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全城轰动,只想收钱

换源:

  苏白一首《将进酒》,诗成丈高,震裂文台。

这个消息,如同一场十二级的超级风暴,在短短半天之内,席卷了整个青州府城。

茶馆里,说书先生唾沫横飞地讲述着贡院里的惊天异象。

酒楼中,文人雅士们反复品味着那几句泄露出来的诗句,无不拍案叫绝,惊为天人。

街道上,贩夫走卒们也在议论纷纷,他们听不懂什么意境格律,但他们听得懂“文台被震裂”代表着什么。

那是神仙手段!

“诗仙童生”苏白的名号,不胫而走,以一种夸张的速度传遍了城内每一个角落。

而此时此刻,这位万众瞩目的“诗仙”,正坐在府学政的官衙里,美滋滋地数着手里的银子。

“一两,二两,三两……”

足足三十两白花花的雪花银,被整整齐齐地码放在他面前。

原本童生试通过只有十两补贴,但主考官陈元特批,以“魁首”之名,给了三倍的重奖。

苏白心里乐开了花。

三十两!这笔钱足够他把房租交到明年,还能天天吃肉,顿顿有酒!

“苏白啊。”

主考官陈元坐在上首,看着苏白那副没出息的财迷样,非但没有生气,反而愈发觉得他深不可测。

返璞归真!这必定是返璞归真啊!

寻常学子若有此惊天动地的才华,此刻早已是意气风发,恨不得全天下都知道。

可苏白呢?

从下文台到现在,他除了关心自己能拿多少钱之外,对自己的诗作引发了何等轰动,对自己的名声,对未来的前程,竟是半点都不在意。

这等心性,这等淡泊,不是故作姿态,而是真正的胸有丘壑,视功名如浮云!

此子,未来不可限量!

陈元心中愈发欣赏,和蔼地问道:“苏白,你作出此等传世诗篇,想必胸中沟壑万千。不知对未来有何打算?老夫可以为你写一封举荐信,让你直接进入青州府学宫深造,如何?”

进入府学宫?

苏白抬起头,眨了眨眼。

原身的记忆告诉他,府学宫是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圣地,但进去之后就要接受严苛的管教,每日闻鸡起舞,苦读经义。

那不是坐牢吗?

他立刻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

“多谢学政大人厚爱。”苏白一脸“诚恳”地说道,“学生才疏学浅,偶得佳句,实乃侥幸。自觉德行浅薄,不堪大任,暂无进入学宫之心,只想……只想回家好好读书,沉淀一下。”

回家躺平,才是他的真心话。

陈元闻言,非但没有失望,反而更是抚须赞叹。

“好!好一个沉淀一下!不骄不躁,胜不骄,败不馁,大才!真乃大才!”

他看苏T白越看越顺眼,觉得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态度。

随后,又有几个官府的胥吏暗示,可以为他运作一个清闲的文书职位,也都被苏白用同样的理由婉拒了。

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就是揣着这三十两银子,赶紧回家。

先去把那个势利眼房东的脸给打了,然后找家最好的酒楼,点一桌子好菜,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告别了热情得有些过分的陈学政,苏白揣着沉甸甸的银子,脚步轻快地回到了自己那间破旧的出租屋。

刚到巷子口,就看见房东王大娘正站在门口,一脸焦急地探头探脑。

一见到苏白的身影,她立刻迎了上来,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和昨日的刻薄判若两人。

“哎哟!我的苏大才子!您可算回来了!”

王大娘热情地几乎要扑上来,“我可都听说了!您在贡院作了一首神仙诗,把文台都给震裂了!哎呀呀,我早就看出来您不是池中之物,将来必定是要做大官的!”

苏白看着她那张菊花般绽放的笑脸,心中毫无波澜。

他懒得废话,直接从怀里掏出一锭五两的银子,扔了过去。

“王大娘,这是半年的房租,你点点。”

王大娘手忙脚乱地接住银子,用牙咬了咬,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缝。

“够了!够了!哪里用得了这么多!苏大才子您真是太客气了!”

她一边说,一边麻利地把银子塞进怀里,然后凑过来,压低声音道:“那个……苏大才子,您看我那个不成器的侄子,也喜欢读书,您能不能……抽空指点他一二?”

苏白眼皮都没抬一下。

“没空。”

说完,他径直走进院子,“砰”地一声关上了门,把王大娘的笑脸和后面的话全都关在了外面。

世界,终于清静了。

苏白把剩下的银子倒在桌上,一块一块地数着,心情无比舒畅。

然而,他这份清静并没有持续多久。

“咚咚咚。”

门外,又响起了敲门声,这次的声音很轻,很礼貌。

苏白不耐烦地起身开门,只见门外站着一个身穿华服,气质儒雅的中年人,身后还跟着两个伶俐的小厮。

“请问,是诗仙童生苏白,苏公子吗?”中年人恭敬地拱手行礼。

苏白打量了他一眼,问道:“你是?”

“在下‘闻香书坊’掌柜,刘文成。”中年人自我介绍道,“冒昧打扰,还请苏公子见谅。”

闻香书坊?

苏白记起来了,这是青州城里最大,也是最高档的书坊。

“有事?”苏白问。

“不敢,不敢。”刘掌柜姿态放得极低,“刘某前来,并非是想招揽公子。只是……只是斗胆,想求公子一样东西。”

“何物?”

刘掌柜深吸一口气,眼中带着一丝狂热和恳求。

“求公子那首《将进酒》的墨宝!”

他诚恳地说道:“刘某愿出……愿出百金,求购公子的墨宝,用以镇坊!还望公子成全!”

百金?

苏白的心脏漏跳了一拍。

在大周,一金等于十两银子。

百金,就是一千两白银!

写一幅字,就能换一千两?

还有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苏白的眼睛瞬间就亮了,那光芒比刚才看到三十两银子时还要璀璨百倍!

什么淡泊名利,什么沉淀自己,在白花花的银子面前,全都是浮云!

“咳咳。”

苏白清了清嗓子,努力维持着自己“高人”的形象,淡淡地说道:“区区拙作,难登大雅之堂。既然刘掌柜如此有诚意……”

“笔墨伺候!”

不等他说完,刘掌柜已经激动地大喊一声。

身后的小厮立刻上前,一个麻利地铺开一张上好的宣纸,另一个则小心翼翼地开始研墨。

那墨,是顶级的徽墨“松烟墨”,闻一下都让人心旷神怡。

苏白也不客气,拿起笔,蘸饱了墨汁。

他虽然没练过书法,但身为图书管理员,字写得还算工整。更重要的是,当他写下这些字的时候,诗篇本身那股豪迈的意境,似乎通过笔尖,渗透进了纸张之中。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每一个字落下,都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文气韵味。

一首诗写完,苏白自己没什么感觉,但旁边的刘掌柜却已经看得痴了。

他仿佛看到的不是字,而是一条奔腾的大河,一位遗世独立的诗仙!

“好!好字!好诗!”刘掌柜激动得浑身发抖。

苏白放下笔,吹了吹墨迹,随手递了过去,然后伸出了另一只手。

动作行云流水,目的明确。

刘掌柜立刻会意,连忙从怀里掏出一沓厚厚的银票,恭恭敬敬地递到苏白手中。

“苏公子,这是一千两的银票,您点点。”

苏白接过银票,大致翻了翻,确认无误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一种前所未有的富足感和安全感,将他紧紧包围。

他感觉,自己的人生,仿佛已经到达了巅峰。

送走如获至宝的刘掌柜,苏白捏着那沓银票,陷入了幸福的烦恼中。

一千多两银子,该怎么花呢?

是先在城里买个带花园的小院子,还是先雇两个漂亮乖巧的丫鬟伺候着?

或者,两者都要?

而他不知道的是,刘掌柜捧着他的墨宝回到闻香书坊后,立刻用最名贵的金丝楠木装裱起来,高高挂在了书坊最正中的位置。

那幅《将进酒》的墨宝,文气氤氲,凡是靠近的读书人,无不感到神清气爽,灵感迸发。

闻香书坊的生意,瞬间火爆了十倍不止。

接下来的两天,苏白彻底放飞了自我。

他搬出了那间破屋,在城里最好的客栈包了间上房,每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还买了好几身体面的新衣服。

花天酒地,纸醉金迷。

这种堕落的富豪生活,让他无比沉醉。

然而,第三天早上,当他结完账,看着手里迅速缩水了一大圈的银票时,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了。

他猛然发现一个残酷的事实。

在青州府这种繁华的都城,一千两银子虽然是巨款,但也经不起他这样挥霍。

买个像样点的小院子,就要七八百两。

雇两个丫鬟,加上日常开销,剩下的钱根本撑不了多久。

苏白躺在新买的丝绸被褥上,翘着二郎腿,嘴里叼着根牙签,再次陷入了对未来的“忧虑”之中。

“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啊……”

他喃喃自语。

“这钱,不经花啊……看来,光靠一首诗是不行了。”

“还得再对不起几位古人才行。”

他的目光,飘向了窗外。

为了能长久地、安逸地、奢侈地躺平。

他,得搞个大项目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