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外敌动静 ——《外敌现异动,边境起波澜》

换源:

  在那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上,刚刚经历了一场因谣言而起的轩然大波,太子李承泽好不容易才将这棘手的麻烦解决,正满心期望着能静下心来,好好整顿朝堂秩序,继续推行那关乎大夏未来的科举改革等诸多重要事务。然而,命运似乎总爱给人出其不意的考验,就在众人都还未从之前的纷争中完全缓过神来之时,边境却骤然传来了紧急军情,宛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打破了这来之不易的短暂平静。

一直对大夏虎视眈眈的邻国,近些日子以来,在边境的举动愈发诡秘,令人心生不安。原本驻扎在边境附近的大夏守军,敏锐地察觉到了异样。只见那邻国的土地上,军队频繁调动,一队队士兵如同涌动的黑色潮水,在广袤的边境线上穿梭往来,那沉重的脚步声仿佛都能跨越国界,隐隐传来阵阵沉闷的回响。与此同时,一处处粮草囤积点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堆积如山的粮草被严严实实地遮盖着,可那庞大的规模却无论如何也掩盖不住,彰显着他们大有要挑起战事的迹象。

驻守边境的将领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丝毫不敢耽搁,赶忙将这一情况详细地整理成奏报,快马加鞭送往朝廷。那奏报在日夜兼程的传递下,很快便抵达了朝堂之上。当值的太监接过那沾染着路途风尘的奏报,匆匆走进大殿,尖声喊道:“陛下,边境急报!”

这一声呼喊,瞬间让原本还在商讨着日常政务的朝堂陷入了一片哗然之中。大臣们面面相觑,脸上纷纷露出了凝重的神色,原本轻松的氛围瞬间被紧张和忧虑所取代。皇帝坐在那高高的龙椅之上,听闻此言,眉头也不由自主地紧紧皱起,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忧虑。他深知,一旦边境燃起战火,那必将是生灵涂炭的惨烈局面,百姓们会流离失所,无数家庭会支离破碎,而大夏历经多年积攒下来的国力,也将会在这战火的吞噬下遭到极大的消耗,后果不堪设想。

在这凝重的气氛中,太子李承泽心系国家安危,率先站了出来,他一脸正色,目光坚定地看向皇帝,语气沉稳而有力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派人去边境探查清楚敌军的具体动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先弄明白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咱们才能有的放矢地应对。同时,还需立刻加强边境的防御,以防敌军突然来袭,打我们个措手不及啊。”

皇帝听了太子的话,微微点头,心中对太子在这关键时刻能如此冷静且有条理地提出应对之策感到颇为欣慰。他环视了一圈朝堂上的大臣们,目光中透着威严,沉声问道:“众卿家,你们觉得派谁去边境合适啊?”

皇帝这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陷入了一片寂静,大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面面相觑,却无人敢轻易开口。这可不是个轻松的差事呀,去边境之人,既要有着足够的军事谋略,能够应对那狡猾如狐的敌军,又要懂得协调各方资源,妥善安排好边境防御的诸多事宜,责任重大不说,稍有不慎,若是没能处理好,那可就是掉脑袋的大事,还会落得个千古骂名,所以众人都在心里权衡着利弊,一时之间,竟无人应答。

而此时,二皇子和四皇子虽在皇家祠堂面壁思过,可他们在朝堂上的党羽却并未闲着。其中一个平日里颇有心机的大臣眼珠一转,心中暗自盘算着,觉得这是个把太子支走的好机会,只要太子远离了朝堂这个权力中心,往后他们主子再想行事可就方便多了。于是,他清了清嗓子,站了出来,拱手说道:“陛下,微臣以为太子殿下一直以来以贤能自居,深受陛下的器重与百姓的爱戴,如今边境有难,正是太子殿下展现才能、为国家效力的好机会呀。若是太子殿下能成功化解边境危机,那自然是大功一件,可若是出了什么差池,那想必太子殿下也定会勇于承担责任,怪不得别人了。”

他这话一出口,朝堂上顿时响起了一阵窃窃私语的声音。其他大臣听了,心中都明白这是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党羽在故意使坏,想借着这个机会把太子支走,好让他们主子在朝堂上更加肆意地施展手段。可这边境的事确实迫在眉睫,需要有人去妥善处理,一时间,众人也不好直接反驳,毕竟谁也不想在这等关乎国家安危的大事上被扣上一顶不顾大局的帽子。

太子也听出了这话中的深意,他不动声色地看向站在一旁的林悦,目光交汇间,仿佛在无声地询问着林悦的意见。林悦微微皱着眉头,心中快速地思索着,不过片刻,便微微点头,示意太子可以应下。林悦心里清楚,这固然是对方设下的一个局,想要为难太子,可这又何尝不是一个机遇呢?若是太子能成功应对边境危机,不仅能巩固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让皇帝看到他独当一面、保家卫国的能力,也能让朝堂上那些一直摇摆不定的大臣们真正认可太子的才能与担当,从此死心塌地地支持太子。

太子心中领会了林悦的意思,当下便不再犹豫,他向前一步,朝着皇帝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奏道:“父皇,儿臣愿前往边境,探查敌情,尽全力守护我大夏边境安宁,定不辜负父皇和朝廷的期望。”

皇帝见太子如此有担当,毫不犹豫地就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心中很是欣慰,脸上的神情也缓和了几分。他当即应允道:“好,朕的太子果然有魄力,朕便准你前往边境。朕会调拨一批精兵强将,让你带去边境,也好助你一臂之力。同时,朕即刻下旨让户部尽快筹备粮草等物资,全力支援边境防御,你且放心去吧,朕等着你平安归来,带回边境安稳的好消息。”

太子再次谢恩后,便退了下来。朝堂上的大臣们看着太子,神色各异,有的暗自佩服太子的勇气,有的则在心里盘算着这一去太子将会面临怎样的局面,而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党羽们则在角落里交换着得意的眼神,仿佛已经看到了太子在边境陷入困境的模样。

太子回到府中后,一刻也未曾耽搁,立刻召集了府中的谋士以及亲信将领,同时也把林悦叫到了议事厅,众人齐聚一堂,商议起了边境之行的具体事宜。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而严肃,太子坐在主位上,神色忧虑地开口说道:“诸位,此次边境之行,责任重大,关乎我大夏的安危,咱们对边境的实际情况还了解有限,这一去究竟会遇到怎样的困难和危险,又该如何应对,一切都是未知数,可军情紧急,不容我们耽搁,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吧。”

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率先站了出来,拱手说道:“殿下,末将以为,咱们首先得弄清楚敌军此次调动的具体兵力部署,以及他们的粮草囤积点的具体位置,这样才能在防御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布防,也能在必要时采取一些主动出击的策略,打乱他们的计划。”

太子微微点头,说道:“将军所言极是,只是这探查敌军情况,怕是不易,敌军必然有所防备,咱们还得想个周全之策才行。”

林悦思索片刻后,也说道:“殿下,咱们可以派出多支小队,从不同方向悄悄潜入敌军后方,进行侦察。这些小队成员需挑选身手矫健、熟悉地形且善于隐匿行踪的将士,让他们尽可能地收集情报,然后再设法安全返回。同时,在边境这边,咱们要尽快熟悉现有的防御工事,看看哪些地方需要加固,哪些地方需要增设防线,以防敌军突然来袭。”

众人听了林悦的话,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于是便按照这个思路,开始详细地商讨起具体的人员安排、行动路线以及时间节点等事宜。

在商讨人员安排时,太子又说道:“此次带去边境的精兵强将,皆是我大夏的精锐,咱们要合理分配,既要保证侦察任务的顺利进行,又要确保边境防线的稳固。各将领需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切不可出现各自为政的情况。”

将领们齐声应道:“是,殿下,末将等定当全力以赴,听从殿下的指挥,绝不让敌军有机可乘。”

而在商讨如何应对可能遇到的危险时,一位谋士皱着眉头说道:“殿下,敌军狡诈多端,若是发现了我们的侦察小队,必定会全力围堵,到时候如何安全脱身便是个大问题。咱们得提前制定好一些应对之策,比如设置接应点,准备好备用的撤退路线等等。”

太子点头道:“嗯,你说得很对,这些细节都关乎着将士们的生死安危,绝不能马虎大意。各小队出发前,一定要把这些情况都牢记于心,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议着,从白日一直商讨到夜幕降临,才终于将大致的方案确定了下来。可即便如此,每个人的心中依旧充满了担忧,毕竟这只是纸上谈兵,真正到了边境,面对那虎视眈眈的敌军,实际情况可能远比他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接下来的几日,太子一边督促着户部筹备粮草等物资,一边带着将士们加紧训练,熟悉各种战术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方法。而林悦则四处收集关于边境以及敌军的过往情报,试图从中分析出敌军的一些作战习惯和常用手段,以便能更好地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然而,就在太子这边紧锣密鼓地准备着边境之行的一切事宜时,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党羽们也没闲着。他们在朝堂上暗中活动,想着法子要给太子使绊子。他们故意在户部拖延粮草的筹备进度,又在兵部那边找各种借口,试图削减太子带去边境的兵力,想要让太子还未到边境,就陷入资源不足、兵力匮乏的困境之中。

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虽然也有察觉到这些小动作,可有些人畏惧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势力,敢怒而不敢言;有些人则抱着观望的态度,想看看太子到底能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化解这些难题。

太子和林悦也隐隐感觉到了来自朝堂的这些阻力,心中越发焦急起来。

“殿下,如今这朝堂上的情况对咱们很不利啊,他们这般故意拖延阻挠,怕是会影响咱们边境的支援,这可如何是好?”林悦忧心忡忡地对太子说道。

太子皱着眉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然,说道:“不管他们如何使坏,咱们也绝不能退缩。我这便进宫面圣,向父皇禀明情况,请求父皇出面协调,务必确保粮草和兵力能按时按量到位。咱们这边也加快准备进度,争取早日出发,早日摸清敌军动向,加强边境防御,绝不能让敌军得逞,让我大夏陷入战火之中。”

说罢,太子便匆匆进宫去了。只是,太子和林悦在边境能顺利摸清敌军的动向吗?他们能有效加强边境防御,抵御住敌军可能的进攻吗?二皇子和四皇子的党羽见太子去了边境,会不会在朝堂上又想出其他手段来对付太子,影响边境的支援呢?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