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梁城,魏王宫。
魏安釐王端坐在王座上,听着下面的臣子在大殿里大吵大闹,脸上顿时流露出几分玩味的神色。
事情的起因源于安邑城外的那场截杀,狼烟惊动了魏国的军队,安邑城的守将丝毫不敢懈怠,立刻将此事禀报给远在大梁的魏王。
消息传到了大梁,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魏安釐王当机立断,立刻宣文武百官议事。面对如此微妙的局势,文武大臣各抒己见。有的大臣主张留人,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通过控制赵姬母子来牵制秦国。有的则建议派兵相助,毕竟秦国势大,不好得罪。还有人主张置之不理,让他们自生自灭。
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些人被渐渐说服了。最终百官们的意见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派兵护送赵姬母子回国,另一派则主张截下赵姬母子以要挟秦国。
这两种不同的意见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支持派兵护送的人认为这样可以维护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时避免与秦国产生冲突。而支持截留赵姬母子的人则认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利用她们作为筹码,获得更多的利益。
这场争论越来越激烈,各方都提出了自己的理由和论据,一时间谁也说服不了谁,于是就出现了开头的这一幕。
见争不出个结果,信陵君魏无忌此时出列说道:“大王,臣以为秦王年事已高,这次千里迢迢接妻儿回国,应该是为了继承王位一事。秦王并非没有儿子,为何要接远在赵国的儿子?由此可知是要托付江山啊!兹事体大,臣以为应该截下赵姬母子,好要挟秦国为我魏国争取好处,不应该就此放过。”
“大王不可”
信陵君对面站出一位大臣,对魏王拱手说道。
“龙阳君,为何不可?”信陵君喝问道。
原来刚刚说话的大臣,正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美男子,魏安釐王的宠臣——龙阳君龙影辰(虚构人物)。
龙阳君看了信陵君一眼,对魏王抱拳说道:“大王,微臣认同信陵君的观点,也认为这次秦王接儿子回去是继承王位的,可这并不能成为我们截下他们的理由。”
“为何?爱卿可否明言?”魏安釐王问道。
龙阳君道:“禀大王,秦国势强,魏国势弱,在我魏国截下秦国的兵马,先不论能不能得到足够的好处,我们魏国首先就触怒了秦国,此其一。”
“继承大统,何等重要!焉知秦国是不是只派了这么点人来?如果秦国还有其它人手,我们准备不足贸然行动,很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反而得罪秦国,此其二。”
“就算被我们截获又如何?秦国,虎狼之国也!从秦国立国至今,还从来没有被任何国家成功威胁过。就算当年秦国丢失了函谷关,宁可把国都迁到前线与我魏国对峙也不避其锋芒,足见其宁折不弯,此其三。由此可见,威胁秦国很难办到。与其冒这么大的风险,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向秦国示好,反而更加容易得到利益!”
信陵君一听,大声反驳道:“痴人说梦!龙阳君,如果没有足够的好处,秦国怎么可能会给魏国带来足够的利益?你以为凭着派兵护送秦王妻儿回国,秦国就会对魏国感恩戴德吗?你太天真了!”
龙阳君笑道:“信陵君,你刚刚也说了,这一次秦王接儿子回国是承继大统的。一旦此子登基,会不念我魏国的恩情吗?”
“就算这样,也不代表他一定可以登上王位。就算登上王位,也不一定会为了魏国的利益而放弃秦国的利益。毕竟他才十三岁,秦国的大臣们也不会让他做主的。难道要等到十几年以后吗?恐怕到时候,他早就忘记这档子事了吧。”信陵君怒气冲冲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