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谣言再起 ——《谣言又丛生,困境难脱身》

换源:

  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党羽们如同暗处伺机而动的鬼魅,为了达到他们不可告人的目的,开始变本加厉地在后宫和朝堂上暗中散播各种关于太子和林悦的谣言。他们深知,在这复杂的局势之中,谣言就如同那燎原之火,一旦燃起,便能以极快的速度蔓延开来,烧得人心惶惶,进而扰乱整个局面,为他们制造出可乘之机。

在后宫之中,那些宫女、太监们平日里本就喜欢在闲暇之时聚在一起闲聊,家长里短地说着宫廷里的各种琐事。而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党羽们便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暗中买通了一部分人,让他们在闲聊时有意无意地将精心编造的谣言散播出去。

“哎,你们知道吗?我有一回在花园里看到太子殿下和那个林悦林先生呢,两人举止可亲密了呀,那眼神交汇间,根本就不像是普通的君臣关系呢。”一个宫女故作神秘地压低声音说道,脸上还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表情。

“哟,真的假的呀?这可不得了啊,太子殿下怎么能和一个谋士如此亲近呢?”旁边的太监惊讶地问道,眼中满是好奇与八卦的神色。

“那还有假?我亲眼所见的呀,而且呀,我还听说那林悦仗着太子的宠爱,在太子府中飞扬跋扈的,根本不把其他人放在眼里呢,府里的下人们都对他颇有怨言呢。”那宫女又添油加醋地说道,仿佛自己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一般。

就这样,这些谣言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在后宫的各个角落迅速传开了。那些宫女、太监们本就是爱嚼舌根的人,听到这样的猛料,自然是迫不及待地四处传播,每个人在讲述的时候,还会根据自己的想象,再添上一些细节,使得这谣言变得更加绘声绘色,也越发离谱起来。

而太后本就对之前听到的关于太子和林悦关系不寻常的事心存疑虑,如今这些流言蜚语就像那一根根尖锐的针,不断地刺痛着她的心,让她越发觉得太子和林悦之间肯定有问题。她坐在寝宫之中,眉头紧皱,脸色越发阴沉,心中对太子的不满又增加了几分。

“哼,这太子到底是怎么回事?哀家之前都已经叮嘱过他了,他还如此不知收敛,难道真要为了一个外人,坏了自己的名声,罔顾这江山社稷不成?”太后气愤地对身边的贴身嬷嬷说道,语气中满是失望与恼怒。

那嬷嬷赶忙劝慰道:“太后息怒呀,说不定这些也只是些下人胡乱传的谣言呢,太子殿下向来都是以大局为重的,或许是被人冤枉了呀。”

太后却冷哼一声,说道:“空穴不来风,哀家可不能轻易就这么相信他了,得再看看情况才行。”

与此同时,在朝堂之上,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党羽们也没有闲着。他们让一些大臣在私下里议论纷纷,这些大臣平日里就与他们有所勾结,此刻为了共同的利益,自然是不遗余力地配合着。

“你们听说了吗?如今那太子啊,被那林越迷了心智,连处理政务都常常要先问过林越的意见,全然没了自己的主见。这要是以后太子登基了,那咱们这大夏还不得被外人掌控了去呀。”一位大臣满脸担忧地对身边的同僚说道,那模样仿佛真的是在为江山社稷考虑一般。

“是啊,我也有所耳闻呢,这太子如此依赖一个谋士,可不是什么好事啊,咱们可得为这天下百姓着想啊。”另一位大臣附和着说道,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算计。

这些谣言就如同那致命的毒药,在朝堂这个严肃的场合里慢慢渗透开来。渐渐地,连一些原本支持太子的大臣也开始心生疑惑,他们虽然一直对太子忠心耿耿,可如今听得多了,也不禁开始怀疑,觉得或许太子真的和林悦走得太近了些,对太子的态度也变得微妙起来。原本坚定支持太子的阵营,此刻也出现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

太子李承泽听闻这些谣言后,又气又急,脸色涨得通红,双手紧紧握拳,眼中满是愤怒的火焰。他深知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林悦一直以来都是尽心尽力地辅佐自己,所提的建议也都是为了大夏的江山社稷着想,怎么能被这些人如此恶意诋毁呢?可如今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想要辟谣却并非易事。这谣言一旦传开,就如同那汹涌的洪水,不是轻易就能堵住的。

林悦也是心急如焚,她在太子府中来回踱步,眉头紧锁,心中满是担忧。她明白这谣言若是继续发酵,不仅会影响太子的声誉,让太子在众人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甚至可能会动摇太子的储君之位,那之前他们为了科举改革以及稳固朝局所做的一切努力,可就都白费了呀。

“殿下,不能再任由这些谣言这么传下去了,咱们得想办法应对才是呀。”林悦焦急地对太子说道。

太子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平复下来,他思索片刻后说道:“你说得对,我决定再次进宫向太后解释清楚,不能让母后对我误会更深了。”

于是,太子赶忙让林悦整理出来这些日子处理的各项政务详情,以及林悦所提建议的记录等资料,仔仔细细地将它们装订成册,随后便带着这些资料,再次进宫来到了太后的寝宫。

到了太后寝宫,太子恭敬地行了大礼,说道:“母后,儿臣听闻近来宫中和朝堂上流传着一些关于儿臣和林悦的谣言,那些皆是小人恶意编造,想要污蔑儿臣,儿臣实在是冤枉啊。今日特地带了这些日子处理政务的相关记录,来向母后一一说明,以证儿臣的清白。”

太后看着太子,神色依旧严肃,淡淡地说道:“哦?那你便说说看吧。”

太子赶忙呈上那些资料,然后开始详细地向太后解释起来:“母后,您看,这是儿臣这段时间所处理的各类政务,每一项决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林悦不过是众多谋士中的一员,只是他才能出众,所提的建议往往切中要害,所以儿臣才多有倚重。但儿臣在做最终决策之时,都是从江山社稷的角度出发,绝不存在什么被迷了心智、因私废公的情况呀。”

太后接过资料,一页一页地翻看了起来,看着那上面详细的记录,太子处理政务时的严谨以及林悦所提建议的合理性,都一一呈现在眼前,她的脸色稍有缓和,但心中的疑虑却并未完全消除。

太后放下资料,看着太子,语气依旧带着几分严肃地说道:“哀家不管你与那林越到底是何种关系,如今这流言蜚语已经传遍了宫中和朝堂,对你的声誉影响极大。你身为太子,当以身作则,堵住众人之口,莫要再让哀家听到这些闲言碎语了。”

太子赶忙应道:“是,母后教训的是,儿臣定会想尽办法消除这些谣言的影响,还请母后放心。”说完,便恭敬地退出了太后寝宫。

太子走出太后寝宫后,长舒了一口气,可他心里清楚,光这样还远远不够,还得想办法在朝堂上也消除这些谣言的影响才行。回到太子府后,太子将情况与林悦说了一番。

林悦思索片刻后,提议道:“殿下,如今咱们或许可以让那些支持太子的大臣们站出来,在朝堂上为太子说话,以正视听。毕竟他们在朝堂上有一定的威望,他们的话也更有分量,能让其他大臣了解到事情的真相。同时,咱们也得揪出那些暗中散播谣言的源头,给予严惩,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止住这谣言的传播呀。”

太子听后,觉得很有道理,便依计而行。他开始私下里联络那些一直支持自己的大臣,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告知了他们,恳请他们在朝堂上帮忙说几句公道话。

那些大臣们听了太子的话,也都纷纷表示愿意帮忙,毕竟他们大多还是相信太子的为人和能力的。

可到了朝堂之上,情况却并没有那么顺利。当有大臣站出来为太子说话时,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党羽们便会在一旁阴阳怪气地反驳。

“哟,张大人,您这么力挺太子殿下,莫不是也被那林越收买了吧?您可不能光听太子殿下的一面之词呀,这朝堂上下如今都在传呢,那能是空穴来风吗?”一位与二皇子党羽勾结的大臣冷笑着说道。

“就是啊,咱们可得为这大夏的未来着想,不能被人蒙蔽了双眼啊。”另一位大臣也附和着说道,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变得剑拔弩张起来,支持太子的大臣们想要反驳,却又被对方抓住一些话语上的漏洞,陷入了被动的局面。

而想要揪出那些暗中散播谣言的源头,更是难上加难。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党羽们十分狡猾,他们隐藏得很深,每次传播谣言都是通过不同的人、不同的渠道,而且那些被买通的宫女、太监、大臣们,也都守口如瓶,不敢轻易暴露自己,毕竟他们也知道一旦被查出来,那后果可是不堪设想的。

太子和林悦这边虽然一直在努力地寻找线索,可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朝堂上的谣言依旧在蔓延,局势对太子愈发不利,仿佛陷入了一个难以挣脱的泥沼之中。太子的声誉在不断受损,原本支持他的大臣们也有一些开始动摇,甚至有一些中立的大臣,也渐渐偏向了二皇子和四皇子那边。

太子坐在书房之中,眉头紧锁,满脸疲惫与忧虑,他无奈地对林悦说道:“如今这局面,可如何是好啊?咱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却还是没能止住这谣言,再这样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啊。”

林悦也是一脸愁容,她咬了咬嘴唇,说道:“殿下,咱们不能灰心,虽然现在困难重重,但只要咱们继续追查,总会找到那幕后之人的。或许咱们可以从那些谣言传播最频繁的地方入手,多派些人手去暗中调查,总会有蛛丝马迹的。”

太子点了点头,说道:“也只能如此了,只是二皇子和四皇子见此计又生效了,肯定不会就此罢手,说不定他们还会再想出其他更厉害的招数来继续给我制造麻烦,咱们还得提前做好防备才是呀。”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