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老子李耳!

换源:

  随着豆酱下缸,柴奉文又有另外一件头疼的事情,那就是高产作物的来源问题。

穿过来的时候,他就带着一个空间和一部手机,空间里全是各种作物的种子,可是现在过去十年了,他一直没有想到以什么方式拿出来。

而且眼下他最需要的就是土豆和地瓜这两种农作物了。

随着酒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公主府这边需要购买的低度酒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花销也越来越大。

要想解决酒的产量问题那就要从原材料入手,酒的原材料就是粮食,而唐朝本土出产的传统粮食产量很低,亩产达到三四百斤已经算是高产了,所以粮食问题要是不解决,酒的价格只能越来越高,到时候少不得还得被人参上一本...

柴奉文暗道:“妈的,这他妈进入死循环了啊!解决不了粮食就不能卖酒,不卖酒我就没有钱......

我他妈好好的为什么要做酒啊!

对,做酒是为了救我娘,我想做的是酒精不是酒......

都他妈的因为尉迟恭这个黑炭头......

黑炭头,头黑炭,碳头黑......

黑,黑人,昆仑奴!

对啊!昆仑奴啊!

我把地瓜和土豆直接归结道昆仑奴带来的不就行了吗!

我真是个机灵鬼......”

想到这里,柴奉文高兴地都快跳起来了。

可是后来一想又不行,现在的昆仑奴都是东南亚的有色人种,而且贩卖昆仑奴的商人可是会讲大唐话的,到时候李渊派人一调查,自己还是会露馅。

而且,地瓜和土豆现在还在美洲大陆呢,自己把没有在东南亚出现的物种硬塞进那边,早晚还是要暴露。

撒一个谎,就要用无数个谎言去圆回来,而编造谎言可是会让他很头疼的,与其这样不如不拿出这两个物种出来......

想了又想,柴奉文觉得还是用穿越者应对的老办法,神仙大法!

反正自己也算是李家血脉,就说自己梦中得到祖先老子的垂青,特传域外物种入唐,以提升大唐国力!

有了这一说法,自己以后再拿出别的东西也好解释了,有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祖先,还是一个神仙级别的人物,拿出什么东西,往他身上一推就行。

这样的话,名声是神仙的,好处是自己的!

想到此处,柴老三终于放下心来。

第二天,柴奉文没有去皇宫进学,而是从空间中拿出两百斤的土豆和两百斤的地瓜出来。

然后,他就让人把这些东西装车等自己回来。

而他直接去了皇宫找皇上李渊。

今天不是大朝会,所以李渊没多久就处理完几天各部官员报请皇上批示的奏章。

刚处理完公事,想着一会是去后宫找哪位妃子玩耍呢还是找老朋友裴寂过来下棋聊天的时候,近侍周安进来禀报道:“圣上,柴三公子在殿外求见!”

李渊:“哦?这皮猴子不去进学来朕这干什么?他来了多久了?”

周安:“三刻钟了......”

李渊:“让他进来见朕!朕倒要看看,这小子又要干什么!”

周安施礼告退后,转身出了大殿。

没一会,柴奉文进来了。

“外公,我想你了......”

李渊:“停,你小子少说好听的!说吧,今天你来干什么?”

柴奉文:“外公,昨天晚上我做梦了,梦见一个骑着青牛的白胡子老头!”

李渊:“哦?什么样的白胡子老头?你跟朕说说他的长相!”

柴奉文照着前世老子画像的样子简单的描述一下后说道:“对了,他还说他是李家的老祖宗,俗家名字叫......,对了,叫李耳!

外公,李耳是谁啊?”

李渊:“他真的是这么说的?还说什么了?一五一十的跟朕好好说说!”

柴奉文:“他还说,天上一天,地上百年,他才上天几天时间看着中原大地战乱四起,百姓民不聊生,他为此痛心疾首,但仙凡相隔他也不方便插手人间之事,但他推算出李氏一族会成为人皇,特寻来域外良种赐予我,让我精心种植,用以增强我大唐国力......。

对了,外公,你还没回答我呢,这李耳是谁呢......”

李渊:“这李耳是道家一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叫他老子。

不过,也不应该啊!以前我为了说自己是汉人才把他说成是咱们李家的祖先的,他怎么就承认了呢!

文儿,他还说什么了?”

“还说什么?

我想想啊!......

对了,他还说他很喜欢我,本想要传我仙家术法和宝贝的,可后来发现人间灵气不足以支撑我的修炼,否则人间会崩溃什么的,所以就准备传我一些杂学和一些域外的物种了。

别的.......

别的还有什么我就记不清了......”

李渊:“算了,记不清就记不清吧!

你今天进宫就是要跟朕说这件事吗?”

柴奉文:“是,也不是......”

李渊:“还有什么事一并说了!”

柴奉文:“神仙不是传我域外良种了吗,而且也告诉我种植方法和时间。

我这一算,现在正是种植的时节,所以我想去城外的庄子上把良种种下,早点种下,早点收获......”

李渊:“哦?那你得到了什么良种?跟朕说说!”

柴奉文:“神仙......”

李渊:“别神仙神仙的叫着了!他是咱们李家的祖先,而且他自己都承认了,你以后叫人家老祖宗吧!”

柴奉文:“老祖宗跟我说,他这次给了两个良种,一个被老祖宗叫做地瓜的产物,说是亩产能达到四千斤以上,而且这地瓜不挑地,良田可种,山地盐碱地也能活......”

李渊:“多少?亩产四千斤?”

柴奉文:“是啊!老祖宗是这么说的......”

李渊:“好,你接着说!把关于这两个良种的事情全都告诉朕!”......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