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长城星

换源:

  对于人类联邦的普通民众而言,这几日无疑是难得的好日子。战争的硝烟刚刚散去,最先改变的便是军车在街道上执行戒严任务的频率明显降低。紧接着,联邦政府宣布削减军工厂数量,减少军费开支,工人们的工资也将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不过,这些变化都是后续才逐步显现的事情。

长城星,一颗集农贸、交通枢纽等多种重要功能于一身的行星。它地处多条航线交汇之处,还是人类联邦前沿科研基地之一,著名的曙光第二军事学院便坐落于此,这里也是张明漧的母校。

长城星并不在对抗穴族的主要方向上,自然不在为远征军安排的胜利游行路线之中。因此,对于远征军的归来,这里并未举办盛大的庆祝活动,只是全体公务员和学生放假七天,以大规模燃放烟花的方式略表庆祝。

当得知寂定号即将抵达,长城星方面仓促安排了一场简单的欢迎仪式。行星总督文莱·维克托中将和行星执政官友川·安的面子自然要给,毕竟当下各方都急需了解各类信息,仅依靠军用平台上的消息远远不够。

在欢迎晚宴上,张明漧和钟严与两位行星领导人就诸多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众人围绕灰烬舰团与长城星对未来的美好愿景进行了充分交流,对人类联邦的光明前景表达了坚定信心,同时也就长城星战后的工业、农业调整各抒己见,尽管见解未必专业。

文莱笑容满面地说道:“张将军堪称我们联邦的璀璨新星啊!在这个平均寿命可达 400岁的时代,年仅 41岁就能统领一个舰团,当真是年少有为!”

张明漧谦逊地微笑回应:“都是余将军教导有方,灰烬舰团能取得胜利,全仰仗联邦全体人民的大力支持以及友军的倾力相助。要是没有长城星这样稳固的后方提供援助,仅靠我们,实在难以成事。”

文莱微微叹气,故作惋惜地说:“张将军太过谦虚了。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我们自然要不遗余力地满足你们的后勤需求。可惜啊,当时我儿子埃文遭遇了点意外,不然我肯定让他投身军旅,为联邦效力。”

众人心里都明白文莱话中的深意。

张明漧面露一丝为难之色:“令郎的志向值得称赞,只是联邦刚刚结束战争,考虑到民间产业的发展需求,短期内军队规模不会有太大扩张。新造星舰的岗位大多会从其他星舰抽调人员,或是从那些失去行星的行星防卫军中选拔。”

文莱依旧保持着笑容:“埃文这孩子就是这样,战争爆发前恰好回来探亲,原本准备归队参战,可 S19直接被穴族的歼星炮摧毁,可恶的穴族,实在罪不可恕!”说着,文莱一副义薄云天模样。

友川·安推了推眼镜,接过话茬:“张将军,依据军部指示,大部分星际军只会补充或保留编制的60%,像灰烬舰团就只会补充至 300艘。一支星舰数量都不完整的舰团,又怎能具备完整的舰团级战斗力呢?”

张明漧没有立刻回应,只是轻轻抿了一口茶,静静等待着友川·安的下文。

友川·安继续说道:“长城星作为联邦重要的交通枢纽,每时每刻都有大量商队从银河系各处汇聚于此。宇宙犹如一片黑暗森林,谁也无法预知下一个地点是否会遭遇星盗堵截,所以商队自然需要护卫。

这些护卫队的星舰级别从护卫舰到巡洋舰不等,战列舰较为少见,而且在咱们银河系外环,大多都是 G - D级星舰。军队退役的星舰通常会转手卖给这些安保公司,我们长城星也不例外。

最近恰好有一批成色较新的星舰即将退役,我个人认为,一线部队才是它们最好的归宿。毕竟大家都是为联邦效力的战士,手中没有趁手的家伙,哪来的底气呢,您说是吧!”友川·安特意加重了“我们”“你们”这两个词的音量。

“对啊,大家都是为联邦效力,友川先生所言极是,军舰自然还是留在军队里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张明漧微笑着回应。

钟严也笑着补充道:“将军的母校就在长城星,这里也算是半个家乡。不过此事关系重大,关乎舰团的长远发展,确实需要从长计议。”

文莱连忙点头:“那是自然,如此重要的事情,肯定不能草率决定。”

张明漧接着说:“对,不能轻率行事。不过我还有一事想向前辈请教。”

文莱爽快地应道:“你尽管问,只要在我职权范围内,一定知无不言。”

张明漧神色凝重:“我想了解一下【黎明】研究所如今的情况。”

听到这话,文莱原本满是笑意的眼神瞬间染上一抹忧伤。他轻轻叹了口气,带着一丝真诚地悲伤说道:“唉,对于卡尔加和叶先将军的遭遇,我们深感痛心。只是,黎明第三研究所属于科研重地,主要研究时空相关项目,保密级别极高,我也无权过问其中详情。”

友川·安同样露出惋惜的神情:“维克托说得没错,进入研究所需要研究所所长或其他平级及更高级人员的授权。在这方面,我们恐怕难以提供有效帮助,毕竟搞科研的人不喜欢外行过多干涉他们的工作。”

张明漧心中涌起一阵失落,但仍神色自然地说:“嗯,感谢二位的坦诚相告。咱们还是先吃饭吧,我肠胃不太好,饭菜凉了可就麻烦了。”

“来来来,这些可都是特色菜……啊,不,是家乡菜……”

作为科研重地的【黎明】第三研究所,保密级别极高。张明漧若想进入其中,必须先取得许可。今天与文莱和友川的反复拉扯下,张明漧确定他们确实没有这个权限。

思来想去,他能想到的第一个求助对象便是余弃文。不为别的,只因彼此相熟且他是自己认识除叶先以外级别最高的人。

在运输机上,点端持续响了 96秒,通讯才终于被接通。

简单寒暄几句后,张明漧便直奔主题,提及想要进入研究所一事。影像中,余弃文看起来比以往苍老了几分。

余弃文语气中透着无奈与悲凉:“明漧,你说得对。之前之所以封锁消息,就是担心影响你们前线将士的士气。你们生气也是人之常情,但我相信你能理解我的苦衷。”

张明漧神色冷淡:“是,我理解。但现在我想知道后续情况,我要了解真相,所以一定要去研究所看看,他们究竟取得了什么研究成果。”

余弃文微微点头:“许可我可以给你,但这件事还是要尽量低调,不要声张。”

张明漧心中不解:“战争都已经结束了,我们也都知道了这件事,为何现在还要封锁消息呢?”

余弃文疲惫地闭上双眼,靠在椅子上缓缓说道:“结果已经无法改变,能瞒多久就瞒多久吧,有些事情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叮-”

一封邮件发送过来。

张明漧打开一看,里面是一串不断变换的密钥,这便是进入研究基地的许可凭证。

余弃文语重心长地说:“明漧,你是我看着长大的。”

张明漧应道:“嗯。”

“联邦如今的状况你也清楚。以前叶先还在,虽说你那时没什么突出成绩,但不管遇到什么事,总有人会看在他和我的面子上有所收敛。现在虽说你立下了军功,可叶先不在了。以后做事,你可得多思量啊。”

“嗯。”

余弃文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去吧,我们终究是老了。”

“唉,还是拦不住你啊。”

视频通话就此挂断。

张明漧陷入沉思,开始思索接下来的路该如何走。思来想去,终究还是绕不开一个人——叶先。

叶先,其妻张慈,乃是叶樱和张明漧的父母。他曾是曙光军团前任军团长,带兵平定多起叛乱,为联邦开疆拓土,将多个恒星系纳入联邦版图。退休后,叶先担任卡尔加行星的行星总督。(总督为行星最高军事长官,行星执政官为行星最高行政官员)

叶先的大儿子叶晨在一次镇压叛乱的行动中不幸战死,更加让叶先痛恨战争。原本,叶先希望两个孩子能在自己的庇护下安稳度过一生,送他们进入军校也只是为了多一份保障。

军校毕业后叶先也将两人安排在卡尔加--自己的荫庇之下。然而,对穴族第一远征军损伤过半的战报传回,铺天盖地的宣传点燃了年轻人们的热血,大量原本还在犹豫的青年纷纷选择参军。军校里的熟人几乎都投身到了军队之中。

张明漧怀着满腔热血踏上战场,还带上了叶樱。谁也不知道叶先费了多少心力,才让刚从学校毕业的新兵蛋子张明漧担任一个新舰队的舰队长,灰烬舰队也由此诞生。

与灰烬舰队同时组建的,还有一个战团、三个舰团、十一个舰队编制(彼此无包含关系)。要知道,在这之前,人类军队仅有五个军团(骑士、未来、曙光、西风子、天慑),五个独立战团、十七个独立舰团、二十五个独立舰队,而归属于人类联邦直接管辖的只有天慑军团和三个战团。

此次扩军规模之大,可谓前所未闻,但其中缘由却也让人无可辩驳。

在联邦历 1020年,穴族悍然攻击人联边境,并迅速展开全面入侵。首当其冲承受攻击的人类军事力量便是天慑军团。穴族从多个方向侵入人联,绝大多数交战区域都在天慑军团的防区。

短短一年半时间,天慑军团虽艰难稳住了战线,但军力已锐减至不到六成。见状,与其接壤的未来、曙光、西风子军团纷纷派出援军。

1022年,以天慑军团残部为主力的第一支远征军踏上征程。可惜的是,在 1045年第二远征军出发后,始终未能与第一远征军会合,最终间接导致第一远征军全军覆没。要知道,第一远征军可不只有天慑军团的力量,还包含许多独立舰团、舰队。若仅凭实力只剩不到六成的天慑军团,又怎敢贸然发起反攻。

自战争爆发以来,多个舰队、舰团惨遭全灭。人类联邦虽是通过和平演变形成,但短短百年间经历了相当量级的变革。

只可惜,历史仿佛是一个循环,这短暂的变革并未改变太多本质。新旧势力相互交织,新兴势力缺乏足够的军事实力。在这个动辄相隔几百上千光年的广袤宇宙环境中,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一切都难以改变。即便侥幸夺下一颗星球,面对太空中的强大战舰,也依然无力抗衡。

于是,在高达 86%的支持率下,第六次扩军议案得以通过。从 1020年到 1060年,新兴舰队的编制和基础星舰逐步建立。最初的议案中,这些部队本应依次开赴前线,以确保每个舰队都具备战斗力。然而,直到战争结束前夕,仍有接近三分之一的部队尚未建造完成。而就在战争结束后的这两天,这些部队却全部宣布了极高的完成进度。

这毫无疑问是对联邦政府的挑衅,不过大多数人也只能无奈地笑一笑。

想到这些,张明漧心中越发愤懑。战争中无数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无数热血男儿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可有些人却在背后坐享其成,瓜分着战争的“果实”。

天慑军团在战争中的表现虽谈不上卓越,但在遭受侵略后,军团长科林·道夫第一时间同时上报侵略消息和反攻请求,并果断下达反攻命令。可以说,天慑军团在这场战争中打了最艰苦的仗,他们的行动有效延缓了穴族的入侵步伐。

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人类联邦内部,竟然出现了这样一种荒谬言论:“也许穴族没有检测到那些行星上存在文明,倘若不是科林发动大规模军事攻击,也许这件事只需要一场谈判就能解决。”这种言论竟然出自人类联邦在战争状态下的高层之口,尽管声音微弱,但确实存在。

关于天慑军团及第一远征军的覆灭,存在诸多疑点。例如在 1050年,第二远征军曾多次收到来自第一远征军的求援请求,却都被拒绝,理由是“我军军力分散,无法短时间集结”。

而如今,五大军团已然变成了四大军团。

这一切让张明漧深感失望,但这种局面并非他一己之力能够改变,至少目前还不行。

运输机的舷窗外,云朵悠悠地卧在蓝色睡袋般的天空中,它们是否知晓身边正发生着的种种大事呢?或许,这个世界上并没有太多人真正关心世界的走向吧。这些云朵,偶尔也会随着狂风肆意翻滚,带来黑云压城、暴雨倾盆的景象,但大多数时候,它们也只能随风飘荡,顺应自然。因为一旦违背,等待它们的或许就是消散于无形。只有当太阳高悬天际时,云朵才会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洁白的色泽。

黎明第三研究所位于海上,是一座半军事化管理的科研城市。这里可容纳四十万居民,设施完备,能够满足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所有生活需求。为了便于管理和保密,研究员们通常被要求携家人一同前来工作,有些人甚至一辈子都未曾离开过这座城市。

那些在科研城出生的孩子,自呱呱坠地起,便享受着联邦最顶尖的医疗、教育资源,以及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但由于他们父辈工作的特殊性,即便成年后,也不能随意离开这座城市。

城市实行按需分配制度,即便你无所事事,也能前往公共食堂填饱肚子,或是在免费旅馆中安心睡上一晚。不过,城市内的商品种类相对有限,任何人若有购买奢侈品的需求,都需要向城市后勤办提出申请。至于何时能够拿到心仪的物品,就要看个人的科员级别了。如果不是科员,那么只能保证在半年内能够拿到。

总之,这是一座充满知识的城市,然而这些知识有时也让人感到头疼。整座城市的存在,皆是为了服务黎明第二研究所。

波光粼粼的海面上,一片空旷,视野所及之处皆是无尽的辽阔,让人不禁感叹大海的广袤无垠。

运输机稳稳地悬停在海面上空,两座引擎喷射出的高温气流,使得海面升腾起些许蒸汽。

张明漧向给定的通讯单位发送加密后的许可码。

几分钟后,一座闪烁着警示灯的停机坪缓缓从海面下浮出,升至海面二十米高后,黄色的警示灯灯光转变为绿色。

飞机平稳降落,停机面的升降机缓缓下降,头顶三道圆顶随之合拢。

待到准许下机的提示音响起,张明漧和同行之人走出机舱,眼前是一间类似仓库的空间。这里灯光明亮,头顶悬挂着几台轻型机炮,随处可见工程车辆和集装箱。

两个身着铠甲的士兵和两辆敞篷吉普车早已在升降机门口等候。

银灰与浅蓝色相间的合金铠甲,搭配暗红色的护目镜,这般独特的装扮极具冲击力,让张明漧一时不知该从何开口。

其中一个士兵率先打破沉默:“张将军,我是刘仁,您叫我小刘就行。我们奉命前来迎接您,请上车吧。”

上车后,张明漧微笑着说道:“你好,接下来就麻烦你们了。”

刘仁礼貌回应:“不客气,我们是按照研究所的命令行事,

张明漧微微皱眉,若有所思地问道:“你们城防军居然会听从科研人员的指令?”

刘仁微微一笑,解释道:“将军,这座城市本就是为科研人员专门打造的,一切都以他们的研究工作为核心,所以听从他们的安排也是职责所在。”

两人随意交谈了几句,张明漧便开始仔细打量起这座城市。他着实没有想到,这座城市竟隐藏在海面之下,此前只是听闻过相关传闻,今日亲眼所见,当真大开眼界。

街道上,所有建筑都不超过五层,每隔两条街便设有一个公园。公园里的树木高大挺拔,枝叶繁茂,郁郁葱葱。抬头望去,天花板上呈现出极为逼真的天空景象,湛蓝色的天幕上飘浮着丝丝缕缕的白云。一套庞大且精细的温控系统正在默默运行,竭尽全力为人们营造出高度拟真的环境,以此缓解封闭空间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

没过多久,一行人便来到了研究所门口。这座研究所上下贯通顶部与底部,承担着巨大的承重任务,彰显着它在整个科研城中的重要地位。

刘仁引领着张明漧二人走进研究所,一路上详细介绍着这座建筑各个区域的职能分布。

“第三研究所一共划分成五个部门。第一、第二和第三部主要负责承接政府或者各大公司委托的项目。第四部则专注于处理本星区发生的各类奇异事件。至于第五部……我也不太清楚他们具体负责什么。”刘仁耐心地讲解着。

很快,他们来到了挂着第四部牌匾的前台。

刘仁敬了个礼,说道:“将军,我的任务已经完成,这就先行告退了。”

张明漧微笑着点头回应:“嗯,再会。”

两人互相行军礼,随后刘仁便带着同伴离开了。

张明漧转身面向前台工作人员,表明了自己的来意,并说出了要找的人——负责【卡尔加事件】的吴辑。

“你终于来了。”一个留着寸头、顶着浓重黑眼圈、身着白大褂的男子从沙发上站起身来,正是吴辑。他对着张明漧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急切。

会客室内,三人彼此对视着。

张明漧面色平静,开口问道:“怎么,你一直在等我?”

吴辑赶忙摆了摆手,说道:“也不能这么说,我一直在等待一个有能力推动后续研究的人出现。要是这个人是您,那就再好不过了。”吴辑说着,眼中闪过一丝欣喜。

张明漧心中满是疑惑,追问道:“为什么会这么说?”

吴辑顿时激动起来,语速加快:“我一直致力于空间折跃领域的研究。当接到卡尔加行星被漩涡吞噬这一任务时,我就预感这次研究可能会取得重大突破。”

“我带着各种精密仪器赶到现场,刚一到,一些仪器就发出了急促的滴滴声,这表明那片区域的空间状态极度不稳定。当时,舰队甚至还与一些从空间裂缝中钻出来的怪物发生了激烈交火。”

“在那里,我收集到了海量的数据。从数据来看,那些紊乱狂暴的空间能量足以将卡尔加行星彻底摧毁。然而,记录显示卡尔加行星在那之前一直完好无损。这就说明,肯定存在某种方法,能让物体安全穿越空间乱流。而我,已经快要找到这个方法了……”

说着,吴辑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自己的研究历程和成果。

张明漧听着这些冗长的叙述,实在有些按捺不住,轻咳两声,试图打断:“咳咳,吴辑先生,你……”

吴辑却突然大声喝止:“别打岔!”

紧接着,他又迫不及待地说道:“在这段时间里,我成功制造出了一台仪器,它能够助力战舰穿越空间乱流。只要结合我从现场获取的坐标,就有机会穿越空间乱流,抵达卡尔加行星消失后所在的地方。”

说完,吴辑略带不满地瞥了张明漧一眼,似乎在责怪他刚才打断自己。

张明漧听完这一大通讲述,脑海中涌现出诸多问题。他思索片刻后,问道:“所以,你一直在等我来,究竟是在等什么呢?”

“问得好!”吴辑先是肯定了一句,随后脸上浮现出失望的神情,说道:“我之前把这些研究成果告知了长城星星际军。经过测试,这台仪器确实能够提高星舰星际折跃的精准度。但是,当对其在空间乱流中的性能进行测试时,第一艘和第二艘测试舰进入空间乱流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在周边几百光年的范围内进行了全面搜寻,却毫无收获。”

“后来,他们决定放弃对这台仪器在空间乱流方面的测试,转而将重点放在改进折跃精准度上。我再三跟他们强调,如果空间乱流测试能够成功,我们乃至整个人类都有望获得一种比现有技术先进数倍的折跃引擎。可他们却认为,有星海联合提供的新式 50秒引擎就足够了。简直要把人气死!”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觉得如果是您,大概率会愿意进行这项测试。”

吴辑说完这番话,张明漧陷入了沉默。一下子接收了如此多的信息,他确实需要一些时间来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