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这么急着拉拢四弟,不好吧?”
太子李承乾其实排行老三。
比二皇子小两岁。
庆帝规定,太子不入皇子之列。
其实,储君之争,就像是打擂台。
李承乾已经是太子,便是名义上的储君,是守擂台的一方。
李承旭和二皇子李承泽则是进攻一方。
显然,不论谁上位,都得先把太子拉下马。
从这个角度来说,二人属于天然盟友。
所以,李承泽对李承旭释放的好意,在太子李承乾看来,便是拉拢。
被揶揄之后,二皇子李承泽自然要做出回应。
于是道:
“三弟,你想多了,这里是文华苑,父皇让我们在这里的目的,是读书学习,四弟年幼,今天又是第一次来听课,让他坐在我身边,单纯只是为了替他答疑解惑!”
“哦,是吗?”
太子李承乾笑了笑,看向李承旭道:
“答疑解惑的话,就没必要二哥了,四弟,坐在我旁边吧!”
说完,也拍了拍身边的坐垫。
殿内的气氛,当即紧张起来。
二皇子李承泽和太子李承乾都看向李承旭。
想知道后者会会选择哪一方。
至于靖王世子李弘成,则在一边瞪大眼睛,充当气氛组。
这个场合下,根本轮不到他开口说话。
“谢过两位兄长好意,我自己坐就行!”
李承旭当然是哪一方都不选。
殿内早就安排了他的座位,根本没有必须和别人挤在一起。
至于和二皇子李承泽结盟?
更是笑话。
二皇子也好,太子也罢,加一起都不够他打的!
什么储君之争,李承旭自始至终的目标,便是老爹庆帝。
现在庆帝正值当打之年。
又是大宗师。
起码还能再活个三四十年。
古今天下,岂有四十年太子乎?
李承旭可没耐心等庆帝老迈之后主动让位。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现在也就他还未成年。
庆帝还可以安稳的坐在龙椅上。
等他及冠之后,庆国也就该换一个主子了。
在此之前,唯一要做的事,便是提升声望,发展势力。
时机到了之后,彼可取而代之!
小插曲过后,文书阁大学士胡文渊老先生准时走入殿内。
胡子眉毛全都白了。
一生皓首穷经,钻研学问。
在上一任皇帝,也就是诚王还在位的时候,胡老先生便已经是南庆的儒学大家,深得南庆读书人尊崇。
老了之后,便承担起了教导皇子皇孙的任务。
连庆帝,都曾经是胡老先生的弟子。
而在这个世界,也有四书五经和儒墨道法之分。
内容旨意相差并不大。
而在数年前,胡老先生便提出了文学改良一说,倡导今文运动。
所谓今文,便是类似大白话。
不过要文雅一些。
而古文则是近似文言文,晦涩难懂。
而南庆,其实也就在最近十年,才强盛起来。
之前一直被北魏视为蛮夷小国。
现在虽然北魏分裂,被北齐取代,但是在文学成就上,南庆就像是个暴发户。
依旧处在邯郸学步的阶段。
甚至南庆的一些读书人,都会偷偷的跑到北齐参加科举。
虽然无法在北齐做官,但是只要能取得一定名次,便证明了自己读书人的含金量。
由此可见,南庆与北齐两国,在文学上的差距。
不过,李承旭实在对之乎者也提不起兴趣。
大道理他都懂,哪有必要再学这些文绉绉的古话。
所以听了没一会儿,便开始走神。
今天由于来文华苑读书,没时间和若若妹妹一起玩耍。
也不知道小丫头会不会想自己。
刚开始胡思乱想,耳边便响起隐隐约约的咳嗽声。
李承旭抬头一看,便见胡老先生正吹胡子瞪眼的盯着自己。
刚才的咳嗽声则是二皇子李承泽发出。
意在提醒自己。
这下尴尬了。
李承旭看着神色不善的胡老先生,不知道对方会如何惩罚自己。
不会打手心吧。
还是出去罚站?
而身后则传来靖王世子李弘成的窃笑声。
这混蛋,就那么喜欢笑?
李承旭暗暗记了下来。
以后再算账。
“三皇子殿下,请问,老夫刚才讲到哪里了?”
“额?”
李承旭刚才走神,自然没听到。
但是又不能什么都不说。
当即胡诌道:
“朝闻道,夕死可矣!”
嗯?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都安静了下来。
虽然答错了,但是不论胡老先生,还是太子等人都诧异李承旭竟然知道这句话。
“那请问三皇子,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圣人的这句话,该当如何理解?”
“那自然就是说,早上听到去你家的路,晚上你就可以去死了!”
噗呲一声。
后排的靖王世子李弘成直接忍不住笑喷了。
二皇子和太子二人也是忍不住摇了摇头。
至于胡老先生,更是吹胡子瞪眼睛,气得不行。
歪曲圣人学说的家伙,他也不是没见过。
但是李承旭这种说法,他还真是头一次听说。
而李承旭之所以如此,自然是故意为之。
想要快速提升声望,不搞事情怎么行。
黑红也是红。
想出名,就得剑走偏锋。
“老夫再问你,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孔圣人站在河岸上说,被我打死的人就像这流水一样,从白天流到晚上!”
“子不语,怪力乱神呢?”
“孔圣人不想说话,就用巨大的力气,把人打的神志不清!”
……
问到最后,胡老先生是彻底没脾气了。
连连安慰自己说童言无忌。
而太子等人则已经是笑瘫在座位上。
李承旭见状,清了清嗓子,看向胡老先生,问道:
“先生,素问您钻研了一辈子学问,那学生是否也能问您几个问题?”
“哦?三皇子殿下要问什么?”
“书上说,孔夫子身高八尺,体型魁梧,佩剑名仁,配弓曰义,门下弟子三千,游说诸国,这是真的吗?”
“当然!”
胡老先生想都没想便点了点头。
毕竟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既然如此,那学生刚才所说,便也全非戏言,孔圣人如果不是武德充沛,就算有天大的道理,别人也未必愿意听他讲!”
“这?”
胡老先生迟疑了。
太子等人也是诧异的看向李承旭。
这种说法,他们还真是第一次听到。
只感觉新鲜无比。
李承旭则是笑了笑,继续道:
“先生,十年之前,北魏视我庆国如蛮夷,时不时便南下侵边,杀我百姓,占我疆土,不知占据天下九成读书人的北魏,仁义何在?我们和他们讲道理,他们听吗?”
“三皇子殿下,这是国事,与读书无关!”
胡老先生明显不想谈这些。
“先生,家事国事天下事,道理总是相同的,所以,学生认为,做人做学问也好,治国平天下也罢,想要讲道理,首先要武德充沛,只有像孔圣人那样的强者,才有资格谈仁义!”
孔哥仁且义,孟哥义且仁!
李承旭相信,自己今天这番离经叛道的言论,一旦传播出去,能不能震动天下不说,至少名气肯定大增!
那可都是声望值啊!
又可以十连抽了!
美滋滋!
……
【PS:求鲜花和评价票】
【求大佬支持】
【撅屁股】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