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吕军师把各路兵马部署安排妥当后,便命令椿岩和韩延寿负责督军出阵。还特别交代,每一阵中军队的进退、接战,都要以红旗作为信号。这七十二座天门阵变化多端,高深莫测,白天的时候,阵中弥漫着凄风冷雨,到了夜里,则是鬼哭神嚎,果然是仙家手段,一般人哪能窥探到其中万分之一的奥秘。
第二天,椿岩和韩延寿商议道:“如今阵图已经排列完成,咱们可以派人前往宋营下战书,约他们出兵来观看阵势。”韩延寿觉得有理,就立刻派遣骑兵前往宋营送战书。王全节看完战书后,批了回复,约定了时间。
次日,王全节带着李明等人来到九龙谷的开阔地带列阵。只见正北方一座阵图,如山峦般隐隐浮现,仿佛是自然生成的一样,王全节不禁大惊失色,说道:“番人向来不懂排兵布阵,今日这阵势却如此神奇精妙,他们军中必定有异人出谋划策。咱们可不能轻敌,以免挫伤士气。”
话刚说完,辽将椿岩和韩延寿骑着马飞奔而出,大声喊道:“宋军要是想出战,就赶紧出兵。要是想斗阵,你们先说说我今日摆的这个阵图叫什么名字?”王全节回应道:“你那小小的阵图有什么难认的,我现在先不说破,等明天我来把它攻破给你看。”于是,双方各自收兵回营。
王全节回到军中,对李明说:“我行军打仗半辈子了,什么样的阵势没见过!但还真没见过这样的阵。应当把这阵图画下来,上奏朝廷,挑选懂得的人来辨认,这样才能考虑攻打。”李明点头道:“将军所言极是,正合我意。咱们得赶紧行动,不宜拖延。”
王全节于是依照所看到的排阵形势,画成一幅图,派骑兵连夜赶往汴京,向真宗奏报。真宗看了阵图后,拿给文武大臣们看,结果没有一个人能认得出来。寇准上奏说:“仔细观察这阵图,实在是玄妙无穷。或许三关的杨郡马能认得,其他将帅恐怕没人能看得懂。”
真宗听后,立刻派人前往三关,召杨郡马回京。使臣到了三关,宣读诏书完毕,六郎接过圣旨,对各位将领说:“圣上有旨宣我回京,我现在得去复命。”于是,他安排陈林、柴敢守寨,自己则带领岳胜、孟良、焦赞等二十员指挥使,统领三军,离开了三关,朝着汴京进发。此时的情景,有诗为证:
宝匣藏锋有几春,太平无计请长缨。
忽闻狼火风烟急,誓斩楼兰报圣明。
军旗飘扬,没过几天,队伍就抵达了汴京。六郎率领部众在城外驻扎,并严令不许骚扰百姓。第二天一早,六郎进宫朝见真宗。真宗说:“朕命王全节征讨辽国,没想到辽人摆下一个阵势,王全节等人不认识,就按照阵势画成一幅图,上奏给朕。朕拿给满朝文武看,却没有一个人能认得。朕想你是世代将门之后,对各种阵图都精通明了,这个阵你肯定认识。现在你来看看,这叫什么阵?”
六郎接过阵图,仔细端详了许久,上奏道:“北辽向来没有这样的高人,如今突然摆出如此奇异的阵,让臣日夜忧心。臣必须亲自带领军马,到阵前实地观看才行。现在只看这图,实在认不出来,不敢随意回答。”真宗同意了他的奏请,赐给六郎金卮美酒,让他即日起程。六郎谢恩后离开。
第二天,六郎回到无佞府,向令婆辞行,然后带领部众离开汴京,向九龙谷进发。哨兵将消息报告给王全节,王全节得知杨家军到了,心中的忧愁顿时消散,赶忙和李明等人出寨迎接六郎。六郎下马后,和王全节并肩走进营帐。坐定后,王全节说道:“小将奉旨来到这里征讨,没想到这些辽人摆下一个无比奇异的阵,小将等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阵。幸好将军您来了,您肯定知道,那这阵就一定能攻破了。”
六郎说:“圣上曾把阵图给小将看过,小将也不认识,必须等明天出阵亲眼观看,才能知晓究竟。”王全节说:“将军说得对。”于是,下令摆酒为六郎接风洗尘。
次日,六郎下令,让岳胜等人披挂整齐,准备出阵。三通鼓响后,宋军士气高昂,踊跃而出。北将韩延寿看到六郎来了,心中暗自思忖:“这人是将门之子,这个阵他肯定认识。”于是,他下令各营都要依照红旗的指挥,随时变换阵势迎敌。军士们领命后,一声炮响,阵图迅速排列开来,气势如山岳般沉稳雄伟。
六郎骑在马上,仔细观察了很久,对将领们说:“我学过各种各样的阵图,可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说它像是八门金锁阵吧,又多了六十四门;说它像迷魂阵吧,又有个玉皇殿。如此复杂混乱,实在不敢贸然攻打。只能先收兵回去,再做商议。”于是,他命令岳胜等人收兵。番人见此,也没有追赶。
六郎回到军中,和王全节商议道:“这个阵确实摆得奇妙,小将也不知道这是什么阵。”王全节说:“将军都不认识,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六郎说:“应当派人奏知圣上,让御驾亲来,大家一起商议进攻的策略。”王全节立刻派人前往京城奏报。
真宗得知奏报后,和君臣们商议说:“连杨郡马都不认识这个阵,看来这阵不简单。朕应当亲自前往观看,以便商议进军的策略。”八王上奏说:“陛下若肯亲自监督军士出战,那成功指日可待。”真宗听后,心意已决,下令让寇准监国,任命大将呼延赞为保驾大将军,八王为监军,并派遣使者召集沿边将帅,要求他们都到九龙谷听候调遣。使臣领旨出发后,各处接到旨意,纷纷发兵前往九龙谷等候。
话说真宗的车驾离开了汴梁,朝着幽州进发。没过几天,大军就抵达了九龙谷。杨六郎、王全节等人迎接圣驾进入营寨,众将朝拜完毕,真宗宣六郎进帐,询问阵势如何,六郎说:“这阵图非常奇特,臣很少见到。请圣上明天亲自去观看。”真宗下令第二天去看阵。六郎退出营帐后,吩咐各营做好准备,保护圣上明天观看阵势。
这边番人得知宋朝皇帝亲自到来,韩延寿和椿岩商议说:“宋朝皇帝车驾亲临督战,宋军士气必定英勇十倍。如今咱们也应该奏请娘娘车驾亲自前来监战,这样将领们有所敬畏,大功就更容易告成了。”椿岩说:“你说得有道理,咱们马上行动。”
韩延寿于是写好表章,派人送往幽州奏报萧后。萧后得知后,立刻和君臣商议。萧天左上奏说:“这场战役关乎夺取中原的大计,极其重要,娘娘应当批准他们的奏请。”萧后听后很高兴,便命令耶律韩王监国,萧天左为保驾将军,耶律学古为监军,当天就起驾离开幽州,向九龙谷进发。
韩延寿迎接萧后进入营寨,奏报说宋人不认识阵图,以及宋朝皇帝想要亲自出阵观看的事情。萧后说:“你们要尽心竭力,要是能夺得中原,一定会论功行赏,裂土封侯。”韩延寿领命而出。
次日,三通鼓响后,真宗的车驾在众人簇拥下缓缓而出,将领们前后整齐排列。萧后也亲自出阵,远远望见黄色旗帜下,真宗端坐在马上观看阵势。真宗大约三十五六岁,正值风华正茂之时。再看萧后,头戴凤冠,身着银甲,搭配着白色的裤袜和长靴。由于长期养尊处优,保养得宜,虽已年过半百,但丝毫不见老态,看上去也就四十来岁,风韵犹存,散发着成熟的魅力。她骑着紫骅骝骏马,站在褐罗旗下,高声喊道:“宋主,你已经一统中原,却贪心不足,屡屡妄图谋取我山后九郡,实在让人无奈。今日特来与你一决雌雄。如果你能破了此阵,山后之地尽数献给你。不然的话,我还要夺取你更多的城池!”
真宗回应道:“你们那蛮夷之地,土地贫瘠,就算献给我,又有什么好处。只是你们这些人不彻底消灭,边境的祸患就永无宁日。我之所以常常兴兵,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朕如今亲自前来,还打算直捣幽州,将你们的巢穴一扫而空。难道还会被你这小小的阵势难住吗?”说完,挥军返回营地。萧后见状,也带领军队回去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