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手握这本锻铁秘籍,心潮澎湃,对李长歌的才智赞叹不已。
长孙皇后亦满目期待地询问:“这可是咱们歌儿所著?”李二自豪地点头肯定,放眼天下,能有如此见识广博、独树一帜者,非他莫属。
长孙皇后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心中暗赞自家孩子争气。
杜如晦见状,深知此法的重要性,遂请求道:“陛下,臣欲详览此锻铁之法,以便早日付诸实践。”
李二赞同其言,下令让杜如晦先研读,适时交予工部实施打造。
杜如晦接过册子,首先注意到其装帧别致,虽出自乡野,却可见殿下用心之处。打开一看,蝇头小楷跃然纸上,字迹竟无丝毫墨晕,宛如刀削斧凿般清晰锐利。杜如晦暗自称奇,不过他也疑惑这些并非墨笔书写,而是某种特殊的工具留下的痕迹。
然而,当他深入阅读时,发现内容艰涩难懂。每一页都配以精确到毫厘的插图和详尽的数据说明,但越是信息丰富,杜如晦越觉头晕眼花。不禁内心嘀咕,平日都是年轻人因读书不进受长辈训斥,今日反倒是他这个饱经世故的老臣面对这部著作有些力不从心。
其中涉及的“金相”等专业名词,杜如晦更是陌生至极。当李二询问他对这锻铁之法的理解时,杜如晦颇为尴尬地坦言自己难以参透其中奥秘。
李二闻听后颇感意外,按理说杜如晦身为兵部尚书,理应对军器制造有所了解,如今竟然对此表示困惑。他狐疑地夺过册子亲自翻阅,这一看之下,脸色瞬间变得复杂起来。原来,这册子里记载的锻铁术不仅博大精深,还包含许多前所未闻的技艺变化,以至于李二觉得若不是炼铁而是在炼丹也不为过。
正当李二为此头疼之际,他在册子后几页找到了一些较为直观易懂的内容:关于如何按照时辰添加木炭及硫磺助燃剂,如何利用水车驱动大型锻造锤取代人力,甚至附有一幅详细的设计图纸。李二会心一笑,点拨杜如晦:“克明啊,你只看到前面论述原理的部分,那是‘道’;而这后面讲述具体操作方法的才是‘术’。”
杜如晦听罢,重新审视那本册子,果真在后面找到了易于理解且实用的锻造流程。他由衷感叹:“陛下的学识果然深厚,先究其根本,再达其应用,这是许多饱学之士也无法企及的境界。”
长孙皇后虽然不懂锻铁的具体事宜,但她见到丈夫与重臣都对儿子的作品赞赏有加,内心的骄傲与喜悦溢于言表。
正当众人欣喜之时,杜如晦突然瞥见页面末尾几个潦草的手书字迹,赫然写着:“傻瓜锻钢法,完成”以及一句批注:“李长歌你记住,以后跟人就讲傻瓜方案,谁听得懂那些原理!”杜如晦哑然失笑,歌儿果然是个鬼才,将他们视为高深莫测的锻铁技术,在他自己眼中竟是寻常乃至笨拙的方法。
尽管如此,这套锻铁术无疑对于提升大唐军队装备至关重要。杜如晦自信满满地向李二禀报:“陛下,臣已初步掌握殿下的锻铁之法。”李二闻言大喜,立即下令召集顶尖铁匠,准备运用新法打造最优良的甲胄兵器供给玄甲军使用。
就在杜如晦领命欲退下之际,李二却又叫住了他……
似又想起另一重要事,遂道:“杜卿,还有一件事亟待你去督办,那就是养猪。”
杜如晦微微一愣,养猪之事虽非国之重策,但也不是未曾考虑过,尤其是李长歌提及的养猪方法中涉及药物防疫,这让他一时有些迟疑。
“关于瘟疫防控,朕深思熟虑,关键在于预防而非治疗。保持猪圈清洁,实行隔离饲养,应能大大降低疾病风险。”李二胸有成竹地解释道。
杜如晦细想之下,确实如此,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
不过,杜如晦又问:“陛下,这新法试行的地点可曾选定?”
李二略作思索,片刻后决定亲力亲为:“选址之事不必多虑,明早你们都到甘露殿听令,朕将亲自督导此事。”
李二对养猪一事念念不忘,并非突发奇想。他遍览史册,深知历代贤君无不心系民生疾苦,而今他却要更进一步,不仅要关心百姓能否吃饱穿暖,更要关注他们能否常食肉品。那套精妙的养猪技术一旦成功推广,肉类产量有望翻番,即便因此导致肉价下降三四分,对于多数民众而言仍是奢侈,但他李世民誓要成为第一位让天下黎民皆能吃得起肉的天子。
同时,他又挂念起歌儿提到的青霉素能否早日实现大规模廉价生产并普及全国,那样的话,不仅关乎猪肉产业的发展,更是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飞跃。
次日黎明时分,李世民身着微服,带着杜如晦、房玄龄以及意想不到的李靖一同出现在宫城门外。房玄龄与李靖面带困惑,杜如晦则显得有些尴尬。“这是何事?”房玄龄试探性地问道。
“自然是要办正事!我身为天子召你们前来岂会是闲聊雅趣?药师,你来带路,我们去军营!”李二语气坚决。李靖更为不解,自己作为武将,怎会牵扯到养猪这种看似无关紧要的事情中来?
“陛下的意思是……”李靖话音未落,李二已明确指示,“去了你就明白了。杜卿,那些猪崽是否已经准备妥当了?”
“回禀陛下,猪崽均已到位。”杜如晦答道。
“那就走吧!”一行人马蹄声阵阵,朝长安军营方向进发。其实李二让李靖带路并非无因,只因长安军营正是李靖管辖之地,尽管此刻李靖仍是一头雾水,不明白为何一大早要去军营养猪。
“杜兄,陛下此举究竟是……”李靖忍不住再次询问。
“养猪。”杜如晦简短地回应。
李靖瞬间呆愣……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