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闱放榜之日。
对考生们来说是皆大欢喜的。
相比往年。
在检察院院长陈平平转述的庆帝口谕下。
近年在春闱中安插自己党羽的势力。
都没敢以身犯险。
而二皇子李承泽的一首劝学诗。
则是让所有学子领悟了学习的真谛。
十年寒窗。
就为了金榜题名。
不论如何,也要拼搏一次。
榜上有名,最好不过。
榜上无名,也不会后悔。
陈平平端坐在轮椅上。
看着榜上有名的莘莘学子,目光深邃,不知道心想何事。
太子殿。
李承乾大发雷霆。
地上满是散落的古籍。
一旁的侍从瑟瑟发抖,大气都不敢喘。
礼部尚书则是低着头,小心翼翼地劝到。
“太子殿下息怒啊。”
“不是卑职不愿意尽力,而是那个陈平平,先斩后奏。”
太子压着心的怒火,轻轻笑笑。
“看来陛下还是没有完全信任我啊。”
“不但断了我们在春闱暗中的操作。”
“还让承泽那小子搞劝学一出。这不是摆明了在为他铺路?”
听到太子的话。
礼部尚书连忙低下头,一个字都不敢接。
自古以来。
皇权斗争是最惨烈的。
因此,这个话题也是十分敏感的。
太子怒火攻心。
既然如此指责当今圣上。
如果传出去。
这后果,没有人能预料到。
甚至都没有人想象得到。
待太子脾气发完。
礼部尚书才小心翼翼离开。
直奔放榜地点。
……
按照惯例。
考试的前三甲。
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这些人是由礼部尚书直接带着见当朝皇帝的。
因为这些人中。
将来能到达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没有人可以预见。
礼部尚书见成平平早就到了。
连忙堆笑赔不是。
“早上闹肚子,耽搁了。”
陈萍萍并未例会。
只是淡淡说道。
“陛下准备见见今年的状元郎,时间就安排在明天早朝,尚书大人如何?”
礼部尚书太清楚不过了。
这话自然是庆帝安排的。
只是通知自己,并没有什么资格评判。
礼部尚书去准备相关事宜的时候。
陈平平对身旁的守卫耳语道。
“安全这块,一定要注意。”
“陛下要见状元郎,此事事关重大。”
……
早朝。
皇宫大殿。
庆帝处理完琐碎的朝政之事后。
眉头突然舒展开来。
破天荒漏出一丝亲和,对所有人说道。
“春闱放榜。”
“不曾听说有乱象。”
“礼部和检察院功不可没。”
“此次一甲今日可有来?”
听到庆帝的话。
礼部尚书连忙叩首,对一旁身着白袍,五体投地的一个读书人道。
“还不见过陛下。”
春闱状元此时,额头上的冷汗不停地冒。
虽然是状元。
但是这样的场合,也是他生平第一次见。
紧张到四肢发软。
听尚书大人这么一提醒。
原本五体投地的身子,压的更低了。
但是最终却不忘请安。
庆帝轻轻扫了一眼状元郎。
挤出一丝微笑。
“前途无量,来人。赏赐千金、绸缎百匹。”
还不等状元郎叩谢。
庆帝突然话锋一转。
“状元郎不必拘谨。”
“说说,此次春闱的感受。”
“朕有些兴趣,众臣也有兴趣。”
状元郎先是说了一些感谢庆帝,感谢阅卷老师的话。
随后,脸色突然变的认真起来。
“皇上,这次能夺得头筹。我还要从心底里特别感谢一个人。”
“此人便是二皇子殿下。”
庆帝收起笑容。
“且说无妨。”
状元郎腹稿组织了一下语言。
“二殿下当日那一首劝学诗。可谓天外来物。”
“他的诗词中表达了学习与时间流失的速度。”
“可谓是一诗,点醒了我以及此次前来的所有考神。”
……
庆帝很不经意的扫了一眼李承泽,又将目光移到太子身上。
此事的太子,一脸谦卑的站在人群总。
直到听到春闱状元郎,既然在帮二皇子说话。
甚至每一句话说的都很有分寸。
李承乾心中微微有一丝不悦,但是仅限于心中。
这个二皇子。
看来终究还是小看她了。
……
庆帝听完,不喜不悲。只丢下一句“乏了”便消失在了金銮大殿。
早朝结束。
不少王公大臣便蜂拥到李承泽这边。
总之,就是一群来拍马屁的。
二皇子李承泽正要离开。
就看到太子一脸笑意地走了过来。
“承泽最近表现的很好。”
“宫内宫外都把你的故事吹上天了。”
“我这个做太子的,又同为兄弟。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直接说。我肯定站在你这边。”
李承泽看着眼前的不速之客。
轻轻笑笑。
“太子殿下有劳,费心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