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赵国彻底投降

换源:

  在众人呆愣之时,苏文轻声开口。

“本宫之所以一直不肯停手退兵,是因为太过了解那赵国主的性格。”

“想来大家都略有听说,赵国主自私自利,胆小如鼠。”

“只要咱们一直打下去,那赵国主定然害怕,咱们丝毫没有退缩停兵之意,赵国如今也不知我们手头还有多少兵力。”

“如此一来,他们心中知晓,赵国强迫是早晚的事儿,那赵国主为了保命,一定会投降。”

“所以前些日子,你们都在劝说本宫停手退兵,本宫未曾答应,只是在赌,那赵国主马上就要顶不住压力了。”

“虽然比本宫预料的晚了几日,但如今,咱们将伤亡减少到最低,将整个赵国纳入囊中,这个结果,和本宫预期的一样!”

听到苏文的解释,各将领们都瞪大了双眼。

大家纷纷发出感慨。

“没想到太子殿下如此聪慧,竟有这般计谋!”

“是啊,咱们整日混迹在军营,却从未想过用这样的方式拿下赵国!”

“太子殿下真是厉害,有这般心计,将这赵国收入囊中,易如反掌啊!”

“此番还多亏了太子殿下,让咱们的损失降到最小,得益加到最大呀!”

“是啊,太子殿下真厉害呀!”

……

听到大家的议论,苏烈的脸色铁青。

他显然没有预料,到最后的结果会是这般。

不过如今胜利在望,就算苏烈的内心之中颇有不满,却也不适宜在这种时候发泄。

苏烈看着苏文的目光中,有些复杂,他轻声开口。

“皇兄可真是好心计,这是弟弟未曾想过的,皇兄一早怎么不和弟弟商量,害得弟弟一直都在担忧!”

苏文微微一笑:“四弟不是一直没曾阻止过为兄的所作所为吗?这便是你对皇兄的支持了!”

其实苏文何尝不知道,那么多的人在苏烈面前,说自己的不是。

苏烈又怎么可能一点没听进去?

他之所以没有作为,不过是在等着看苏文的笑话。

如今没能看成,反倒出言责怪苏文。

苏文怎么可能接着这个话茬?

苏烈被怼的哑口无言,只能干笑着。

毕竟大家表面上还得过得去。

而赵国投降一事,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军营。

大家本来还担忧,苏文的一己私欲会致使楚国伤亡惨重。

生怕大家无法在这场战争中留下性命。

如今一听苏文本身的计谋,还有赵国投降一事。

大家对待这位太子殿下,更加刮目相看。

内心之中更是感叹,太子殿下的聪慧高于常人之上。

他们一开始又怎可如此去揣测苏文的想法?

整个军营之中的风向瞬间逆转。

从一开始的怨声载道,到了如今夸声连天。

大家对待这位聪慧至极的太子殿下,更是真心实意的服气。

这个晚上。

整个楚国军营都在庆祝。

大家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言辞之中皆是对苏文的夸赞。

整个军营都很高兴,因为这场战争终于要结束了,也终于要胜利了。

唯独心情有些不爽的就只有苏烈,他在大帐之中一直闷头喝着酒,面色也不是很好。

其他人有说有笑的,大家对苏文都更加恭敬,而且时时敬酒,言辞之中也充斥着对苏文此次做法的认可。

看到这一幕的苏烈,内心之中更是气愤不已。

没多少时辰,便将自己喝了个烂醉如泥。

苏烈自顾自的喝着酒,许久之后便开始出言不逊。

“此番不过是巧合罢了!皇兄确实头脑聪明,但若是那赵国不肯投降,此番皇兄又该如何?”

看到苏烈喝的迷酊大醉,满脸潮红,又开始出言顶撞自己苏烈便知晓他,内心之中压抑着的情绪终于爆发。

这段日子兄弟两个也因为一同抗敌的缘故,关系上变得融洽了不少。

但他们都很清楚,这不过是表面上的融洽罢了,一旦战争结束,他们依旧还会回归敌人的本质去争抢着楚国的大位。

苏文确实颇有头脑,但相比较之下,苏烈更擅长带兵打仗,多年来也积攒下了不少军功。

所以此番,这楚国战胜赵国,大部分的功劳都被安在了苏文的头上,他心中颇有不满,迟早是要爆发的。

只是苏文怎么也没有想到这爆发的节骨眼居然会是在大家庆祝的,晚上苏烈这样做,未免有些太过于鲁莽了。

向来是在狱中待的久了,这些日子又颇有压抑,所以才会如此。

对于苏烈的话,大家更是议论纷纷,因为他们都看得出来此番成就皆是苏文。

因为一早赵国攻打楚国将楚国打的节节败退,若不是苏文的突然出现两国争战,恐怕最后会以楚国失败告终。

本就是那时的苏文救了整个楚国。

如今又是苏文的隐忍和内心之中的智慧,才不费一兵一卒,便让赵国投降。

这若换作是苏烈,恐怕早已班师回朝,那么这一大块肥肉就吃不到了。

到嘴的鸭子就这么飞了,大家肯定都不情愿。

如今吃到了这块肥肉,苏烈反而在讽刺,责怪苏文认为一切皆是巧合。

“四弟,你醉了。”

苏文给众人使了个眼色,大家纷纷上前,想要将苏烈扶回营帐。

可对方却一手打开了,前来的人大声叫道。

“我没喝醉,皇兄此番如此巧合,叫你捡了个大功劳,你别以为,这样就可以稳坐着太子之位了!”

眼见着苏烈就要口出狂言,周实赶紧上前按了穴道。

对方两眼一闭,当即便晕了过去。

“四殿下喝醉了,扶他下去休息吧!”

当苏烈被扶下去,大家的议论之声还未停止。

“这四殿下也未免太过鲁莽了吧,大家都知道此番若是没有太子殿下,这赵国肯定是不会投降的呀……”

“哎……四殿下带兵打仗多年,心中一直认为自己是领兵的才干之人,如今被太子殿下压了风头,心中自然不满……”

“可这谁做的好,谁做的不好,大家都眼睁睁看着呢,说这些有什么用啊……”

“那太子之争,你当时开玩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