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长庚内心深处意识到,如今自己已然是骑虎难下,既然已经得罪了李二,恐怕投降求和也无门可入。况且,科举制度一年年地推行下去,早晚有一天朝堂之上将不再以世家子弟为主,而是从芸芸众生中选拔出来的平民才子。世家子弟并非天生就比他人优秀,这样一来,无论是太原王氏、陇西李氏、清河崔氏,还是范阳卢氏,随着时间推移,衰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在这样的形势下,卢长庚的心中涌起一股决绝之气:即便对手可能真有神仙相助,我等世家联手出击,总不至于每一招都被化解!
思虑再三后,卢长庚决定还是要有所行动,不能对不起祖宗数代积累下的基业!
众老者听到王景的表态,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充满了期待。
有人拱手询问:“王兄,在五姓七望之中,太原王氏势力最为雄厚,此次该如何应对,还请王兄指明方向!”
平日里寡言少语的王景此刻却异常明确地给出了回答:“笔墨纸张,这些都是李二可以自行制造或找到替代品的……但若是针对那些无法替代的东西呢?我们当前最紧要的任务,就是要从这些不可替代之处着手。”
众人听罢,皆表示赞同。
虽然李二能够制造优质的纸张,甚至超越了清河崔氏;笔墨看似被范阳卢氏垄断,但实际上只要有能在纸上留下痕迹的物品,都能代替笔墨,甚至民间曾有贫寒士子在笔墨价格高昂时,使用破布蘸老鼠血来抄书。
然而……
究竟什么是李二无法替代的呢?
这个问题像一块巨石压在他们心头,成为接下来制定策略的关键所在。
“确实,要找到李二无法替代的资源并非易事。”
卢长庚皱眉思索,环视四周,“我等家族所掌握的各类资源丰富多样,即便李二智谋过人,也难以全面与我等抗衡。但是,究竟哪种资源是真正无法替代的呢?”
“诸位不必急于一时。”
王景悠然一笑,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像是蕴含着无尽智慧,“其实答案就在眼前,那便是……”
“铁!”他一字一顿地吐出这个字眼,整个房间瞬间被一片惊讶之声填满。
“铁?”众人纷纷疑惑不解。
其中一人插言道:“可是,坊间传闻李二近来在研究新式刀剑铸造之法,其所炼之铁质地极佳,锋利无比,这……”
另一位老者也忧心忡忡:“听闻李二似乎掌握了某种炼铁秘术,若是我们贸然针对铁器出手,只怕会遭遇前所未有的抵抗。”
对此,王景依然保持着那份淡然自若的笑容,目光深邃而有远见。
“诸位误会了,我说的是铁矿石,而非成品铁器。”
他解释道,“就算李二再怎么精通炼铁之术,也需要从寻常粗铁中提炼精铁。倘若我们能控制住市面上流通的普通铁料供应,那么……李二又将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呢?”
此言一出,屋内瞬时陷入了一片死寂,每个人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片刻之后,大家不约而同地暗自点头,心中无不赞叹:妙计!李二纵使智计超群,也无法凭空变出铁矿来啊!如此釜底抽薪之举,或许正是制约李二的关键所在!
……
庄中实验室……
李长歌目光紧盯着烧杯中清澈透亮的液体,犹如一个勇士审视着自己的战利品,脸上写满了疲惫与欣慰。
“终于成功了!”他轻声低语,那液体并非寻常之物,而是世人闻之色变的硫酸。
硫酸在世俗观念里常被视作罪恶的化身,新闻报道中不乏其作为犯罪工具的案例。然而,在工业生产领域,硫酸的地位无可替代,甚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原料之一,去掉“之一”也毫不夸张。它是构建化工王国基石般的存在,通过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衍生出无数种不同的化工产品。
之前,尽管李长歌也曾提炼出硫酸,但纯度始终无法达标。
标准的工业浓硫酸纯度高达98%,而他的尝试一直停留在50%以下。随着春去夏来,经过一番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李长歌终于在这个阳光明媚的夏季掌握了制造高纯度浓硫酸的技术。
此刻的浓硫酸不仅能够用于制造高质量的玻璃,而且还是开启化工产业链的关键钥匙。
接下来,硫酸将助力李长歌进一步制备硝酸,有了硝酸,则意味着炸药不再是粗糙的黑火药敷衍,而是货真价实的烈性炸药。此外,硝酸还能应用于化肥生产,为现代农业带来显著的科技提升。
这一系列成就让李长歌兴奋不已,就像学生高考取得佳绩或攒钱买到心仪已久的跑车一样,每天都要亲眼看看这些成果才能心满意足。
这天早晨,棉儿莺儿已在门外催促他出门,一身黑色劲装打扮的李长歌答应她们四月初一放假,一起外出打猎游玩,享受团建的乐趣。
虽然两个丫鬟对“团建”这个词还感到陌生,但对于外出游玩的期待却溢于言表,早早起床精心梳妆。
时间悄然溜走,直到日上三竿,他们才收拾停当出发。
春夏交替之际,阳光明媚如诗如画,三人策马奔驰在幽州城外的原野上,心情舒畅无比。
李长歌鼓励两个丫鬟不断学习进步,期望有一天能驾驭汗血宝马,而非如今的矮种挽马。
就在这时,林中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和呼喝声,几名髡发壮硕、身披皮甲的突厥人出现在视野中,凶狠地叫嚣着抢劫财物,并要留下姑娘。
棉儿莺儿吓得花容失色,而李长歌则泰然自若,从容不迫地取下背后的弓箭,面对威胁反唇相讥。
突厥人见李长歌如此镇定且言语傲慢,一时愕然,难以置信。但他们并未因南朝人的弓术而有所畏惧,拔刀欲冲上前。
李长歌暗自冷笑,心想虽已不做猎户多年,但这超凡射术或许仍有用武之地。
正当双方剑拔弩张之际,林中忽然响起一声暴喝,一名身材魁梧的大汉从林中疾驰而出,仅几个冲锋便将所有突厥人斩落马下。
大汉收起手中大斧,向李长歌抱拳致意:“公子别来无恙!长安陈某在此,曾有幸聆听公子琴瑟之音,见识公子横溢才华,更闻公子天文地理无所不通,今日特来拜会!”
原来,这位姓陈的豪杰早有仰慕之心,特意赶来援助并求教于李长歌。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