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有此辛丑大难,难以想象后世如何崛起(4/7)!

换源:

  “京都被攻破……四亿五千万两白银……”

光绪低声喃喃,也是大惊失色。

他想过未来会很屈辱,但没想到居然来的这么快!

辛丑年,那不就是两年之后吗!?

这,这,这!

那女官德龄,此刻也是花容失色。

她虽然是个小女子,但却也知道,当巨变来临,在时代的浪潮下,个人的命运,该是何等的渺小,脆弱!

这太恐怖了!

两年,只有两年啊!

“竟然会有此等大难……”

李鸿章也是脸色巨变。

几年之后,竟会发生此等大事,那时的自己,又身处何地?!

他只是略微一思考,就明白这种何谈,肯定是要他去的。

也就是说,那个辛丑条约,是自己签的!?

“此种条约一旦签订,老夫岂不是要背上万古骂名,被后世唾骂千年万年?!”

李鸿章脸色瞬间苍白了。

似他这种位高权重的老人,权力早已经无法更进一步,所求的无非是名声和自己后人的福荫。

背下千古骂名,这种事,他只想想就感觉,脚步发软,险些站不住了。

实际上,在历史上,签订了辛丑条约后不久,李鸿章便大病一场,最后呕血而死。

甚至他在死前最后一天,还在处理和外国大使商议条约细节的事……

虽然李鸿章此人,能力有限,不能给清廷带来什么改变,也曾为自己的家族谋取私利,但一颗为国的心,还是有的。

清廷落后,软弱无能,才是签订那些贻害无穷条约的根本原因。

李鸿章,算是有功有过吧。

“四亿五千万两白银……”

此刻另一位面,监狱之中的谭嗣同,看着那画面中的文字,眼眶已经彻底红了。

他心中大恸,眼泪潸然而下。

“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难道真是天要亡我华夏?!”

其他人好歹前几天,看了奥运视频,知道未来中华,大有可为。

可谭嗣同没看到啊!

此刻骤然听闻那两年后的惊天巨变,他只觉得天空好像破了一个洞,无边的暴雨倾盆而下。

说是天塌了,也不过如此。

实际上,甲午海战之后,谭嗣同这些有识之士,就隐约感到了局势的不妙。

可是也未曾想过,居然会坏到这种地步。

连京都都被攻破了,这是何等的惊天巨变啊!

这一刻,谭嗣同已经悲伤的说不话来了。

只有他手中的视频,还在继续播放。

【早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大清的有识之士,就已经睁眼看世界了,这一看,嚯,原来西方已经这么先进了,得学啊!】

【中华第一个留学的人,叫容宏,他归来以后四处奔走,促成了中华第一次官派留学。】

【也就是留米幼童计划。】

【当时是1872年,总共派了4批,120个,平均年龄12岁的孩子。最后由于时局动荡,正规毕业的只有两人……】

看到这里,詹天佑神色动容不已。

因为,那毕业的两个人当中,其中一个就是他!

至于另外一个叫欧阳庚,是一位外交官,这个人的名字,比较少见,不过接下来会讲。

当然除了米国,其实还有去其他国家的,比如北洋军队之中,也有这样的留学生。

但他们随着北洋舰队的覆灭,而逝去了。

【……第一批的留学生,表面上看失败了,但实际上却像是土壤里的种子,这颗种子在十几年后,终于爆发了出来。】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当时的中华驻美大使,是第四批留米幼童梁成,梁成和欧阳庚一起,反复和米国国务卿海约翰沟通。】

【沟通的内容,是赔款到底是赔银子,还是金子。】

【说到动情处,梁成叹气说到,赔款这么多,我们中华老百姓,可怎么活啊!】

“是啊,这巨变之下,是无数百姓的血泪,如此巨大的赔款,其影响,甚至将绵延到百年之后……”

左宗棠目呲欲裂。

他甚至难以想象,背负如此沉重的巨款,后世的中华,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要是没有这笔赔款,后世的中华子民的生活,又该提升多少个档次?!

【没想到,海约翰听到以后,沉默了良久说,赔款实属过多,】

【这一下,梁成看到了希望,他们不再讨论赔银子还是赔金子,转而去游说米国政府,想要减去一部分赔款,】

【最终,他竟然成功了!】

【米国同意返还一部分赔款,前提是这些赔款必须投入教育,每年中华要派一百名留学生赴美留学。】

【兴办学堂,培养学生,这都是好事啊!米国真有这么好心?】

【当然没有。】

【……米国总统罗斯福的秘密文件里,是这么说的,哪一个国家能做到成功教育这一代的青年中华人,】

【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上,知识上,和商业上,获取最大可能得报偿。】

【如果米国在三十五年前就开始做这件事,那么米国一定能够采取,精心安排,得心应手的方式,控制中华的发展。】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