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
李承旭缓缓起身,朝庆帝一拱手。
在太子和二皇子的注视下,缓缓开口道:
“儿臣认为,两位皇兄说的很好!”
然后,就没有了。
气氛顿时尴尬起来。
庆帝眉头皱的更紧。
太子和二皇子也是一怔,彼此对视了一眼。
原本还十分期待李承旭会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结果就这?
也对。
毕竟就是一个五岁孩童。
答这种课题,的确有些太难为人。
不知不觉中,不论是庆帝还是太子二皇子,好像都忘了李承旭才五岁。
答不上来,好像也正常。
不过庆帝还是有些不死心。
毕竟他今天召几人前来,主要就是为了试探李承旭。
想看看这个从一出生,就让他一直惊讶的小儿子,能否再给他一些惊喜。
所以,再次开口道:
“承旭,这样作答可不行,有什么就说什么,不用有所顾忌!”
“当真?”
李承旭眉头一挑。
这可是你们逼问说的啊。
那我可就不客气了。
庆帝见状,当即嘴角露出一笑。
觉得自己猜对了。
这个小儿子在藏私。
于是便鼓励道:
“童言无忌,今天不论你说什么,朕当一听而过!”
旁边的太子和二皇子则是直直的看着李承旭。
心中已经做好了迎接暴风雨的准备。
气氛都烘托到位了,李承旭也只好开口道:
“既然如此,父皇,那儿臣就浅说几句!”
“说吧!”
庆帝露出笑容,继续鼓励。
于是李承旭再无顾忌,开始大谈特谈。
男人嘛,除了好色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喜欢鉴证!
前世甭管加入什么群,最后的下场就只有两个。
要么沦为涩涩群,要么沦为鉴证群。
除了这两个,大家都懒得冒泡参与。
所以,在庆帝和太子,二皇子等人的注视下,李承旭犹如三峡泄洪,开口便是滔滔不绝。
大魏为什么会分裂,被北齐取代,南庆又为什么崛起?
说白了不就是王朝更迭的周期律嘛!
那可太有得说了。
李承旭于是便从土地兼并,谈到官员腐败,从吏治改革,又谈到重农抑商。
最后来了一句总结。
“父皇,所以,儿臣认为,大魏灭亡,乃是历史之必然!我大庆之崛起,也是历史之必然!”
话音落下,御书房内一片寂静。
太子李承乾和二皇子李承泽瞪大眼睛,大脑一片空白。
庆帝率先反应过来。
黑着脸问道:
“好一个历史之必然,按你这么说,我大庆,在一两百年之后,也注定会像大魏一样灭亡了?”
额!
可能撑不到一两百年。
当然,李承旭也不傻,自然没有把这话说出口。
他大谈特谈,是为了语出惊人获得声望点。
可没想得罪庆帝。
凡事讲究个度。
过犹不及。
不过,沉默有时候也振聋发聩。
不否认,便是最好的回答。
所以,庆帝的脸更黑了。
试问哪一个封建君主,不想自己的江山绵延万代,千秋永固?
可现在,李承旭从方方面面,全方位的论证了封建王朝必然会发生更迭。
这谁接受的了啊?
这时,太子李承乾突然站了起来。
大声道:
“父皇,四弟也是年幼,童言无忌,刚才所说不过是儿戏罢了,父皇切勿怪罪!”
嗯?
庆帝立即直直的看向太子。
他几时说要降罪了?
难道自己的心胸就那么狭小?
随即,庆帝又明白过来。
太子这是想他架起来啊。
好手段!
对于太子,庆帝自然是中意的。
认为政治嗅觉和野心还是合格的。
不然也不会立为太子。
只不过政治手段,着实是卑劣了一些。
还需要多加磨练。
所以,这两年,他才刻意偏袒二皇子李承泽。
想让二皇子给太子当磨刀石,上上强度。
不过,眼下来看,三皇子李承旭,或许是一块更好的磨刀石!
庆帝想到这里,微微一笑道:
“好了,今天朕只是考考你们而已,你们身份不一样,眼光要看的比那些臣子看的更远,想的要比那些读书人更多,在学习圣人之言的同时,更要思考如何让我大庆昌盛不衰!”
“是,儿臣受教!”
三人闻言,立即行礼。
“承旭留下,你们两个可以先回去了!”
听到这话,李承旭心中立即咯噔一声。
课后被老师留下,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太子和二皇子再次朝庆帝一拜,然后退出了御书房。
来到外面,微风吹拂。
二皇子李承泽突然停下脚步,对太子李承乾说道:
“三弟,或许,四弟才是最适合那个位置的人!”
太子李承泽闻言,脸色立即黑了下来。
与二皇子想当个闲散王爷的心思不同,他可是对皇位志在必得。
而且,他现在已经是东宫太子。
可以说是退无可退。
于是冷冷道:
“可惜,他出生晚了几年!”
“是啊!”
二皇子仰天看向星空,感慨道:
“他为什么不早出生几年呢?”
这问谁去?
太子冷哼一声,大踏步离去。
御书房内。
庆帝看着神色依旧十分淡定的李承旭,缓缓开口道:
“知道朕为何将你单独留下来吗?”
“因为父皇想向我问策!”
问策,问什么策?
自然是问大庆如何避免大魏重蹈覆辙。
在关乎王朝命运的问题上,一个帝王竟然要问策于一个五岁孩童。
着实是令人匪夷所思。
传出去都不会有人相信。
尤其是这个皇帝是庆帝!
即使是死对头北齐的史学家,也不得不承认庆帝是一位雄才大略,数百年难得一见的君王!
不然,南庆何至于在短短二十年内,能一跃成为天下霸主?
虽然尚未一统天下,但是很多人对觉得,这只是时间问题。
而现在,御书房内,庆帝着实想知道李承旭的看法。
“这里只有你我父子二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
庆帝此时的态度,让李承旭也有些诧异。
对方虽然是他老爹,但是他可知道,真要涉及皇权,对方那可是真的六亲不认。
什么儿子妹妹,就没有不能杀的人。
或者说,对于君王来说,亲情本就不值一提。
“父皇,其实,想要避免大庆重蹈覆辙,落个和大魏一样的下场,方法也很简单!”
李承旭故意停顿了一下。
看着庆帝眼中愈发期待的眼神,他十分满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