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尴尬

换源:

  贞观十四年正月初十三(公元640年2月13日)天气小雪

医馆的伙食不比李孝恭的王府差,但是,住宿条件相对而言,就差了不是一两个档次的问题,

而是,根本没法比。

当然,更重要的是这里不让喝酒,也没有美人可以同被而眠。

李孝恭在这里住了两天半,就住不下去了。

他决定要回府。

孙世邈先生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却固执己见。

孙先生自然是拦不住的,只得放行。

在医馆和我们吃了午饭,就有人过来迎接,还给孙先生和我带来礼物。

给孙先生的是两棵百年山参,给我的是一枚玉佩。

他在这里“住院”期间别人送的礼物,也都任由孙先生处置。

然后,便潇洒地离去。

他走了之后,我问孙先生李孝恭病情如何。

孙先生叹了一口气,悄悄告诉我,恐怕河间王时日不多。

孙先生的诊断我自然是信,也跟着叹了一口气。

我们都挺喜欢这个随和的王爷。

李孝恭离开未几,又有人请孙先生出诊。

孙先生走了之后,李半夏来了。

这次,没有带汤类。

她说她也是从宫里回来路过医馆,就到这里看看。

我就问她是否有肖德言和刺杀公主方面的消息。

李半仙摇了摇头,说道:“这些人好像都会钻天入地似的。一点影子都抓不到。”

我说道:“这说白了,其实,就是这些人对长安太熟悉了,能够在短时间内隐藏踪迹。”

李半夏说道:“这个我也知道。但是,压力太大了。皇上每天都要交人。肖德言的事还好,皇上没有多提。刺杀

公主的事情,就不一样了。皇上追问的紧。不仅是我,房大人和程大人也都颇感压力。”

我说道:“我有这样一个想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你可以参考一下。”

李半夏说道:“请讲。”

我告诉她,这么多官兵出动,自然会打草惊蛇,那些人在风口浪尖上不会公然露面,捕捉他们难度也就特别大。这种情况下,不如外松内紧。

李半夏问什么是外松内紧。

我告诉她,可以把官兵分化成两部分,一小部分照常例行巡查,剩下的脱掉制服,换上寻常百姓的服装,走街串巷。刺杀公主的人明显都是江湖人。按他们的性格,隐藏在一个地方久了,就会坐立不安,愿意选择冒险出来放风。能让他们轻松的地方,一个是赌场,一个是勾栏瓦肆。在这些地方安插一些人手,效果会好些。

李半夏听我说完,满脸惊喜,说没想到我还懂这些。

我笑了笑。

曾经看了那么多古装剧和电影,有这点小的建议,也不算辜负那些浪费在娱乐方面的时间。

我以为,按李半夏的性格,听了我的建议之后,会立马行动。

不过,她今天似乎并不着急去忙她的事业,而是,选择坐在床边和我闲聊。

只是,我躺在那里就有些不安了。

我很想方便一下。

但是,孙先生不在,鲁小河还没回来,我总不能让这个未出阁的大姑娘伺候我。

憋得难受,额头都出汗了。

李半夏给我擦了擦脸,问道:“这屋里有那么热吗?看你满头大汗的。”

我苦笑了一下,说道:“我这是盖着被子的缘故。”

李半夏又道:“要不要把被子给你掀开?”

我说道:“不用,一会儿可能就好了。”

正当难受之际,鲁小河总算回来了。

我赶紧让李半夏回避一下。

李半夏这才明白我出汗的真正原因,俏脸一红,捂着嘴笑着出去。

等鲁小河帮我处理完了,她才又过来。

鲁小河挺有眼色,自己出去,这医馆又成了我和李半夏的世界。

李半夏这次大胆问了我关于人工呼吸方面的事情。

这个我毫无保留,告诉她程序和方法。

她听我说嘴对嘴时,脸又红了。

但是,听我说完,又极为高兴,说这个方法以后在军队里可以专门培训一下,说不定能有很大用处。

我深以为然,称赞她有眼光。

聊完这个人工呼吸法,她又问及那天我唱的那首《雪中情》。

她说在长安听过无数人吟唱,但是,从来没听过我的那种唱法。

我告诉她这是我那个家乡的唱法,比唱诗歌要直白,也要痛快淋漓。

她笑了笑,问道:“你能不能也教我?我也挺喜欢唱的。但是,唱诗总是唱不会。”

我说道:“你这声音一听就是嗓子被天使吻过。唱歌肯定好听。”

听到“吻”这个词,她又脸红。

这个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无所畏惧的大将,听到这些词,又被带回到少女心境。

我问道:“还想听上次那首吗?”

她点头,表示就学那首。

我便让她先把《雪中情》的歌词写下来,然后,教她唱。

掌握了一点要领之后,李半夏便轻启朱唇,跟着我一句句学。

听她的歌声,我觉得有点像从《好声音》出道的那个周珅。

不信,你听:

寒风萧萧飞雪飘零

长路漫漫踏歌而行

回首望星辰

往事如烟云

犹记别离时

徒留雪中情

雪中情雪中情

雪中梦未醒

痴情换得一生泪印

雪中行雪中行

雪中我独行

挥尽多少英雄豪情

唯有与你同行与你同行

才能把梦追寻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