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章 诗词大会

换源:

  二人随意寒暄几句。

李承泽便率先离开了。

从小跟太子一起长大,他很清楚太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表面谦谦君子,实则腹黑。

这跟父皇实在是如出一辙。

也难怪,太子非他莫属。

换做以前,李承泽听到太子这些道貌岸然的话,必然会争锋相对奚落一番。

但是何潇跟他说过。

小不忍则乱大谋。

在羽翼并不丰满的时候,说的话再硬气,再能刺痛别人。

也终究不过是无能狂怒。

何潇的话,李承泽是听在心里,也自然会遵照去做。

待李承泽离开时。

太子看着眼前的这个背影。

脸上原本的笑容瞬间消散。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蔑视。

这个李承泽。

十三岁就被父皇封王,十五岁就可以旁听朝政。

并且广结党羽的时候,父皇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今太子位置都已经确定这么久了。

这个李承泽居然又在春闱劝学的事上做文章。

那一刻。

太子心中暗暗在想。

是不是春闱舞弊的事情,也是这个李承泽在背后使坏。

……

庆帝处理完朝政。

见陈平平和范贤并未离开。

难得有空。

正好跟这个多年未见的亲生骨肉聊聊。

因为他也属实好奇。

范贤这么多年,是怎么长大的?

又是如何成功躲避这么多次追杀、暗杀。

如今大庆朝纲已经稳定。

叶轻眉的尸体早已经灰飞烟灭。

只要自己这个儿子,在眼皮子底下。

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庆帝合上手中的奏折。

“范贤,听闻你诗词文赋造诣很高。”

“以后春闱劝学的事,你倒是可以试试。”

听到春闱劝学。

范贤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怒火。

要是自己早知道。

这事他肯定能办。

也不至于二皇子搞个什么劝学诗。

民间传言把自己贬的一文不值。

范贤迟疑了一下,便开口道。

“这次春闱,都是陛下圣明。”

“京都文人雅士众多,春闱之后。我建议可以组织一场诗会。”

“既可以延续劝学的效果,又能激发大家对诗词文赋的喜爱。”

庆帝挑眉看了一眼范贤。

显然对他的提议很是认同。

便对一旁的陈平平道。

“你觉得范贤的提议如何?”

陈平平跟庆帝从小一起长大,又跟随了这么多年。

对于庆帝的表情和言下之意,他自然明白。

同时范贤诗词文赋这块本来就很厉害。

正好借这个机会再庆帝乃至京都表现一番。

对他将来的路绝对是百利无一害的。

陈平平连忙顺水推舟。

“臣觉得这个提议甚好。”

“我大庆国力强生,但是除了武,文也必然重要。”

“因此,诗词大会。可行。”

庆帝作为皇帝。

他即便再认可范贤的提议。

也不好直接允诺。

但是有了陈平平的推波助澜,他就顺理成章许多了。

庆帝颔首道。

“好,既然陈萍萍你也想在京都办一场诗词大会。那就依你们所言。”

“下去办吧。”

“是,陛下。”

“是,陛下。”

范贤和陈平平甚是高兴。

连忙恭敬的退了出去。

二人走后。

庆帝半卧在椅子上,右手撑着头。

他又何尝不知道范贤对诗词文赋精通。

只要范贤把中心放在文上,必然没有那么精力再去考虑皇子之间的内斗。

同时。

京城几方势力到时候必然在诗词大会上角逐。

到时候也可以借机看看这些势力的表现。

再有就是二皇子李承泽那边。

影子将监视的情况禀告给了陈平平。

陈平平自然一字不落的回馈给了庆帝。

但是生性多疑的庆帝。

还是十分怀疑自己这个老二身边是否有什么高人。

毕竟,李承泽近来表现的有些反常。

他似乎从一个纨绔皇子,一夜之间长大了一般。

除了这些。

庆帝内心还有一个想法,他并没有吐露。

旁边的东夷实力不算太强。

城主四顾剑又是个武痴,倒是不用太在意。

但是另一个北齐。

虽然一直被大庆压着,但也是有些残存势力的。

他一直想找个机会安排使团出使两个国家。

不是出兵,自然以文为主。

因此。

这次诗词大会的最终获胜者。

或许可以胜任出使北齐、东夷。

……

大庆的皇帝开口。

很快诗词大会的消息就传遍了京城乃至整个大庆。

当李承泽给何潇说这个消息的时候。

何潇也是嘴角上扬,显然挺感兴趣。

若是说武力隐藏,算是猥琐发育。

那么在文上略施拳脚,应该不会被人太在意。

毕竟,没有人会觉得一个诗人、一个作家,会厉害到影响皇权。

听完李承泽一番介绍。

何潇淡淡笑笑。

“陈平平和范贤组织的诗词大赛啊。”

“这似乎有点意思了。”

……

就在此时。

一道窈窕的身影映入眼帘。

何潇顺势望去。

PS:喜欢的小可爱。

免费数据走一走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