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此刻心中的愤懑与无奈犹如江河决堤,他恨不能立刻扫清这些困扰大唐的内忧外患。
那些世家大族和突厥侵略者仿佛只有骑在大唐百姓头上才能活得滋润,李二暗自祈祷他们早日滚蛋,好让自己能够早日卸下重担,安心将皇位传给皇子。
然而现实并非想象中那般简单,手撕内忧外患不过是一厢情愿,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李长歌。
这让李二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若想早日退位享清福,必须先平定内外之乱;而要快速解决这些纷扰,似乎唯有让李长歌尽快掌握实权。
李二心中五味杂陈,不由得抱怨起这皇位来:没坐上皇位时天天渴望登基,一旦坐上却巴不得赶紧找个借口跑路。他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跟别的皇帝不一样,怎么会有这种奇怪的想法?
为了排解烦恼,李二转移了话题:“诸位,你们觉得军队精锐化这条路到底能不能走得通?新式兵器虽强,但若为了节省开支裁减兵力,规模缩小后,朕总觉得少了些震慑力。”
大臣们闻此言,皆陷入了沉思。
杜如晦作为兵部尚书,斟酌之后表示:“确实,军队的质量提升能否填补人数减少带来的影响,这个问题还有待商榷。”
魏征和房玄龄也点头附议,认为这个想法多少有些冒险。
李靖却冷哼一声,反问道:“除了陛下,这里还有谁亲自领过兵?”
他接着阐述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虽然单凭一己之力无法抵挡百万雄师,但只要拥有千八百精锐部队,足以横扫数万甚至数十万大军,历史上不乏这样的例子,魏武帝曹操的虎豹骑、西汉的金吾卫便是其中典范。”
听到李靖这一席话,杜如晦等人纷纷醒悟过来,确实有许多精锐部队以少胜多,创造了辉煌战功。
李二听罢亦是心头一凛,他的确曾亲自带兵打仗,如今被李靖这么一点拨,过去的战争史诗瞬间浮现在眼前。他意识到,或许大唐也能打造出一支强大的精锐之师,再现昔日的辉煌。
“唉……有了歌儿在,朕竟有种万事无忧的感觉!”李二感慨万分,内心深处对李长歌充满了期待和信任。
……
随着李二的决策下达,杜如晦这位权倾朝野的宰辅、兵部尚书立即行动起来。
他利用自身广泛的人脉和资源,仅仅三天之内就收集了长安城几乎所有的硝石与硫磺,并且在李二的手谕支持下,将这些珍贵材料装满了好几辆马车,尽数送往了李长歌的庄子上。
对于收到这份“大礼”的李长歌而言,可谓是喜出望外。
原本他还担心有些原料难以寻觅,没想到李二他们如此高效,一次性送来了足以炸平几座小山头的硫磺硝石。
有了这些原料,制作实验用huo药完全不成问题,只需等待时间就能制成成品。
与此同时,在朝廷之上,李二也开始了反击计划。
首先,他下令公布红薯土豆的存在,将其视为祥瑞昭告天下;其次,着手彻查崔正德,欲公开其罪行累累的事实,以此为契机彻底打垮清河崔氏这一强大的世家门阀。
……
长安城南,一处隐秘而精致的院落中,七名老者聚集一堂。
这处院子看似质朴无华,实则假山流水环绕,布局巧妙,所用建材皆是顶级红木,其造景之精美连皇宫都自愧不如。显而易见,这里的主人正是当朝赫赫有名的世家之一。
七位老者脸上满是愤懑之情,围绕着西北角端坐的白须老者议论纷纷。
这位老者,便是清河崔氏的家中老太爷崔白鹤。
面对众人焦急的询问,崔白鹤闭目沉思片刻后微微一笑:“我儿正德绝不会白白牺牲,李二的朝廷也不会过得轻松。”
他深知李二手下大部分官员出自世家门阀,但坚信团结一致定能对抗李二。“明日按我的计策行事即可。”
众人都紧紧盯着崔白鹤,期待他的下一步对策。
崔白鹤指出,李二虽擅长领兵打仗,但若是半数以上的官员同时发难,绝对能让李二无法招架。
“明日,我们要让李二尝尝被大半个朝堂官员集体劝谏的滋味!即使他能容忍魏征的直言不讳,也未必能抵挡住整个朝廷的压力。”
当夜,甘露殿内,李二翻阅奏折,密切关注着关于近日土豆、红薯分配情况的报告。
之前,李长歌赠予他的一箩筐土豆,李二慷慨地分给了来长安避难的难民。
虽然在安置过程中遭受了重重阻挠,但他坚持让程咬金亲自带兵保护并重新种植。
如今,李长歌又送来了一批土豆和红薯,这让李二欣喜不已,有了足够的粮食储备,便不再畏惧任何阻挠势力。
原本,土豆只在城外的流民安置区试种,但那里人多事杂,世家门阀轻易就能混入其中,在暗中捣乱,比如趁着夜色往田地里撒盐,破坏作物生长。
如今李长歌送来几马车的土豆和红薯,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李二决定秘密下诏,在全国范围内低调推广这两种作物的种植试验,甚至可以挑选一个较为贫困的州郡,将这些作物分发给当地农民种植。待来年丰收之时,百姓的生活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种改变足以让天下人都认识到土豆、红薯的巨大价值。同时,如此大规模的种植行动,那些世家大族也无法从中作梗,否则只会激起民愤,自取灭亡。
此刻,长孙皇后笑容满面地走进甘露殿,手中端着一碗精心制作的土豆泥,询问李二她做的与李长歌做的有何不同。李二品尝之后,连连赞叹,感慨这样美味的食物竟能亩产数千斤,实在令人惊奇。
“观音婢,你说这么好吃的东西,究竟是如何做到高产的?”李二疑惑地问。
长孙皇后建议他不妨直接找李长歌询问详情。
李二却叹了口气,放下了手中的碗:“存货……就不要留了,全送到城外流民处去种土豆吧,别的作物暂时都不用考虑。”
接着,李二话锋一转,提到了太子李承乾。
“歌儿才华横溢,文武双全,无人能及。可我时常想起承乾,他也并非平庸之辈。”李二语重心长地说,“承乾虽然温文尔雅,礼数周到,若生在寻常百姓家,绝对是出类拔萃的好孩子。可是……”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