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阳君微微一笑,道:“信陵君,你可别忘了,现在秦国能做主的,除了秦王外还有丞相吕不韦。而吕不韦和赵姬母子的关系,你我都是心知肚明。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次护送赵姬母子回国,吕不韦可谓是费尽心机。倘若赵姬母子真的发生不测,秦国朝堂必将发生动荡,吕不韦也会受到牵连。所以不管是为了赵姬母子还是吕不韦他自己,吕不韦也绝不希望赵姬母子出事。”
说罢,龙阳君转过身面对魏王抱拳说道:“大王,往长远利益上来说,护送赵姬母子回国,对我魏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就算以目前状态来看,自长平大战后,我魏国的实力是每况愈下,一旦赵姬母子在魏国地界出事,秦国绝对不会放弃这个理由来进攻我魏国,到时候恐怕就……”
一听龙阳君提起长平大战,信陵君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信陵君怒道:“龙阳君,你处心积虑地为秦国说话,到底安的是什么心?”
龙阳君向魏王拱拱手,道:“大王,微臣一片忠心,确确实实是为我魏国着想。不像某些人,只会在大王面前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如此诛心之言,恕臣不敢苟同!”
信陵君恼羞成怒,大声喝道:“龙阳君,休得血口喷人...”
“好了好了,都不要吵了!”
魏安釐王见火候差不多了,于是及时出言制止。
魏王叹了口气,道:“诸位爱卿都是为我魏国着想,本王又何尝不知?不过信陵君,难道你不知道自先王驾崩后,我魏国的国力已大不如前。不管是从军事上还是外交上,我魏国一直处于下风。反而秦国是一片欣欣向荣,蒸蒸日上的景象。一旦让赵姬母子在魏国的地界出现意外,我魏国又如何抵御秦国的怒火?”
信陵君连忙说道:“大王言之有理,微臣也知目前我魏国处境艰难,可如果我魏国对此事不闻不问,装聋作哑,那岂不是正好说明我魏国怕了秦国吗?日后传将出去,其他战国更加不会把我魏国放在眼里了!还望大王三思。”
龙阳君冷笑一声,反问道:“信陵君,难道你认为秦国还会像以前一样好欺负吗?别忘了,如今秦国国力强盛,兵强马壮,不是我们魏国可以得罪地起的。”
信陵君大声反驳道:“龙阳君,你这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魏国虽然比不上秦国强大,但毕竟底蕴深厚,人口众多。只要我们团结一致,未必要怕了他秦国。”
魏王摆了摆手,示意两人安静下来。他语重心长地对信陵君说道:“信陵君,寡人知道你一心为国,但如今局势微妙,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两国争端。我魏国自长平大战后元气大伤,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不宜轻举妄动啊!”
信陵君听魏王又提起长平大战,知道这次的交锋是他输了。他也是一代枭雄,立刻拱手说道:“大王,臣明白了!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大王的意思办吧!”
魏王点了点头,随后看向龙阳君,询问道:“龙爱卿,那么接下来该如何处理赵姬母子呢?”
龙阳君微微一笑,道:“回大王,臣建议派军队护送赵姬母子返回秦国,并向秦王表明我国的立场和态度。这样一来可以避免秦国的责难,二来也能维护我国的尊严和利益。同时我们也要加强与其他诸侯国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对抗秦国的威胁!”
魏王满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嗯,这个策略不错,那就按照爱卿所说的办吧!信陵君,你可有异议?”
信陵君低头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大王,臣并无异议。”
......
与此同时,咸阳。
“主人,这是刚刚从魏国送来的情报,请您过目。”
“嗯,知道了,你下去吧!”
宽敞的房间中,房间的主人在接过下属送过来的情报后,仔细地看了起来。
看完情报后,主人将情报叠放整齐放在桌上,叫道:“来人,老夫要马上进宫面见秦王。”
与此同时,在咸阳城的另一间府邸中。
“主人,这是刚刚从魏国送来的情报。”
“哦?”
房间的主人缓缓转过头,看着面前的下属。
主人看完情报后,大声的吩咐道:“来人,速去请太史令大人过府一叙。”
与此同时,咸阳宫。
“报!”
“何事?”
“禀告大王,从魏国发来八百里加急文书,还请大王过目。”
咸阳宫内,坐在王位上的秦异人听到汇报后,缓缓地睁开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