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殿下请留步!

换源:

  听到军饷可以到位后,武将集团瞬间嗷嗷直叫。

为了军功,群臣又激烈地争论起来。

“吵什么吵,你们当朕的大殿是菜市场吗?”

听到庆帝的声音,整个朝堂之上陷入了一片短暂的沉默。

“陛下息怒。”

满朝文武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在帘子后面的庆帝,等待他做出最终的决断。

“众爱卿认为,谁有能力担当此等重要之任呢?”

见群臣的反应,帘子后的庆帝又缓缓开口。

庆帝这句话,就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顿时激起千层浪。

本来恢复寂静的大殿,刹那间又被嘈杂的议论声所淹没。

“陛下,臣愿立下军令状,完不成任务愿提头来见。”

“陛下,以儿臣之见,宫中编撰郭保坤有成为世间良将之资,不如让他带兵历练历练。”

“陛下,太子殿下所言甚是,臣也赞同郭保坤担此重任。”

“陛下,鉴察院提司范闲武艺高强,心思缜密,乃是此事的不二之选。”

“陛下,勇武侯之子,能担此大任……”

在庆国的文武百官看来,马踏江湖这件事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面对这种白捡的的功劳,所有人都不愿意放过,即便是无法成为最大的受益者,但能够跟着分一杯羹也是好的。

有人自告奋勇,向着庆帝毛遂自荐,表示自己愿意立下军令状。

也有人极力推荐自家的子侄后辈,希望能借此机会让家族得到更多的荣耀与利益。

一时间,整个太极殿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肃静!”

庆帝听了群臣的争论后,目光看向了李承道。

庆帝让林若甫提出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想让李承道去解决,想借机窥视一下李承道的势力究竟到了那种地步。

“秦王,你怎么看?”

听到庆帝询问,群臣这才知道李承道在庆帝心中的地位,都把目光看向了稳坐钓鱼台的李承道。

“马踏江湖,这事倒是有点意思。”

“正好距离成婚还有一段时间,本王便去这大庆江湖走一遭。”

李承道对这一事情感兴趣,因此就应了下来。

“秦王殿下三思,您大喜之日将近,不宜见血,此事还是交给其他人去做吧!”

此等美差,谁也不想错过。

李承道此言一出,瞬间引得群臣反对,他们以李承道即将成婚为由劝阻,希望李承道能够回心转意。

“喜事见红,大吉大利。”

“本王百无禁忌,何惧手沾血腥。”

听到群臣的劝阻,李承道霸气的回复,根本不知避讳是什么。

“既然如此,那此事便由秦王负责,代朕巡牧天下宗门!”

在文武百官还想说些什么的时候,庆帝便将此事一锤定音了,让李承道去选三千骑兵马踏江湖。

“陛下,本王自己有军队,无需朝廷这三千精锐。”

“本次江湖之行,本王不需要朝廷的粮草、军饷,但本王在江湖的所有收获也都归本王所有。”

李承道拒绝了庆帝的护符,决定带自己的人马去江湖走一遭,并且还向庆帝定下一个约定。

“可。”

庆帝惜字如金,同意李承道有些冒昧的提议。

见此事定下之后,宰相林若甫又提出第二件需要解决的大事。

“退朝!”

等把这几件大事商讨完,时间已经到了正午时分。

庆帝伸了伸懒腰,就宣布此次朝会结束。

“恭送陛下!”

听到庆帝宣布退朝,满朝文武恭敬的将他送走。

庆帝离开之后,李承道也从座位上起身。

“秦王殿下请留步。”

见李承道要离去,礼部尚书郭攸之连忙跟了上去。

“郭大人叫住本王,不知有何事?”

李承道点了点头,示意他边走边聊。

郭攸之会意后走到李承道身边,有求于人的他还特意落后半步,显得格外懂事。

两人向大殿外走去,拾阶而下的时候郭攸之开口道:半响后,陈知安开口问道:“秦王殿下…...您怎么看今日之事?”

李承道闻言,头也不回的道:“郭大人有事直说,本王没心思和你打哑迷。”

听到李承道开门见山的话,郭攸之沉吟片刻,自嘲笑道:“秦王殿下真是快言快语,既然如此本官也不藏着掖着了。”

“秦王殿下,下官有一事相求。”

郭攸之看着李承道,改变了对自己的自称。

“郭大人,请讲!”

李承道看了郭攸之一眼,缓缓道。

“秦王殿下此次马踏江湖,下官想保举犬子郭保坤为副将。”

“只要殿下同意,往后礼部愿为殿下驱驰,秦王殿下说去东,就绝不往西!”

自己的儿子虽然至纯至孝,但实属不是做官的料。

如果让他和朝堂上的老狐狸玩,恐怕连卖了帮人数钱都不知道。

今日在察觉庆帝对李承道的特别态度后,郭攸之便准备孤注一掷转换门庭,也好给郭保坤找一个靠山。

听到郭攸之这位礼部尚书的投诚,李承道陷入了沉思。

因为有无敌召唤系统,李承道手下不缺武力强大的人。

但他如果想取代庆帝,麾下也确时需要一些文官帮他处理事务。

如今郭攸之主动投诚,李承道也没理由拒绝。

“郭大人,你今日的选择会成为你一生中最庆幸的事。”

李承道说完,就大步流星的离开了。

郭攸之看着李承道的背影,脸上浮起一抹由心而发的笑容,微微佝偻的脊梁挺的笔直!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