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怨声载道

换源:

  苏文的所作所为,让整个军营议论纷纷。

大家都说,太子殿下太过骄傲自大。

并且固执己见,再这样下去,整个大楚军队都会因此而灭亡。

为此,军营之中,难免怨声载道。

甚至有许多副将私底下找到苏烈。

“四殿下,您若是再不阻止太子殿下,咱们大楚,就要遭殃了呀!”

“是啊,四殿下,咱们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大楚自取灭亡啊!”

“太子殿下从未领兵打仗,没有经验也能理解,只是如今固执己见,不肯收兵,您不能不管啊!”

……

苏烈看着他们,这些人都是跟着自己多年的副将。

他沉思半晌,悠悠开口道。

“若是继续攻打赵国,损伤惨重,苏文的名声,是否会因此而败坏?”

听到这话,大家都有些不解,不明白苏烈的意思。

他则继续说道:“如今,本王该劝的也劝了,你们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但是太子殿下却坚持自我,不肯收兵,就算真到了最后一步,这也是他太子的错处!”

几人面面相觑,他们根本不知道苏烈到底要做什么。

“国之大事,他苏文作为太子,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又如何登基为帝?”

这最后一句话,终于说明白了苏烈的心思。

如今苏文自己挖坑,自己往里跳。

若是真按照他们所预料的,祸及大楚。

那苏文自己是根本无法逃脱的,到时候举国哀怨,自然都要怪在他身上。

苏文这太子之位,怕是不保。

虽说如今面对敌国,苏文和苏烈可以暂时拴在一根绳上。

但两人的本质里还是敌人都在为了那九五至尊之位而战斗。

苏烈不过是想要趁此机会一举除掉苏文,让他再也没有继位的可能。

虽然苏烈这么做,确实有点拿楚国当赌注,但,基本上没有失败的可能。

苏烈胜算在握,显然不打算再劝苏文。

几人的眼中都闪过了一丝哀怨和质疑。

比起苏文的冲动,固执,苏烈更加自私。

他们甚至开始怀疑这两人是不是都不太适合继承大位。

这一晚上有许多人无法入眠。

第2日一早,就按照苏文的旨意,继续攻打赵城。

虽然攻打的难度加倍,比起之前要困难许多,速度也慢了下来。

但此时赵国都城。

赵君主已然被吓得几日难眠。

“楚国马上就要打进来了,怎么办啊!!”

他看着下面的朝臣们,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这赵君主本就胆小如鼠,又自私自利。

如今生怕赵国沦陷,自己小命不保。

朝臣们大多都未经历过战争,此番更是不知如何是好。

“皇上!依微臣之见,咱们不如鱼死网破!”

以赵国将军为首的一迈人马,提出了鱼死网破的意见。

“如今整个赵城的兵马加在一起还有2万之多,或者留都城,最少还能守个一年半载,至少赵国还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你在说什么屁话!!?”一旁的丞相显然有些激动:“皇上!赵国如今沦陷,国土已经缩小至此,最后就算只留一个都城,又如何不让别国虎视眈眈?到时候哪里是能守个一年半载,只怕是命不久矣,更快被各国瓜分啊!”

这话说的倒是。

如今围着楚赵两国之战,其他国家都在观望。

赵国步步败退,各国虎视眈眈。

楚国若是趁此机会退兵,这块肥肉也早晚是他人的。

不过在楚国与赵国的战争结束之前,他国自然按兵不动。

还想着消耗楚国的实力,最后若是能捡个大漏,一举将两国拿下才是更好。

赵国主倒是听明白了,这仗怎么打都是失败。

如今赵国四分五裂,再持续下去,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沉吟半晌,才最终开口。

“若是朕,带领赵国投降,是否能够保命?”

一听这话,朝堂上瞬间轰炸。

他们生在赵国,长在赵国。

怎么可能愿意就此投降,成为他国俘虏。

“皇上不可呀!”尤其是那赵将军,更是激动:“就算最后让威臣的血肉堵在这赵国城门口,也绝不能投降!!”

“你的血肉有何用!!?到那时只会死伤无数!就连皇上也未必能够留下一条性命!”

丞相是聪明人,是支持赵国主投降的。

“皇上!如今带兵的是楚国的太子,听说他是良善之人,只要咱们举兵投降,想来会留你一条性命!”

那赵将军还想再说,赵国主却已然拍案。

“既如此,投降!!!”

……

攻城的第3日。

从赵国都传来书信,苏文看到时,嘴角勾起了一抹微笑。

“太子殿下,这几日咱们伤亡已经达到5000,粮食也出现短缺,依属下之见……”

副将的话还未曾说完,苏文就已经抬手示意。

“你不必再说了。”

对方微微一愣,赶紧看一下苏烈。

苏烈的嘴角勾起一抹邪笑,很快恢复如初。

“那就听皇兄的,咱们继续打!”

“谁说要继续打的?”苏文抬头看向苏烈,随后将那书信递给他。

“这是从赵国都城发来的书信,是赵国主的亲笔血书,他们已经彻底投降,为大开城门,迎咱们进入赵国都城,如今赵国已然是楚国的囊中之物,战争,结束了。”

“什么!?”就连苏烈也未曾想到。

赵国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投降。

他本想再费一些兵卒,让苏文被推到风口浪尖上。

到那时,将苏文拉下太子之位,易如反掌。

而自己,如今取得了这般军功,又拿下了这许多赵国领土,如何不能登上太子之位,成为新一任的领军?

他是千丝万缕,也未曾想过,这赵国会在这个节骨眼上投降啊。

下面的副将们,也都觉得尤为震惊。

对于赵国能够投降一事,哑然是大家从未想过的。

苏文这次赌赢了,他早就猜到赵国主会投降。

只是比预料中的晚了几日,所以才致使这些日子大家怨声载道。

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也充满了意见。

如今,要是真相大白,为自己洗清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