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朝堂改革(1)

换源:

  林特大人已经连续七日没来上朝了。据林府厨娘透露,老爷现在见不得三样东西:红色、裙装女子、以及任何形状像槟榔的物件。更离奇的是,林府大门上突然多了道符咒,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天魔退散”四个大字。

“老爷昨儿个连红烧肉都不让做了!”厨娘跟街坊抱怨,“说是看见红色就想起皇后娘娘的...”

话没说完,林府管家就冲出来把人拽了回去,留下半只还在扑腾的老母鸡。

“圣旨到——”大太监拖长声调,“自即日起,早朝改为三日一朝,辰时开始!”

满朝文武齐刷刷看向殿外的日晷——那根晷针的影子居然还赖在“卯”字上打盹。寇准偷偷把藏在袖中的安神汤药塞回袖袋,杨延昭默默解开了绑在腿上提神的荆棘绳。

“陛下圣明!”韩严法第一个跪下,声音洪亮得吓飞了檐下的麻雀——这位法家掌门已经连续三月每天只睡两个时辰了。

七把黄花梨交椅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商青却盯着椅垫上那只獬豸出了神。那神兽的眼睛竟是用金线绣的,活灵活现得仿佛随时会跳出来咬人一口。

“这针脚...”商青的指尖抚过垫子边缘,那里藏着个极小的“婠”字,不仔细看还以为是花纹。她突然想起昨日皇后派人送来的“贺礼”——一盒据说能“明目醒神”的岭南槟榔。

“诸位请看!”寇准突然从袖中掏出个锦囊,紫金色的缎面上绣着条张牙舞爪的龙,“陛下赐的如朕亲临印!”

杨业眼疾手快,一把抢过锦囊:“先借老夫用用!”老将军的胡子激动得直翘,“兵部那群兔崽子总说战马调配要等陛下朱批...”

锦囊“啪”地掉在地上,滚出枚小巧的玉印和一张字条。韩严法弯腰去捡,却见字条上写着:“专业事交专业人——赵恒”,落款还画了个笑脸。

“这...”杨业的胡子耷拉下来,“陛下这是把咱们当骡子使唤啊!”

户部尚书突然探头:“杨老,您要嫌累,不如把兵部的预算权交给...”

“做梦!”老将军一把抢回锦囊,结果用力过猛,把玉印甩进了窗外的荷花池。

王尚书盯着铜壶滴漏,那水滴“哒、哒、哒”的声音像在嘲笑他。他转头问李侍郎:“这都辰时三刻了,怎么还没人喊有事启奏?”

李侍郎正偷偷啃着炊饼,闻言差点噎住:“王大人,早朝都结束半个时辰了!您没听见钟声?”

“钟声?”王尚书掏掏耳朵,“老夫还以为是御膳房在剁肉馅...”

几位老臣像无头苍蝇似的在殿里转悠。张御史提议:“不如去内阁看看?”结果刚走到偏门,就被两名锦衣卫拦住。

“诸位大人请回。”锦衣卫板着脸,“皇上有旨:专业事交专业人。”

话没说完就被礼部侍郎拽住:“那老夫的专业是什么?”

百户急中生智:“您...您专业吃席?”

内阁值房,七位阁老对着堆积如山的奏折发愁。寇准突然拍案:“咱们抓阄!抓到哪本就批哪本!”

“胡闹!”韩严法冷着脸掏出本《内阁条例》,“应当按六部分类...”

话没说完,商青已经利索地把奏折分成七摞:“刑部归韩师兄,兵部归杨老将军...”分到最后,她自己面前只剩三本。

寇准探头一看:“咦?怎么我的最多?”

“因为您管着如朕亲临印啊~”商青笑得像只狐狸,顺手把最厚那本《岭南槟榔征税细则》塞给他。

“这印泥怎么是粉色的?”商青蘸了蘸如朕亲临印,发现印出来还带着桂花香。

寇准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据说是婠婠娘娘特制的,说是能防伪...”

正说着,杨业突然举着份奏折冲进来:“快看!兵部那群小子居然用这个理由拒调战马——马匹集体患相思病!”

韩严法默默在《渎职罪新编》里加了一条:“以荒谬理由搪塞公务者,罚俸三月,并义务清理马粪。”

午膳时分,小太监送来食盒。杨业掀开盖子就黑了脸——清一色的素菜,连片肉沫都没有。

“这是...”

小太监战战兢兢:“皇后娘娘说,诸位大人年纪大了,要清淡些...”

寇准突然从食盒底层摸出个油纸包,里面赫然是只烧鸡!油纸上还写着:“专业偷吃交专业人——婠婠”

未时刚过,兵部侍郎急匆匆闯进来:“杨将军!北疆急报!”

老将军正要接,韩严法突然拦住:“且慢!按条例,军报应先经枢密院...”

“枢密使告假了!”侍郎急得直跺脚。

“那就按流程...”韩严法翻开条例,突然卡壳——条例上没写这种情况。

寇准趁机掏出玉印“啪”地盖在急报上:“专业事交专业人!”

结果发现盖反了,“如朕亲临”变成了“临亲朕如”。

申时末,七位阁老瘫在椅子上,活像被抽了骨头的鱼。寇准的官帽歪到了耳朵边,韩严法的《条例》不知何时被画满了乌龟,连最讲究仪态的商青都脱了鞋——她的罗袜上居然绣着只打哈欠的獬豸。

“明日...”杨业有气无力地问,“还来吗?”

回应他的是六声长叹。窗外突然传来悠扬的琴声,抬眼望去,只见赵恒正在湖心亭抚琴,身边围着五位正在切磋武艺的女将军。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