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高产仙种

换源:

  长孙皇后看着眼前这道土豆泥,心下暗想,即便是作为国宴佳肴也绝对能登大雅之堂。不仅她被吸引,就连八岁的小长乐也被那诱人的香气与精致的卖相所折服,目不转睛地盯着李长歌手中的美食,小脸上满是期待。

李长歌见状,心中颇为得意,毕竟这是他在前世习以为常的一道家常菜,在大唐却成了稀罕之物。他爽朗一笑,对乐乐说:“当然可以吃,今天你想吃多少,师父都给你做!”随后又邀请长孙皇后一同品尝。

两位女子拿起调羹,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土豆泥,刹那间,两人都愣住了。片刻之后,长孙皇后赞叹不已:“这土豆泥的味道真是美妙至极。”而长乐更是直接抛开了公主的身份,大快朵颐起来,仿佛忘记了平日里的繁文缛节,只因这土豆泥的美味实在让她难以抗拒。

长孙皇后由衷感慨:“公子做的这道土豆泥,堪称天下一绝!”只见短短几分钟内,长孙皇后的那份还剩一半,而长乐已经风卷残云般将整盘土豆泥吃得干干净净。

看到这一幕,长孙皇后不禁眼眶微红,内心为儿子和女儿之间的和谐相处感到欣慰。她关心地提醒李长歌:“孩子,这土豆如此美味,想必非常珍贵,你自己也要多吃一些,不要舍不得。”

然而,李长歌听后却是笑出声来:“夫人此言差矣,若连土豆都舍不得吃,那这天下岂不是要闹饥荒了?”长孙皇后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但很快就明白了李长歌的意思——难道这土豆在民间并非稀有之物,而是寻常百姓都能吃到的?

长孙皇后惊愕万分,质疑道:“这土豆滋味如此甜美,怎会是平常人家能够轻易享用的食物?”

李长歌解释道:“其实这土豆我只是随便种了一点,用来测试土地肥力,亩产虽不算特别高,但也足有三千多斤啊。”

三……三千多斤?长孙皇后瞪大了眼睛,这数字让她难以置信。她原以为土豆如此美味珍贵,堪比国宴佳肴,结果亩产竟然能达到三千多斤?这是不是在开玩笑?莫非是听错了,他说的不是三百多两吗?

“孩子,你确定土豆能亩产三千多斤?天底下哪有种粮食能有这么高的产量?”长孙皇后惊疑不定地追问。

李长歌有些尴尬地笑了笑,解释道:“夫人,这个确实不假。土豆若种植得当,甚至可以达到五六千斤的亩产。”他心中清楚,在后世,经过农业专家精心培育的试验田里,土豆最高亩产能达到两万多斤。虽然那种情况并不常见,但是一般农田的土豆产量确实能达到数千斤之多,相比之下,水稻也有过万斤的高产记录,所以李长歌并未觉得有何不妥。

然而,对于长孙皇后而言,这样的信息犹如晴天霹雳,完全颠覆了她的认知。要知道,在大唐,寻常农田一亩地最多也就产出一石多的粮食,即两三百斤左右,即便是最好的良田,亩产也不过两石。而土豆的亩产竟然是这个数字的十倍乃至几十倍,这让长孙皇后深感震惊,怀疑这土豆是否真是神仙赐予的仙种。

长孙皇后脑海中浮现出李二每日、每月、每年最为忧心之事——百姓能否吃饱饭。每当某地遭遇灾荒,百姓要么忍饥挨饿,要么流离失所,最后可能聚众起义。如果这种土豆真能推广至全国,那将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呢?她一时之间无法想象那番繁荣景象,只觉得此事至关重要,必须亲自确认其真实性。

“孩子,我想要亲眼看看这土豆,能否容许我亲手挖一棵出来看看?”长孙皇后双眼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看向李长歌的眼神充满了决心。

李长歌被长孙皇后的反应吓了一跳,不过只是挖土豆而已,并无大碍。既然篮子已经被带走了,棉儿和莺儿正在准备晚餐,其中自然也包括土豆,那么就索性让长孙皇后体验一下挖土豆的乐趣好了。

“当然可以,夫人请随我来。”李长歌欣然答应。

没想到小长乐也跃跃欲试,嚷嚷着要一同前往,“师父师父我也要去挖土豆……挖了土豆大唐就有盛世……”虽然年幼的她并不十分理解粮食产量与社会稳定之间的深层联系,但她从四书五经中读到的知识告诉她,粮食价格的上涨往往预示着社会动荡的来临。

李长歌并未意识到,身为当朝公主的小长乐年纪虽小,却早早地因父亲李二的忧虑而开始关注民生问题,对粮食产量也有着懵懂的认识。

他不以为意地哈哈一笑,带着母女二人向后厅外的土豆田走去……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