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呼延赞复仇

换源:

  开宝七年八月,中秋佳节,月光如水洒落在大地。欧阳昉与夫人在后花园的凉亭中,一边饮酒,一边赏月。中秋的夜景,实在美不胜收,正如苏子瞻那首《水调歌头》所描绘的: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欧阳昉饮酒作乐,几杯酒下肚后,已然醉意上头。侍从们搀扶着他走进书院,他靠在几案旁坐下。呼延赞也跟随进了院子,心中暗自思量:“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说着,便打算悄悄拔出短刀。

可就在这时,窗外忽然有人提着灯笼走进院子,原来是管家前来请欧阳昉去安歇。呼延赞无奈,只好将刀重新插入刀鞘,暗自叹息道:“这贼运气还真好,看来只能再找机会了。”

再说赵遂,他觉得欧阳昉独揽大权已经很久了,生怕因此引发战争。有一天,他向北汉主上奏说:“欧阳昉擅自杀人,犯下大罪,陛下如果不趁早除掉他,将来必定后患无穷啊。”与此同时,会帅将丁贵等人也纷纷上奏,极力弹劾欧阳昉的罪行。

刘钧听后,决定免去欧阳昉丞相的职位,改任他为团练使。欧阳昉觉得与赵遂同列官职是一种耻辱,于是上书请求辞官回乡。汉主批准了他的请求。欧阳昉当天就收拾好行李,带着随从离开了晋阳,朝着郓州方向而去。没过几天,便回到了家中。亲朋好友得知他回来,纷纷前来道贺,欧阳昉每天都摆酒设宴,热情款待众人。

九月九日,是欧阳昉的生辰,他大摆筵席,与夫人尽情畅饮。呼延赞独自待在外房,觉得十分无聊。将近二更时分,他走出房门,到庭院外散步。只见月光皎洁,明亮得如同白昼,西风轻轻拂面。呼延赞仰望着天空,长叹一声道:“我本为给父母报仇才来到这里,可至今未能如愿,老天爷难道就不能怜惜怜惜我吗?”说完,他不禁流下泪来,转身回到房中,躺下身去。

迷迷糊糊间,忽然窗前刮起一阵怪风。呼延赞在睡梦中看到许多满身鲜血的人,纷纷上前抱住他,说道:“你父亲被欧阳昉害死,今天你可以为他报仇了!”呼延赞听到这话,猛地惊醒过来,才发觉原来是一场梦。

他正疑惑不解的时候,忽然有随从前来喊道:“马提辖,相公有事叫你。”呼延赞连忙藏好利刃,径直走进书院。只见欧阳昉躺在床上,说道:“我喝了几杯酒,宿醉还没醒,你在旁边好好服侍我。”呼延赞答应了一声,心中暗自思忖:“这贼的死期到了!”

大约到了四更时分,呼延赞走出院子,见四周一片寂静。此时,他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恨意,正所谓“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他从腰间取出尖刀,只见尖刀寒光闪闪,杀气腾腾。呼延赞再次走进书院,一把抓住欧阳昉,喝道:“你还记得呼延廷的儿子吗?”

欧阳昉吓得心胆俱裂,连忙哀求道:“饶我一命啊,我把家里的财产都给你。”话还没说完,呼延赞手起刀落,利刃刺入欧阳昉的咽喉。欧阳昉剧痛难忍,却发不出声音,当场气绝身亡。

呼延赞杀了欧阳昉后,径直走进内室,将欧阳昉的夫人以及家中四十多位至亲男女全部杀害。有人曾作诗感叹此事:

“气概凌云孰可加?怀冤必雪震中华。

全家竟杀伸深恨,始信皇天报不差。”

呼延赞杀完人后,来到庭院中。只有一位老妇人跪在台阶下,苦苦哀求道:“求求您饶我一条老命吧。”呼延赞说道:“这事与你无关,你快去把金银财宝收拾好给我。”老妇人赶忙走进房间,将绸缎、金银等财物,装了满满一车,交给呼延赞带走。

呼延赞临走前,用鲜血在门上写下四句诗:

“志气昂昂射斗牛,胸中旧恨一时休。

分明杀却欧阳昉,反作河东切齿仇。”

写完后,呼延赞骑上乌龙马,带着金银财宝,连夜赶回去见母亲刘氏,详细讲述了杀死欧阳昉一家四十余口,并取得财物的经过。刘氏听后,十分高兴。

第二天,呼延赞与马忠见面。马忠问道:“仇报了吗?”呼延赞回答说:“托叔叔的福,我已经把欧阳昉一家老小几乎杀尽,临走还在门上留了四句诗。”马忠好奇地问:“写的什么诗?”呼延赞便把那四句诗告诉了他。马忠听后,大惊失色道:“要是汉主知道了这件事,我们全家可就有灭族的大祸啊!你赶紧收拾些盘缠,去贺兰山投奔耿忠、耿亮两位叔叔,躲避这场灾难。”

呼延赞领命,当天便拜别父母,踏上了行程。此时正值十月,寒风凛冽,迎面扑来,路边的树叶纷纷飘落,一片萧条景象。呼延赞在路上走了好几天,远远望见前方有一座山势险恶的大山。他心中暗自思量:“这个地方肯定有强盗出没。”

话还没说完,忽然山坡后面传来一阵响亮的鼓声,紧接着,几个强盗冲了出来,拦住了他的去路,索要买路钱。呼延赞愤怒地说:“这天下的路,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来卖了?要是能胜过我手中的利刃,就给你们钱;不然的话,就拿你们的脑袋来试试我的刀!”

为首的小头目听了,恼羞成怒,挥舞着大刀冲上前去。与呼延赞刚交手一个回合,就被呼延赞一刀劈死在山坡下。其他几个机灵点的强盗,赶忙跑上山去向耿忠报告:“山下有个壮士路过,小头目向他索要金银,结果被他给杀了。”

耿忠听后,大吃一惊,立刻上马下山查看。只见呼延赞正与其他几个头目打斗,耿忠认出是呼延赞,赶忙大声喊道:“侄儿,别动手!”呼延赞抬头一看,连忙下马拜见。

耿忠带着呼延赞上了山,与耿亮见面。寒暄过后,耿忠询问呼延赞前来的缘由。呼延赞便把报仇的事情以及在门上写血书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最后说道:“现在父亲让我来投奔二位叔叔避难,没想到刚才误杀了你们的部下,还望叔叔恕罪。”

耿忠说道:“这是个误会,你有什么罪呢?”随即吩咐手下人摆酒款待。席间,耿忠说道:“我们在这里聚集,是为了等待时机。你既然来了,以后就是我们山寨的第三位寨主。”呼延赞拱手拜谢。

从那以后,呼延赞便留在了山寨中,与众人一起打家劫舍,每次行动几乎都能得胜而归。

有一天,呼延赞与耿忠兄弟商议道:“河东附近的郡县,有不少钱粮。叔叔借我三千军士,我去绛州劫掠一番回来,这些钱粮足够咱们用两年了。”

耿忠笑着说:“绛州是张公瑾镇守,这个人勇猛无比,有万夫不当之勇。你要是去了,肯定会被他抓住。”

呼延赞自信满满地说:“小侄要是折损一兵一卒,甘愿偿命。”

耿忠见呼延赞如此有决心,便拨给他三千军士。呼延赞立刻披挂上马,扯起一面令字旗,上面写着“河东切齿仇”五个大字。他率领着三千士兵,浩浩荡荡地来到绛州城下,将城团团围住,大声喊道:“你们最好乖乖把府库里的钱粮交出来,这样我就退兵;不然的话,我攻入城中,可要肆意劫掠了!”

守军赶忙将此事报告给张公瑾。张公瑾心想:“贺兰山有个新出现的贼寇呼延赞,是个英雄豪杰,想必就是他来捣乱了。”于是,他吩咐二百名军士:“多准备些弓弩,埋伏在吊桥两边,等我把他引过来,就趁机将他擒获。”军士们领命后,各自去埋伏不提。

张公瑾披挂上马,带领五百名士兵出城迎敌。呼延赞骑着乌龙马,径直冲到军前,大声喊道:“我来没别的意思,就是想问你们库中借三千两黄金。”

张公瑾愤怒地说:“你这强贼,赶紧退兵,还能留你一条小命;不然的话,我把你抓了献给主公,将你碎尸万段!”

呼延赞听了,怒不可遏,挥舞着长枪,催马直取张公瑾。张公瑾也举枪相迎。二人你来我往,大战三十多个回合,真如同两只猛虎争斗,一时难分胜负。

张公瑾见久战不下,便佯装战败,转身跑过吊桥。呼延赞不知是计,拍马追赶过桥。突然,一声鼓响,两边伏兵一起杀出,箭矢如雨点般射来。呼延赞大惊失色,急忙掉转马头,奋力杀回。他所带领的三千喽啰,一下子被射死了一半。张公瑾也不追赶,收兵回城。

呼延赞吃了败仗,不敢回去见耿忠,只好单人独马沿着小路逃走。将近一更时分,又被埋伏在路上的喽啰抓住。真是:

“才脱虎坑逃得去,又遭机阱捉将来。”

众喽啰将呼延赞绑起来,押上山去见马坤父子。马坤问道:“你是什么人?”呼延赞回答说:“小人是相国之子,复姓呼延,名赞。因为走错了路,被大王的部下抓住,求大王饶我性命。”

马坤听后,大怒道:“最近听说你围攻绛州,想要抢劫府库,还敢在我面前撒谎!”随即下令将呼延赞关进囚车,连夜点齐二百多人,准备押解他到绛州去请赏。喽啰们领命,押着呼延赞往山下走去。

众人边走边商量:“咱们大王和八寨大王向来不合,就怕走到前面被他们把呼延赞抢走了,到时候咱们怎么交代?不如先在前面找个地方借宿一晚,明天一早再赶路。”

他们来到拦路虎的家门口,喊道:“我们想借宿一晚。”有守门的人出来查看,见是一伙强盗押着一辆囚车,便说道:“夜已经很深了,你们借宿可以,但千万别惊动大王。”众人齐声说道:“我们知道怎么做。”于是,便把囚车推进了后亭。

当时,八寨主李建忠因为去西京勾栏看戏,被官府拘拿,在牢里关了四年,后来越狱逃了出来,也在拦路虎家借宿。他听到守门人吵吵嚷嚷,便走出门外问道:“你们在商量什么事?”守门人回答说:“太行山马大王派二百人押解呼延赞去给张公瑾请赏。”

李建忠听了,心中暗自思忖:“我在西京牢里的时候,就听说呼延赞是个英勇的人,怎么会被他们抓住呢?我得想办法救他。”于是,他提着朴刀来到后亭,大声喊道:“谁敢囚禁赞将军,别想跑!”众喽啰吓得一哄而散。

李建忠打开囚车,救出了呼延赞。在星光下,二人相见。呼延赞感激地说:“是谁救了我?这份恩情我永远难忘!”李建忠回答说:“我是第八寨的李建忠,咱们都是自家兄弟。”说完,还赐给呼延赞衣服。

第二天,李建忠带着呼延赞回到新建寨。有人将此事报告给寨主柳雄玉,柳雄玉大吃一惊,赶忙出寨迎接,一看果然是呼延赞。柳雄玉将二人迎进帐中,坐下后,满心欢喜地问道:“你怎么会来到这里?”李建忠便把自己越狱的事情说了一遍。

柳雄玉说道:“自从你离开山寨后,咱们手下力量薄弱,那六寨主罗清每年都来索要占地的钱财,咱们被他骚扰得苦不堪言。”

李建忠听了,愤怒地说:“这贼要是再来,我一定把他生擒活捉!”

柳雄玉这时才注意到呼延赞,问道:“和你一起来的这位是谁?”李建忠回答说:“这是相国之子呼延赞。”柳雄玉惊讶地说:“久闻其名,今日有幸相见。”随即吩咐左右摆酒庆贺。

三人正喝着酒,忽然有人来报:“罗清带着五六百人到山下来讨要半年的赁土钱。”柳雄玉听了,面露惧色,不敢回应。

呼延赞盯着李建忠说:“请哥哥借我鞍马衣甲,我去把罗清生擒回来,报答哥哥的救命之恩。”李建忠高兴地说:“我知道贤弟肯定能对付得了他。”于是,便给呼延赞准备了鞍马盔甲,又点了二百名喽啰,让他们跟随呼延赞去迎敌。

呼延赞披挂整齐,辞别二位寨主,来到山下,大声喊道:“罗寨主,你来这里干什么?”罗清回答说:“我特地来找柳寨主讨要半年的赁土钱。”

呼延赞愤怒地说:“你既然把我们当兄弟,就赶紧退兵,免得伤了和气;不然的话,我就把你抓上山去。”罗清骂道:“你这不知死活的匹夫!这事与你有什么相干,竟敢来多管闲事?”说完,挺枪跃马,直取呼延赞。呼延赞也举枪相迎。

二人交战,还没到五个回合,呼延赞便轻松地伸出猿臂,将罗清一把捉在马上。他又杀散了其余的人,把罗清绑起来带上山,来见李建忠。

李建忠大喜,将罗清吊在柱子上,说道:“先把这逆贼吊在这里,等会儿再慢慢收拾他。”接着,又吩咐手下人准备酒席庆贺。

没想到罗清的败兵跑去报告给第五寨大王张吉。张吉听后,立刻又点齐二百人,全副武装,喊杀连天,前来攻打新建寨。李建忠与呼延赞正在饮酒,听到山下金鼓齐鸣,有人来报:“五寨主带兵来救罗清了。”

呼延赞愤怒地说:“那就把这伙人一起剿灭,以除心腹大患。”说完,便辞别李建忠,带领众人出寨迎敌。

呼延赞排开阵势,大声喝问:“前面的强贼是谁?”张吉认出是呼延赞,便喊道:“你赶紧把罗寨主放了,我饶你性命;要是不答应,叫你立刻遭殃!”

呼延赞大怒,挺枪直取张吉。张吉也挥舞着大刀来迎。二人刚斗了两个回合,呼延赞一枪便将张吉刺于马下。众人见主将被杀,纷纷丢盔弃甲,四散而逃。呼延赞乘胜追击,冲进山寨,将山寨里聚集的金银财宝尽数劫取,还放火烧了山寨,这才返回。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