己不过是质疑了一下苏离,怎么就引得陛下如此勃然大怒?
这突然冒出来的国师,任谁第一时间都难以轻易相信吧?
李斯神色漠然,冷冷地瞥了乐正先一眼。
身为大秦奉常,此人竟连最基本的察言观色都不懂。
陛下如今对国师如此器重,可乐正先却口出狂言,称国师是坑蒙拐骗之徒。
要知道,在大秦律例中,坑蒙拐骗可是要割掉舌头的重罪,而欺君之罪,轻则五马分尸,重则连坐灭族!
苏离却始终神色平静,仿若一尊超脱尘世的雕像,饶有兴致地看着眼前这一切,仿佛朝堂上的这场风波与他毫无干系。
今日嬴政特意将他请来参加这场朝会,其一,是为了藏书大典之事;其二,则是要让他坐实国师之位,使天下人不敢再有非议。
但对苏离而言,不论是藏书大典,还是国师之位,其前提都是为了日后能在大秦顺利收取弟子,传道授业。
他今日倒也不介意稍稍参与其中,静静等待嬴政为他树立威望。
苏离的这般表现,自然被大殿中的众人尽收眼底。
嬴政和李斯都深深地看了苏离一眼,心中不禁由衷感慨。
苏先生果真是不染尘世的仙人啊!
朝堂之上的这些纷争,苏先生又怎会放在心上?
真真是去留无意,宠辱不惊!
“陛下。”
这时,赵高忽然上前一步,又转过头看了看乐正先,“奉常所言,虽说顶撞了陛下,不过,换个角度看,此人所代表的,正是天下那些不识仙人之姿的愚昧之人。也正是这些愚人,极有可能会对国师妄加非议。”
他这番话,表面上是在顺着嬴政的意思,顺带夸赞了苏离一番。
不识苏离的仙人之姿,可不就是愚昧无知之人吗?
紧接着,他满脸堆笑,看向苏离,“不过,今日在这咸阳宫中,当着陛下与朝堂诸公的面,倒不妨请国师显露一手神通。如此一来,天下人对国师的非议,自然就会烟消云散。”
话一出口,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一道道目光如聚光灯般,齐刷刷地汇聚在了苏离身上。
“若是国师能显露出通天的神通,那天下人,必然不会再有任何议论。”
“像国师这般仙人,以神通自证,自然最具说服力!”
不管怎么说,今日朝堂之上,已经有了大秦奉常乐正先的公然质疑。
若此事不能妥善解决,一旦流传出去,恐怕国师之位,就要沦为天下人的笑柄了!
“果然,说到底,还是赵高想亲眼见识我的手段啊。”苏离微微挑眉,心中暗自嘀咕。
今日这场朝会,朝臣的质疑,对他来说自然算不得什么。
但若是要他显露神通,那可就另当别论了。
朝堂议政之事,向来会传遍天下!
他这个国师,到底有没有真本事,可就要靠神通来证明了。
大殿之上,嬴政不禁皱起了眉头。
苏先生向来如闲云野鹤般自在,最不喜在人前卖弄。
但眼下,让苏离展露一手,确实是最有效的办法。
他心中仍有些迟疑。
就在这时,苏离缓缓从坐具上站起身来,双手负于身后,一袭长衫随风轻轻摇曳,面色平静如水,却自然而然地散发着一股超凡脱俗、淡然出尘的气质。
“也罢。”
他仰头,轻轻叹了口气,
“收录诸子百家之学,本就是为天下之学留存传承的大事。既然由我来主持,那自然也该由我来平息天下人的悠悠众口。”
话语之中,满是悲天悯人的意味,听得群臣心中都不禁泛起一丝波澜。
听起来,这位国师,似乎是一位心怀天下、慈悲为怀的得道高人。
本无意沾染世间尘缘,却为了天下苍生,甘愿踏入这纷扰的红尘!
群臣心中对苏离的好奇愈发浓烈。
他们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这位由陛下亲自册封的国师,是否真的拥有那传说中的仙人神通?
只是,没有大臣注意到,此时的赵高,嘴角微微勾起,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先前在庠序之时,他被苏离下了逐客令,没能亲眼见识到苏离的神通。
今日,他倒要好好瞧一瞧,这苏离,到底有怎样的惊人手段?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