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省里专家来访

换源:

  农佳握着手机的手微微发颤,“省农业厅”五个字的来电提示还在屏幕上跳动。

牛棚里新铺的草垫泛着青草香,混着牛群特有的温热气息涌进鼻腔,带着一丝潮湿的泥土味儿。

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盖过了牛儿甩尾巴的轻响——三天前县检测中心把数据传上去时,他只盼着能引起一点关注,没想到会是省厅直接派专家。

“小佳?”农大山扛着半袋豆粕从饲料房出来,额角的汗顺着皱纹往下淌,粗糙的布鞋踩过干草,发出沙沙的声响。

“谁的电话?”

“省厅的。”农佳深吸一口气,指甲在掌心掐出浅痕,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明天上午,专家团队来考察。”

老农民的豆粕袋“咚”地砸在地上,惊得离得最近的花斑牛甩了甩耳朵,鼻息喷在空气中,带着温热的湿气。

农大山搓了搓沾着草屑的手,指节关节捏得咔咔响:“那、那咱得收拾收拾!牛棚顶的漏雨处得再补补,水槽要刷干净,昨儿新割的苜蓿草——”

“爹,”农佳按住他发抖的肩膀,手掌传来父亲肩胛骨的微凉触感,“牛棚早收拾好了。”他望向牛群,晨光里油亮的牛背像铺了层蜜,反射出柔和的金色光泽,“关键是牛本身。”

消息是跟着炊烟散出去的。

村头王婶端着早饭碗站在院门口喊:“老林家他闺女说省厅专家要来!就看农佳那五头牛!”

半小时后,王德发的饲料铺铁门“哐当”摔上。

他蹲在门槛上抽旱烟,火星子在指缝里明灭,烟雾缭绕中,目光盯着农家门口那排新扎的竹篱笆。

竹枝还带着青,嫩得能掐出水,却生生把他前儿夜里泼的粪水味儿挡在了外头。

“呵,省厅专家?”他把烟头碾进泥里,指节捏得发白,“等老子找出那牛的毛病……”

次日清晨,村口的大槐树还挂着露水,三辆银灰色面包车碾着土路驶进来,轮胎卷起细碎的尘土,扑簌簌落在路边野草上。

最前头那辆副驾驶座上,林昭雪把白大褂袖子往上卷了卷,指尖无意识敲着膝盖。

她盯着车窗外掠过的土坯房,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的侧脸,映出一道淡金色轮廓。

手机里存着县检测中心的报告——肌间脂肪32%,胆固醇低15%,这些数字在畜牧科待了三年的她太清楚意味着什么。

“停车。”她突然说。

面包车在农家门口刹住,轮胎与地面摩擦出刺耳的声响。

林昭雪推开车门,鞋跟踩进软泥里,陷下一寸,抬头就看见站在竹篱笆前的农佳。

他穿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袖口挽到小臂,露出紧实的肌肉线条,正用草绳捆扎最后一捆苜蓿草。

草叶上的露水沾湿了他的裤脚,风一吹,凉意顺着小腿爬上来。

听见动静抬头时,眼里的光像被风吹亮的煤油灯,清亮又坚定。

“农先生?”林昭雪走过去,白大褂下摆扫过沾着露珠的草叶,“我是省农业局畜牧科的林昭雪,负责这次调研。”

她伸出手,掌心还带着车载空调的凉意,“听说你的牛很特别,能不能让我们看看?”

农佳的手在裤腿上蹭了蹭才伸过去。

触到那片微凉时,他闻到对方身上淡淡的消毒水味,混着点柑橘香,像是某种实验室专用洗手液的味道。

“叫我农佳就行。”他喉头动了动,领着人往牛棚走,“牛都在里头,您看——”

系统提示音突然在脑海里炸响。

“检测到潜在疫病风险!目标个体:3号花斑牛。建议立即隔离并处理。”

农佳脚步顿得太急,林昭雪差点撞上去。

他顺着系统标注的红点看过去,3号牛正趴在草垫上,尾巴有气无力地扫着地面。

平时油亮的皮毛此刻发暗,鼻尖的湿润度明显下降——这些细节他昨天夜里巡查时还没注意到。

“怎么了?”林昭雪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眉峰微挑。

农佳喉咙发紧,快步走过去,伸手摸牛的耳尖。

触手滚烫,比正常体温至少高了两度。

他转身对随行的专家们说:“这头牛可能有点问题,我得先隔离。”

“隔离?”随行的老专家扶了扶眼镜,“我们刚到,这就——”

“麻烦借个手推车。”农佳打断他,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他蹲下来,单手托住牛的前腿,另一只手垫在牛腹下。

三百多斤的牛被他稳稳抱起来时,林昭雪瞳孔微缩——这需要多大的臂力?

等3号牛被安置进临时搭建的隔离棚,农佳后背的蓝布衫已经湿透,汗水顺着脖颈流进衣领,留下一道道蜿蜒的痕迹。

他擦着汗抬头,正撞进林昭雪审视的目光。

“你怎么发现它不对劲的?”她问,笔在笔记本上悬着,“按常规观察,这种早期症状很难察觉。”

农佳的指甲掐进掌心。

他不能说系统,但也不能露怯:“我每天凌晨三点喂料,每头牛的状态都记在本子上。”他指了指牛棚墙上挂着的牛皮纸本,墨迹密密麻麻,“3号昨天进食量比平时少了两把草,反刍次数也少了两次。”

林昭雪没说话,低头在本子上写了串数字。

农佳看见她笔下的“异常观察时效性:24小时内”,心跳漏了一拍。

采样过程持续了两个小时。

专家们举着采样管在牛棚里转,林昭雪蹲在地上用镊子夹起一小撮牛粪,放进密封袋时抬眼:“粪污处理系统是你设计的?”

“嗯。”农佳扯了扯领口,汗水让布料贴在皮肤上,“用了益生菌发酵,粪便当天分解,没异味。”

“那堆肥的氮磷比呢?”

“碳氮比25:1,磷含量0.8%。”农佳脱口而出,这些数据他在系统里调了七版,“上个月测的。”

林昭雪的笔尖顿住,抬头时眼里的审视淡了些,添了丝兴味。

下午三点,检测车的便携实验室里传来惊呼。

老专家举着检测报告冲出来,眼镜片上蒙着层白雾:“抗体水平是普通牛的三倍!”他抓住农佳的胳膊,“你这牛几乎不用打疫苗?”

“从出生到现在没打过。”农佳喉咙发紧,“系统……不,我观察它们的免疫反应很强。”

“奇迹!”老专家转身对随行的省台记者挥手,“把摄像机拿过来!这是中国畜牧业的里程碑!”

林昭雪站在人群外围,手指无意识摩挲着笔记本边缘。

她看见农佳被专家们围在中间,阳光穿过竹帘在他脸上投下光斑,和检测报告里的A5 评级一样耀眼。

夕阳把槐树影子拉得老长时,专家们收拾设备准备返程。

林昭雪落在最后,等人群散得差不多了,才走到农佳面前。

她从白大褂口袋里掏出张名片,指尖在“林昭雪”三个字上按了按:“你的养殖方式很有潜力。”她的声音比早上更软了些,“我想参与进来,一起把它做得更大。”

农佳接过名片,指腹蹭过烫金的“省农业局畜牧科”字样。

他抬头望进对方眼里,那里有和牛棚里小牛一样清亮的光。

“欢迎加入。”他说,伸手时故意避开了掌心的汗。

两双手相握的瞬间,系统提示音在脑海里响起:“养殖规模扩大,解锁‘疫病预警’进阶功能。”农佳差点笑出声——这系统,倒会挑时候。

送走车队时,晚霞把天空染成橘红色。

农佳摸出手机,屏幕上躺着条未读短信:“省厅紧急会议通知,请农佳同志明日上午九点到厅里汇报。”

他望着渐渐消失在村口的车尾灯,喉结动了动。

明天会怎样?

他不知道。

但他知道,那些在牛棚里打滚的小牛,那些被村民们悄悄摸过的牛肉断面,那些被国外垄断了二十年的A5评级——

该换天了。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