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李华险遭毒手

换源:

  “陛下,大事不妙,李华李大人遇袭了!”季恒神色慌张地禀报道。

“究竟怎么回事?快说!”宋钦宗猛地站起身来,眼神中满是焦急与愤怒。

“方才王宗濋来报,李大人所住客栈突发大火,紧接着十几名黑衣蒙面歹徒冲出来挥刀就砍。四名护卫拼死抵抗,李大人趁机骑马突围。歹徒穷追不舍,一直追到宫门口才散去。李大人腿部和胳膊各中一刀,所幸并无生命危险。老奴已经安排太医署的太医前去为李大人诊治包扎了。”

宋钦宗迅速穿戴整齐,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怒声道:“传今日轮值皇城司中级军官!传开封府尹与都指挥使!传御史中丞!传刑部尚书!传禁军统领!让他们即刻到朱雀门见朕!”那声音冷若寒霜,透着浓浓的杀意。

李华此次秘密进京,知晓此事的人寥寥无几,且皆是心腹,绝无可能走漏风声。想必是李华在途中或城中露面时被人认出。李华一向以刚正不阿、铁面无私闻名于世,他此番进京,所能承担之责不过三样。其一,填补御史中丞之空缺,毕竟前任御史中丞司马光已被罢黜;其二,进入兵部,如今兵部尚书高俅暂代其职,而李华在军事管理上经验丰富,陛下有意让其整顿军务,应对陕西乱局及驿卒之患,甚至可能对禁军进行改革;其三,任职吏部,整肃吏治,他曾向先帝进献用人良策,在这方面颇有心得。

但无论哪一项,对于京城中的某些势力而言,皆是如鲠在喉。李华曾直言敢谏,连先帝都敢顶撞,更不惧权臣,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自然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欲除之而后快。

宋钦宗敏锐地察觉到,此事恐怕与蔡京一党及禁军内部脱不了干系。汴京虽有开封府负责治安巡逻,每晚都有士卒分组巡查,但此次黑衣人如此猖獗,开封府却姗姗来迟,皇城司也毫无动静,其中必有隐情。定是有人暗中调走了巡逻士卒,而有此能耐者,非枢密院、兵部及禁军高层莫属。甚至不排除开封府自身参与其中,听闻如今开封府吏治腐败,有捕盗不力、与盗勾结之嫌,早已失去民心。

“这些人,竟如此胆大妄为,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宋钦宗披上披风,大步迈向朱雀门旁的房间,只见李华已包扎完毕。

“李爱卿,伤势如何?”宋钦宗关切地问道。

“陛下,臣只是皮外伤,太医已妥善处理,休养半月便能痊愈。”李华答道。

“务必用最好的药,绝不能让李爱卿留下病根!”宋钦宗命令道,随后目光坚定地看着李华,“李爱卿放心,朕定当为你主持公道,严惩凶手!”

一刻钟后,被传唤之人陆续赶到朱雀门外,众人面面相觑,眼中满是疑惑与不安。

“看到李华未死,你们是不是很失望?”宋钦宗指着李华,厉声喝问,下方众人顿时冷汗如雨。

“天子脚下,竟发生如此耸人听闻之事,火烧客栈,追杀朝廷大臣,莫非他们下一步就要冲进皇宫,威胁朕的安危?”

“你们开封府是干什么吃的?巡逻士卒都到哪里去了?是偷懒睡觉,还是寻欢作乐去了?”

“王宗濋,将客栈所在区域的巡逻士卒全部拖出,重打十军棍,该区域的指挥官、副指挥及吏目全部押入大理寺狱,没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视!”

王宗濋一挥手,几名皇城司卫士如狼似虎地冲入人群,将一名官员拖了出去,其余人也迅速四散而去执行命令。

“朕不管你们用什么手段,天亮之前若查不出结果,你们的脑袋就别想要了!都给朕滚!”宋钦宗怒目圆睁,大声咆哮。

众人如鸟兽散,朱雀门周围顿时安静下来。宋钦宗凝视着远方尚未完全熄灭的火光,双手在披风下紧握成拳,青筋暴起。

王宗濋跪地请罪:“陛下,是臣失职,未能保护好李大人,请陛下责罚!”

“起来吧,此事与你无关。即便今日他们不动手,待李华入朝着手整顿军政后,他们也定会设法谋害,这只是早晚的问题。不过,此次事件也给朕敲响了警钟,李华的安危务必安排妥当,绝不能让此类事情再度发生。”

“臣明白!”

安排妥当后,宋钦宗并未返回后宫,而是径直前往大庆殿休息。此时的汴京城中,各个衙门紧急行动起来,一队队官兵举着火把,在街巷中展开地毯式搜查。呼喊声、喧闹声、马蹄声交织在一起,打破了夜的宁静,整个汴京陷入一片紧张忙碌之中。

次日清晨,宋钦宗刚刚用完早膳,王宗濋便匆匆赶来。

“陛下,昨晚追杀李华之事已查明。”

“速速道来!”

“陛下,东城都指挥使赵勇承认收受了杨戬百两白银贿赂,私自调走了客栈附近的巡逻士卒。臣等前往杨戬府上时,发现他已畏罪自杀,留下遗书一封。信中称,他在李华出宫门时认出了李华,因曾弹劾过李华及其他几位大臣,担心李华复职后报复,故而抢先下手。至于那些歹徒,根据现场留下的尸体辨认及口供,均是开封府的士卒,且这种勾当他们并非首次为之。”

宋钦宗听罢,冷冷一笑:“自杀得倒是及时。”

“陛下,臣以为杨戬不过是此次事件的替罪羊。开封府隶属兵部,若无兵部手令,他们绝不敢擅自行动。杨戬与兵部尚书高俅同为蔡京一党,此事极有可能是蔡京授意,高俅下达手令,杨戬负责执行。”

“朕心中有数,虽与你看法相同,但目前缺乏确凿证据,此事暂且到此为止,不必再深挖。不过,杨戬绝不能就这么轻易放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