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安发出哽咽声:“……”
余佳佳抹着眼泪递过手帕,王小安却摆摆手,从怀里摸出半块烧融的怀表:“赵哥的遗物就剩这下这烧熔了半块的怀表,表壳上刻着平安两个字——这世道,老百姓想平安活着,就得先有人替我们死。”
“我提议,为英雄默哀一分钟。”
仲夏的晨风卷着桂花香灌进直播间。
半个华夏的听众都停下手头的工作,仰头看向蔚蓝的天空,像一片沉默的麦浪。
卖报童捧着没卖完的《中央日报》,头条照片里某位大人物的侧脸威严冷峻,却不及此刻收音机里沙哑的男声半分震撼。
“现在我给大家唱首歌,叫《海鸥》——希望赵春明的英魂,能像海鸥一样,翱翔碧海蓝天。”
王小安将一把二胡架在腿上——这是清晨从夫子庙戏班花了两块大洋的高价买来的。
“赵哥说他没见过海,我就用这首歌送他出海。”
李方:“赵春明家是浙江的吧?”
小特务:“好像是,我记得他说过,从小在海边打鱼……”
……
当第一缕旋律响起时,
南京发电厂的工人停掉了手头的工作,
金陵大学的教授合上了教案,
菜市口肉铺的屠户放下了砍刀。
王小安的嗓音像被砂纸磨过的月光,轻轻落在1935年夏季的晨雾里:
“昨夜的潮汐
今晨已褪去
归来的渔民叫卖着刚刚经历的风雨......”
下关码头扛麻包的苦力直起佝偻的腰,黄浦江的潮水正漫过他们结满盐霜的草鞋。
胭脂巷的妓女推开雕花木窗,口红残缺的嘴角跟着哼唱“教堂里举行着婚礼,我路过感到甜蜜”。
“我知道所有的伤痛都会过去
也明白有些遗憾会永远留在心里......”
特务处的走廊里挤满了人,顾友德捏着禁闭处分通知书,最终把它叠成纸飞机投向窗外。
梅婉君军装襟前的山茶花沾了泪,洇出淡淡的红。
副歌响起的瞬间,金陵女中爆发压抑的哭声。
一个短发女生把地理课本撕得粉碎,纸屑如雪片飘向天空。
穿着中山装的青年教师站在办公室门口,掌心掐出四个月牙形的血痕。
当最后一句“我终于对着大海放声喊出你的名字”消散在空气中时,
王小安深吸一口气,“从今日起,这首《海鸥》会连同昨天的《我的祖国》一起录制成胶片,所得收入将全部用来抚恤烈士家属。”
“在这世间,不知有多少人正在黑暗中默默的为了我们负重前行。我们不能让这些无名英雄们,流血又流泪。……”
收音机的余温还未散尽,南京城已如沸水般炸开。
赵春明抱着炸药包跟日谍同归于尽的故事,以一种不可阻挡的速度迅速传遍全国。
秦淮河畔的茶楼里,说书先生惊堂木一拍,唾沫横飞:“诸位可听见今早的广播?赵春明烈士怀抱炸药包纵身一跃,硬是把日谍吓得尿了裤子!……”
底下茶客轰然叫好,铜板叮当砸向台面,跑堂的拎着茶壶忙得脚不沾地:“谢众位爷打赏!”
下关码头的大喇叭里播放着《海鸥》的调子。
瘸腿老裁缝正在临时赶制“赵春明烈士遗属募捐箱”,
城南城北的商铺门口齐刷刷摆上一排,半天便塞满了银元与铜子。
金陵女中的学生举着“血债血偿”的横幅冲进市政府,要求政府出面抵制日货,驱逐日本商人。
守卫们面对这群姑娘的冲击,纷纷‘不敌’败退。
门房大爷房门紧闭,躺在瘸了腿的单人床上叼着烟袋嘀咕:
“这群丫头片子,比爷们儿还虎!”
《申报》主编摔了茶杯,指着头条标题《电路老化?明孝陵爆炸真相几何!》大骂:
“废物!王小安都骑脸输出了,你们还在登这些官方的屁话?”
晚报头条紧急换稿,通栏标题触目惊心——《赵春明:秦淮河养育的祖龙卫士!》。
上海租界英文报《字林西报》阴阳怪气:“南京电台惊现抗日明星,歌曲或成新式宣传武器。”
戴秋风办公室的电话响个不停,
他拿起话筒,瞬间起身立正,语气恭敬道:“是,是!卑职也是刚开始尝试。”
“是!保证加大力度,尽力宣传爱国教育。”
放下电话,
一向严肃的戴秋风不由得揉着太阳穴,
难得对秘书笑道:“这小子倒是员福将,一首歌硬是让特务处露了把大脸。”
他再次拿起电话,拨给顾友德,问道:“怎么样,那两个人交代没有?”
电话里传来顾友德恭敬的声音:“报告处座,刚刚才审完,那两人已经交代了,正在整理口供。”
“嗯,你直接给我说说吧!”戴秋风淡淡道。
“是”顾友德答应一声,“事情是这样的……”
“所以,你是说刘文书才是内鬼,赵春明只是撞破了刘文书的行动,被控制的时候,又让贺刚赶上了,这才逼的刘文书杀人灭口?”
“是!”顾友德肯定的说道:“按照那两个活口的供述,刘文书其实是日本人,已经潜入我国十多年了。”
“这帮混蛋!亡我之心不死啊!”戴秋风咬咬牙,“接着查,所有跟刘文书有关的人,全部给我查一遍。”
他顿了顿,再次问道:
“王小安呢?他为什么刚好出现在明孝陵?”
顾友德:“他说是去找灵感……”
戴秋风:“……”!
“他这次算是立了功,委座都打来电话嘉奖,给他升一级军衔吧。”
顾友德都懵了!
特务处有过这个先例吗?
他要没记错,王小安好像是前天中午才办的入职手续……。
天天跑去不务正业,搞广播也能升官吗?
要是这样的话,
老子是不是也换个裤衩,去广播台亮个相?
他有些犹豫,不确定的问道:“那,对他的监视?”
“这个不能放松!监视继续!”戴秋风放下电话,无语道:
“找灵感?”
“……”
南京某使馆,日方大使山本一郎将收音机劈成两半,刀锋般的八字胡剧烈颤抖:“八嘎!这个王小安,故意抹黑我方形象。我要对中方发起照会,让他们严肃惩处这个混蛋。”
手下的武官宫井逸夫偷偷擦汗,嘀咕道:“这证据确凿的事,明显是手下人办事不力。人家不找你就不错了,你还想发起照会?”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