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收个女弟

换源:

  李长歌闻声一愣,看来是家里来客了。他满心好奇地走向客厅,只见那熟悉的面孔正是老李的夫人,她手中牵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约摸八岁左右,宛如瓷娃娃一般可爱。

这个被唤作“夫人”的人,身份自然尊贵无比,作为大唐皇后,轻易不能离开皇宫。然而,这次长孙皇后实在是挂念孩子,于是找了个绝佳的理由——为女儿寻师深造。在唐代,尊师重教乃美德,即便是皇后的女儿也需要进一步接受教育。而李长歌的才华,早已得到杜如晦等大臣的认可,因此长孙皇后便借着阳光明媚的一日,带着小女儿前来探访。

与长孙皇后寒暄过后,李长歌的目光自然而然落在了小女孩身上。小姑娘眼神灵动,举止规矩有度,一看就是教养极好。李长歌觉得这孩子的脸庞有种莫名的熟悉感,却一时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夫人,这孩子……”李长歌刚要发问,长孙皇后就主动介绍起来:“这是家中小女,乳名乐乐。乐乐,快来拜见你的老师。”长乐听话地起身,恭敬地向李长歌行了一个拱手礼,李二不由得微笑着点头,赞赏她的乖巧懂事。

“夫人,您说让乐乐叫我师父?”李长歌有些疑惑。长孙皇后解释道:“家中小女儿蒙学基础打得不错,且资质上佳,所以我想到了你这位人小才子,文武双全,若你不嫌弃,能否收乐乐为弟子,亲自教导她?”长孙皇后的真正意图其实是借此机会多看看自己的女儿,并通过送东西、给零花钱等方式关心孩子的生活。而在唐代,女子读书习字并不罕见,社会风气相对开放,允许并鼓励女子接受教育。

李长歌深知这一点,想到自己最近因为青霉素的高价售卖暴富了一笔,兼职做个小家教确实不在话下。更何况眼前的小姑娘如此乖巧可人,不同于那些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从进门开始就保持礼貌,规规矩矩,丝毫没有乱跑乱碰,这让李长歌对她产生了特别的好感。经过一番思考,李长歌欣然答应:“既然夫人如此信任,在下定当尽心尽力培养令嫒。”

长孙皇后听后满脸欣慰,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暗自欣喜这孩子和李长歌如此投缘,也证实了自己的判断——他们果然是亲兄妹。

随后,李长歌决定先用美食招待这个新收的小徒弟,他笑着对长乐说:“跟师父混,总得有点好处才行,走,我带你去尝尝牛奶土豆泥!”唐代虽禁止吃牛肉,但饮用牛奶已成风尚,只是“土豆泥”这一说法对长孙皇后和长乐而言还是个新鲜事物。

李长歌牵起长乐的手,领着她和长孙皇后穿过前厅走廊,来到后院,再走出后门,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绿油油的田地。这片田地上种植着一种未知品种的植物,茂盛异常,既不像菘、荇等常见蔬菜,也不像粮食作物。

长孙皇后见李长歌径直走向田地,对那陌生的作物颇感疑惑,“这是种的何物?”李长歌笑着回答:“这是土豆,做土豆泥用的。哦,正好这里有现成的。”一边说着,他向田埂边走去。

看着李长歌的背影,长孙皇后不禁微微蹙眉。她听说过铁板烧中的土豆,但“土豆”与“泥”这样的组合听上去实在不像是什么美味佳肴,更何况是给小孩子吃。作为母亲,她总是担忧孩子的饮食健康问题。然而,当看到女儿长乐眼中闪烁着期待和欢喜的光芒时,她决定先放下疑虑,静观其变。

李长歌所居住的小宅院旁的荒地,在他半年来的精心打理下,已变成了肥沃的良田。为保险起见,他选择先在这片改良过的土地上种植了土豆,以确保菜肴所需的新鲜土豆供应。田梗边上的小篮子里,几个刚采摘好的土豆正安静地躺着,显然是丫鬟们提前准备好的。

李长歌拿起篮子,邀请长孙皇后和长乐一同前往厨房。“夫人,乐乐,跟我来,现做的土豆泥最香!”对于自家孩儿亲手制作的食物,长孙皇后欣然应允,并饶有兴致地问道:“刚才你说土豆泥,不知是什么奇特的东西,怎会给孩子吃泥呢?哈哈!”

李长歌轻松一笑,解释道:“夫人真是说笑了,我怎会让孩子们吃土呢。您有所不知,虽然别的厨艺我可能一般般,但在酿酒、烧烤,尤其是这土豆泥上,我可是有一手的!”的确,李长歌在现代生活时经常自己动手烹饪夜宵,而这三样手艺早已炉火纯青。

长孙皇后看着这个已经长大成人且颇有几分能耐的儿子,心中满是欣慰。不多时,厨房内便飘出了混合着土豆清香与牛奶醇厚香气的独特味道,长乐更是按捺不住好奇心,央求母后让她去厨房看看师父如何制作美食。

待到李长歌端着三个碟子出现在前厅时,长孙皇后被眼前精致的食物深深吸引。碟中色泽淡黄如金、质感细腻如雪的羹类,看上去既精致又诱人,完全颠覆了她之前对土豆泥的认知。她再次确认道:“这便是……土豆泥?”尽管这个名字听起来并不雅致,但这道菜光凭卖相就已经令人垂涎欲滴,丝毫看不出与“泥”有任何关联,反而显得异常珍贵。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