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故意卖了个关子,实则心里已有了主意:公子曾严令不得虚假宣传,要维护云裳幽的品牌形象,所以店铺原本就有计划在不久后批量生产并销售这种炭笔。但她不能直接说出真相,便巧妙地暗示过些时日会有出售计划。
莺儿担心李二会因此而不悦,毕竟这意味着告诉他这笔能赚钱,但却不让他插手其中。
出乎意料的是,李二并未表现出不满,反而满面春风。
“这么说来,你们过段时间就要开始出售这种笔了?”李二迫不及待地追问。
“是的,李老爷……”莺儿刚要解释,却被李二打断。
“太好了!哈哈哈哈哈!”李二不禁开怀大笑,今天真是意外之喜!
他想象着那些操纵笔墨价格、宰割士子的世家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的狼狈模样。如此便捷且价格低廉的炭笔一旦普及,传统高价的笔墨产业必将遭受严重冲击,甚至是彻底瓦解!
这些日子以来,李二每日忧心忡忡,愁眉不展。
今日来到儿子李长歌的店铺走一圈,竟收获如此惊喜,终是让他重新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长孙皇后虽然对具体细节不太了解,但见到丈夫如此开心,也终于放下心来,满心欢喜地看着他。
离开云裳幽的路上,李二满心欢喜,坐在马车里笑声连连,一路上畅快至极。
长孙皇后先前担心他的愁闷伤身,此刻又担忧他过于兴奋导致身体不适,于是主动与李二攀谈起来。
李二见状,索性将近日困扰自己的奏折内容和盘托出。
原来,笔墨价格暴涨的背后,正是那些世家门阀的操控,使得寒门士子难以承受高昂的成本,无法安心读书写字。
对此,长孙皇后愤慨不已:“这些世家怎么能如此狠毒?连让穷苦人家子弟读书写字的机会都不放过!”
而李二则是得意地大笑起来:“是啊,更糟糕的是制作墨所需的特殊材料我们一时半会儿还找不到替代品,所以之前真是拿他们没办法!”
不过现在,随着李长歌创新推出的炭笔,五六两银子才能买到的一块墨,如今只需两三文钱就能获得书写工具,这无疑是对那些试图垄断市场的世家们最直接的反击!
长孙皇后听罢也恍然大悟,忍俊不禁:“哈哈,我明白了!还是咱们歌儿厉害!这个儿子可是我生的!”
夫妻二人回到宫中,李二更是欣喜若狂,脑海中浮现出范阳卢氏等世家在造纸工厂打击下已经遭受重创的情景。
而今,炭笔这一创新之举,无疑会让他们的笔墨产业彻底崩塌,烟消云散。
数日后的一个清晨……
在巍峨的大明宫甘露殿内,早朝如期举行。
李二步入大殿,端坐龙椅之上,悠闲地品了一口茶汤,感觉今日的茶水格外清香。
然而,群臣之中却暗流涌动,不时有人交换着眼神,似乎酝酿着什么。
此时,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许敬宗挺身而出。
恭敬禀告:“陛下,老臣有事启奏。”
这位许敬宗虽然不属于五姓七望之列,但他夫人姓裴,这就意味着他其实与裴氏有着密切联系。
裴氏在唐初看似低调,实则与五姓七望尤其是太原王氏、范阳卢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只是其家族首领裴寂行事极为低调,因此许敬宗便成为了裴氏在朝廷中的主要代言人,维护家族利益。
“哦?”李二饶有兴趣地看着许敬宗,“有何事要奏,尽管道来吧。”
这一日,李二的心情异常畅快,皆因他已提前得知,云裳幽的炭笔将于今日开始公开发售。
因此,无论朝中官员出自哪个世家,发表何种言论,李二都显得格外宽容,仿佛一切尽在掌控之中。
面对许敬宗的奏报,李二笑盈盈地问道:“敬宗啊,你有什么高见,能解决如今笔墨价格上涨的问题吗?”
许敬宗被李二的笑容弄得一愣,心中暗自嘀咕:这李二今天怎么如此从容淡定?难不成是认错人了?
许敬宗定了定神,继续道:“陛下,据臣调查,天下过半笔墨均出自范阳卢氏之手,这次价格疯涨正是由他们一手挑起。”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出身世家或与世家有姻亲关系者无不愕然,甚至包括仆射裴寂在内的诸多权贵也皱起了眉头,觉得许敬宗此举过于大胆,简直是找死。
接下来许敬宗的话却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但经过私下查证,原来范阳卢氏并非恶意操纵物价,而是范阳境内近日遭受火灾,明胶矿和松林损失惨重。为了救助受灾百姓,范阳卢氏已经发放借贷二十多万两,并且家道显赫的卢氏家族如今也陷入了困境,不得不节衣缩食。为平抑笔墨价格,范阳卢氏已竭尽所能,堪称我大唐的楷模,行善之举的典范。”
许敬宗情真意切、声泪俱下地建议道:“因此,恳请陛下开国库拨款,对范阳卢氏进行嘉奖,以此彰显朝廷对于正义行为的支持;同时这笔款项也可用于援助灾民,稳定市场上的笔墨价格。”
话音刚落,满朝百官手中的朝笏掉了一地,大家纷纷感叹许敬宗的“深厚演技”以及其圆滑手段。隋末乱世中失去父亲许善心还能迅速崛起的许敬宗,此刻再度展现了他那无与伦比的“生存智慧”。
李二原本正悠哉品茶,听到许敬宗这番话,一口茶水忍不住喷了出来,惊愕之余也不禁佩服许敬宗这个深藏不露的老家伙。
在震惊与无奈中缓过神来,心中暗自惊叹:这些世家的狗腿子们简直是把无耻发挥到了极致,也难怪这些家族能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他被许敬宗这番话噎得半天没回过神。
最后才憋出一句:“嗯,说得有理,各位对此有何看法?”
尽管内心对许敬宗的厚颜无耻颇为鄙视,但考虑到满朝文武之中世家出身的官员众多,他们还是纷纷响应许敬宗的观点,以示赞同。
“陛下,许大人所言深得我心!范阳卢氏确乃我国士绅之典范,应当重赏以彰其德!”
“陛下,正如古语云,英雄多壮志,如今有范阳卢氏这样的楷模,实乃盛世象征,当予以重奖!”
“陛下,请务必重赏卢氏,以示朝廷褒扬忠良之举!”
……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