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前往文德殿,瞧瞧他们有何话说!”宋钦宗面色冷峻,眼神中透着威严。
一刻钟后,宋钦宗步入文德殿。待群臣行礼毕,他神色淡然道:“诸位爱卿,昨夜汴京城中那般喧闹,想必皆知是为何事了吧?可有谁想说上几句?”
群臣皆噤若寒蝉,陛下正怒火中烧,此刻贸然进言,岂不是自讨苦吃?
“传王宗濋进来,将调查结果细细道来。”
不多时,王宗濋入殿,详述调查详情。宋钦宗端坐御椅,目光如炬,将群臣的神情尽收眼底。
“陛下,此事疑点重重,那杨戬……”御史杨启文刚欲开口,便被宋钦宗打断。
“证据何在?”宋钦宗目光逼视,杨启文顿时语塞。
“陛下,即便高俅并非幕后主谋,但五城兵马司隶属兵部,天子脚下竟出此等骇人之事,高俅至少也有管束不严之过,望陛下降罪于他!”杨启文不死心,再次进言。
“陛下,臣弹劾兵部尚书高俅!”督察院右副都御史杨肃亦挺身而出。
众大臣心中暗惊,这是要与高俅死磕到底啊!
“陛下御极,秉持孝道治天下。听闻高俅双亲已逝,却因先帝恩准留任,此举有违孝道准则。望陛下令其回乡守制,以正纲常。”
宋钦宗闻言,心中不禁苦笑,这理由实在牵强。若依此例,日后大臣家中长辈仙逝,都要回乡守制,朝廷政务岂不要陷入瘫痪?
“来人,将杨肃拖出去廷杖二十,朕倒要看看,他是真有谏言,还是肆意妄为!”
待卫士将杨肃拖走,宋钦宗寒声道:“高俅,杨肃所劾虽有不实,但五城兵马司之事,你作何解释?朕还听闻,五城兵马司与盗匪勾结,可有此事?”
高俅跪地请罪:“陛下,臣忙于军务调度,对五城兵马司确有疏忽,恳请陛下责罚!”
宋钦宗心中暗喜,面上却不露声色:“既如此,你事务繁忙,五城兵马司便从兵部分离出来,改为五城巡城司,职责依旧,由朕亲自掌管。诸位可有异议?”
这五城兵马司职责繁杂,涵盖城市治安、市政管理、赈恤灾贫等诸多方面,犹如后世的公安、消防、民政等多部门综合。其麾下士卒皆为军中精锐弓箭手,个个身强体壮,能征善战,维护京城治安,非他们莫属。
“陛下,五城巡城司所管之事琐碎繁杂,不如划归禁军,臣愿为陛下分忧!”一直沉默寡言的魏国公韩琦突然出班奏道。
此言一出,不仅文官们满脸疑惑,就连勋贵们也大感意外,不知韩琦此举究竟何意。
“禁军身负拱卫京师重任,不可分心。此事朕意已决,不必再议!”宋钦宗不容置疑地说道,“既然诸位爱卿无异议,此事便就此敲定。”
“此事因李华而起,五城巡城司就由李华提督,品秩由正五品提至正四品,待其伤愈即刻赴任。”宋钦宗看向王安石和周秋,“王爱卿、周爱卿,五城巡城司独立后,朕可直接任命官员吧?”
二人齐声答道:“陛下圣明,自然可以。”
“好了,再论此次追杀李华之事。杨戬擅自调动兵马司,致使客栈被焚,十余房屋遭殃,五人受伤。着皇城司抄杨戬之家,其三族眷属押入刑部大牢,严加审讯,依律惩处。烧毁房屋赔偿从杨戬家产中支取,工部即刻安排人手修复;伤者药资亦由其家产承担,并按五倍市价赔偿误工损失。工部尚书务必亲往安抚周边百姓。”
“东城兵马司指挥、副指挥及吏目全部革职,永不录用,新人选由李华选拔任命!”
“追杀李华的那几个士卒,廷杖三十,若有幸不死,发往边军敢死队效力,他们嗜杀,朕便给他们机会杀个够!”
“诸位爱卿,朕这般处置,可妥当?”
“陛下圣明!”群臣齐声高呼,伏地叩拜。.
宋钦宗心中却长叹一声,这些大臣着实需大换血。他渴求的是能建言献策、独当一面之臣,忠言逆耳却能救国于危难,而非如今这般唯唯诺诺、明哲保身之辈。
回到福宁殿内,宋钦宗饮了口热茶,目光投向季恒和赵勇:“你们可疑惑朕为何要亲掌这看似琐碎的五城巡城司?”
赵勇若有所思道:“陛下,五城巡城司源起于早期卫所兵马指挥司,一城兵马司下辖之卒约为一卫,五城便有五千余人。若加以整顿,必能成为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再者,其掌控汴京宵禁大权,调配得当的话,可保皇宫无虞,外敌休想悄无声息地逼近。”
宋钦宗赞许地点点头:“你所言甚是,但还有关键一点。五城巡城司之人常与百姓接触,能获取诸多市井传闻,此乃珍贵情报源。常言道,细微之处见真章,这些看似家长里短的信息,有时却能成为决定局势的关键。”
“陛下英明!”季恒和赵勇齐声赞叹。
宋钦宗微微轻笑,深知这五城巡城司类似后世公安等职能部门,独立出来意义重大。若有契机,他还想将巡捕营也独立出来,增强朝廷对京城的管控之力。
“去告知李华,若身体允许,即刻着手整顿五城巡城司,务必雷厉风行。”
此时,刚离皇宫前往禁军大营的勋贵们,迅速围拢魏国公韩琦。
“魏国公,您方才为何要向陛下讨要五城巡城司?其中究竟有何深意?”
求鲜花.....求鲜花.....求鲜花.....求鲜花.....求鲜花.....求鲜花.....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