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皇帝的信任,新的任务

换源:

  明伦堂外,阳光刺眼。

苏白走出大门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像是从一个密不透风的罐头里被放了出来,浑身都透着一股不自在。

周遭的目光,像无数根看不见的细针,齐刷刷地扎在他身上。有敬畏,有狂热,有探究,有嫉妒。

那些曾经对他不屑一顾的国子监学子,此刻看他,如同在看一尊行走的神祇。他们交头接耳,脸上洋溢着一种找到了新信仰的光芒。

苏白对这些目光毫无兴趣。

他现在只想找个地方,好好睡一觉。刚才在里面站着,看似云淡风轻,实则精神高度紧绷,脑细胞不知道死了多少。

辩论?辩个屁。

那根本不是辩论,那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针对古代知识分子的“信息不对称”诈骗。

他说的那些“道可道”、“色即是空”、“知行合一”,在这个世界固然是石破天惊,但在他来的那个地方,不过是烂大街的哲学常识和心灵鸡汤。

可偏偏就是这些“常识”,把那个代表着大周儒学最高水平的王崇山,给干沉默了。

苏白心里一点胜利的喜悦都没有,只有一种深深的疲惫。

装逼好累。

还是当咸鱼舒服。

他打了个哈欠,正准备找个没人的角落开溜,一个尖细的嗓音在他身旁响起。

“苏先生,请留步。”

苏白回头,又是那个宫里的小太监。他脸上堆着恭敬到近乎谄媚的笑容,对着苏白深深一躬。

“陛下有旨,宣苏先生即刻入宫觐见。”

又来?

苏白心里咯噔一下,脸上的慵懒表情差点没绷住。

这老狐狸,刚把自己当枪使完,打压了儒门的嚣张气焰,这就要当面敲打和安抚了?资本家都没他这么会压榨员工剩余价值的。

“知道了。”苏白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

他知道,不去不行。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尤其这屋檐,还是天底下最大、最危险的那个。

御书房。

檀香袅袅,气氛肃杀。

这里没有文武百官,没有围观群众,只有皇帝周衍和他苏白两个人。

周衍换下了一身龙袍,穿着寻常的黄色常服,正坐在书案后,慢条斯理地品着茶。他没有看苏白,但苏白能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压力,从四面八方笼罩而来。

这比在明伦堂上,面对千夫所指,还要让人紧张。

“坐。”周衍终于开口,指了指旁边的一张锦凳。

“草民不敢。”苏白躬身道。

“朕让你坐,你就坐。”周衍的语气不容置疑。

苏白只好老老实实地坐下,只坐了半个屁股,身体绷得笔直。

周衍放下茶杯,这才抬起头,认真地打量着苏白。那目光平静,却仿佛能穿透皮囊,直抵灵魂深处。

“今日之事,你做得很好。”周衍缓缓说道。

“草民只是阐述了一些浅薄见解,不敢居功。”苏白低着头,姿态放得很低。

“浅薄?”周衍轻笑一声,“能让王崇山那样的老顽固当场失态,这可不是‘浅薄’二字能形容的。‘道可道,非常道’,‘知行合一’,‘破心中贼难’……这些话,朕听了,也深有感触啊。”

苏白心中警铃大作。

这老狐狸,是在试探自己这些理论的来源。

他连忙说道:“不过是些梦中呓语,胡言乱语罢了,当不得真。”

“梦中呓语?”周衍的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弧度,“能梦见《西游记》,能梦见《封神榜》,还能梦见这等石破天惊的学说。苏白,你的梦,可真是个取之不尽的宝库啊。”

苏白干笑两声,不敢接话。

周衍也不再追问,话锋一转:“你既有此等才学,总在迎宾阁那种地方待着,屈才了。朕今日便封你为‘翰林院侍讲学士’,从六品。虽品级不高,却可自由出入宫禁,为朕讲解经义,为皇子们启蒙开智。”

翰林院侍讲学士?

苏白心里飞速盘算起来。

这官职,听起来清贵,没多少实权,但关键在于“侍讲”二字。这意味着,他成了皇帝的私人顾问,成了皇子们的半个老师。

这哪里是赏赐,这分明是给他上了一道更紧的枷锁!以后他的一言一行,都会被直接置于皇权的放大镜之下。

但他能拒绝吗?

“草民……谢陛下隆恩。”苏白起身,恭恭敬敬地行礼。

“嗯。”周衍满意地点点头,“朕知道你性子懒散,不喜约束。但这京城鱼龙混杂,你如今声名鹊起,既是好事,也是祸事。住在迎宾阁,终究不便。”

他顿了顿,道:“朕在朱雀大街,赐你一座宅邸。府中下人仆役,内务府也已为你备好。今日便可搬过去。”

朱雀大街?

苏白心里又是一沉。那可是京城最核心的地段,非王公贵戚不得居住。皇帝把宅子赏在那里,再配上一群内务府的“下人”,这意图简直不要太明显。

那不是家,那是一座华丽的、二十四小时无死角监控的牢笼。

“陛下厚爱,草民……感激涕零。”苏白再次拜谢,感觉自己的咸鱼梦,又碎了一地。

看着苏白那副“感恩戴德”的样子,周衍终于图穷匕见,说出了今天召他前来的真正目的。

“你的书,很好。”周衍站起身,走到苏-白面前,声音压低了几分,“《西游》也好,《封神》也罢,都蕴含着常人看不透的‘天道’。但,那终究是仙神之事,于凡尘帝王,于这社稷江山,还是隔了一层。”

他拍了拍苏白的肩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传来。

“朕想让你,再写一本新书。”

“一本,专讲‘帝王之道’,‘治国之术’的书。”

“朕要你,用你那支生花妙笔,将历代王朝兴衰、君王成败的道理,融入到一个全新的故事里。朕要让朕的皇子们,让满朝的文武,都从你的故事里,学到如何为君,如何为臣,如何让我大周江山,千秋万代!”

轰!

苏白只觉得脑子嗡的一声。

让我写帝王教科书?还是用神话小说的形式?

这他妈是什么魔鬼任务!

他脑海里瞬间闪过了《贞观政要》、《资治通鉴》,甚至还有什么《君主论》、《厚黑学》……要把这些玩意儿,包装成一本像《西游记》一样好看的话本?

这工作量,这难度,简直是要了他的老命!

他终于明白,皇帝今天这一连串的赏赐,封官、赐宅,全都是“预付款”。而这份“合同”的内容,就是让他从一个讲故事的,彻底变成一个为皇权服务的“理论奠基人”。

他那“钱多事少离家近”的梦想,在这一刻,被彻底击得粉碎。

看着皇帝那双充满期待和审视的眼睛,苏白知道,自己没有选择。

接,他就是皇帝最信任的“圣人”,以后在京城可以横着走。

不接,他就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之前得到的一切,都会在瞬间化为泡影,甚至连小命都保不住。

罢了罢了。

写就写吧。不就是编故事吗?反正地球上那么多历史典故和权谋小说,随便抄一抄,缝合一下,忽悠这帮古人,应该……问题不大吧?

苏-白深吸一口气,脸上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却又显得无比真诚的笑容。

他对着周衍,第三次深深地躬下身子,声音带着一丝被“委以重任”的激动和颤抖。

“陛下信赖,草民万死不辞!定当呕心沥血,为陛下,为大周,著此传世之作!”

从皇宫出来,坐上内务府准备好的华丽马车,前往朱雀大街的新宅时,苏白整个人都是懵的。

他看着车窗外飞速倒退的街景,感觉自己像是在做梦。

从一个只想混吃等死的咸鱼,到搅动京城风云的“在世圣人”,再到皇帝钦点的“帝王之师”,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

马车在朱雀大街一座气派非凡的府邸前停下。

黑漆大门,鎏金铜环,门口两座威武的石狮子,无一不彰显着主人的尊贵。

一名看起来精明干练的中年太监,带着一众仆役,早已在门口恭候。

“恭迎苏先生回府!”

看着这阵仗,苏白心中毫无波澜,甚至有点想笑。

他知道,从踏入这座府邸开始,他就在京城,真正有了一个“家”。

一个被无数双眼睛盯着的,“家”。

他长长地叹了口气,迈步走下马车。

“唉,真是……想当个废物,怎么就这么难呢?”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