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送尸

换源:

  余良来不及回答,只是转头看向雕像位置。

可能是错觉,他只觉得雕像传递出欣慰的情绪。

紧接着,便有裂缝从石像上崩开,连带着整个山神庙都开始摇晃起来。

“这里塌陷了,该走了。”

余良被杨胖儿搀扶着,吴勇背着尸体,几人匆匆逃离山神庙。

直到他们三个人脚踏实地后。

回头再看,山神庙已经彻底崩塌。

“事情已经解决了,失去了山神的能量,那些腐烂的野兽也即将腐朽,这座山需要一段时间休养生息,你回去之后告诉村民,在十年内不可使用山内任何资源,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都不行。”

说到这里,余良又重重的咳嗽几声。

抬手将自己喷出的鲜血擦拭的干净,又哑着嗓子继续提醒,“至于秋玲的尸体,你将她留在这里,咱们就此分道扬镳,我得带着她去该去的地方。”

余良在出发之前就已经下定决心。

解决山神事件之后,就必须离开村子,他们呆的时间越长,留下的痕迹就越多。

云祭还在追杀他们。

平阳县的事情,余良绝不允许发生第二次。

“可你还受了伤,为什么不能跟我回去疗伤?”吴勇忧心重重的说着。

难道是因为村里人对山神的态度吗?

或者是知道了当初的事情,所以连带着余良也对村里人产生了抵抗的心思?

“我们两个因为仇家所致,才会如此狼狈,最近几天我总是心绪不宁,仇家可能快要追来了,所以不得不告别了。”杨胖儿解释道。

余良现在还受着伤,不宜多说话,好在杨胖儿懂得余良的心思,简单的几句话就阻止了吴勇的挽留。

余良看的清楚,吴勇对他也是有着利用的心思。

村子里总会出现一些妖物。

有一个更夫镇守,可让他们安心。

沉默半晌,吴勇叹了口气。

只是朝着他们二人拱了拱手,没再多言,就转身离开。

余良索性原地盘膝坐下,闭眼疗伤。

杨胖儿则是在他身边守着,时不时还会看看秋玲的尸体。

风起时,带动着落叶纷纷扬扬。

像是在利用自己的方式,歌颂一位神明的陨落。

离开的路上,一直都是余良背着秋玲的尸体。

尽管余良体力还算不错,仍旧被累的气喘吁吁。

杨胖儿用手帕擦拭他额头上的汗水,叹气道,“根据她身上信件来看,应该就是这里了。”

两个人不约而同的朝着城门口望去。

只见安乐县三个大字高高的挂在城门之上。

守城的士兵还以为余良背着的那人是受伤,多看了几眼之后并没发现什么不妥。

直到秋玲的手不小心从余良的肩头滑落,顿时吸引了他的注意。

他锵的一声拔出长刀,横着拦在了余良的面前。

“站住。”

众人被这一声吓得不轻。

所有人都下意识的侧目看向他们所在的位置。

“你背上的这个女人尸斑都已经泛滥了,怎么回事?”

说到这里,士兵都觉得匪夷所思,他竟然没有闻到半点腐烂的气味,这根本不符合常识。

“她是我朋友,是城内的更夫,人都已经死了,我们得送他回家。”余良目光灼灼的盯着那个拦路的侍卫。

杨胖子则是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将滑落的手重新放在余良的肩膀上,转而又帮助侍卫仔细去看秋玲的脸。

“或许你会认识的,你仔细瞧瞧……”杨胖儿话还没说完。

那士兵就露出一副惊惧模样,“快去通报县令大人,就说秋大人回来了!”

“但!是尸体。”

很明显,对方是认识秋玲的。

余良在松了一口气之余,又配合侍卫将秋玲的尸体放在地上。

不多时,一群人就七手八脚将秋玲的尸体带回了县城当中。

而他们两个人也出现在了县令的面前。

“小兄弟,这是怎么回事?能否和我解释一番?”

古县令是一个留着八字胡的中年男人,看起来倒是风度翩翩,能从他身上感受到年轻时的风韵。

“我们初见她时,这位秋姑娘已经被幻妖附身,那幻妖主要目的是为了引诱我们,去将已经被侵蚀的山神斩杀,通过尸体的情况来看,她被幻妖附身之前就已经死了,如果不是幻妖的话我们根本不会相见,所以我想,应该将她的尸体送回来,好在秋姑娘身上还有信件,凭借上面的言论,我们粗略猜测,应该是此处。”

余良言简意赅的,将自己所得知的具体情况全部托盘而出,并没有半丝隐瞒。

只是他说的这些话并不足以让人信服。

特别是得知秋玲死亡的士兵,更是重重的将佩刀横在了余良的喉咙前,“我看分明是你意图不轨,说不定就是你杀死的秋大人。”

这顶高帽子实在是令人惊惧。

“你这人可真是不知好歹,明明是我们好心,早知道就应该把她扔在那里深山老林当中。”杨胖儿气不过双手叉腰和士兵理论。

余良倒是可以理解。

如果今日躺在地上的是自己。

或许,曾经那些故友,也会如同现在这位士兵般无脑愤怒。

余良索性朝着古县令拱手。

这回,他故意将配刀上的更夫二字朝向古县令。

“此事我行的端坐的正,不怕你们调查,我与这位秋姑娘毕竟是同僚,所以才会多此一举,还希望县令大人能够仔细查探才是。”

每个县城当中的更夫,所代表着的意义都极其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