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米国,连空气都是香甜的?(5/7)

换源:

  【多年之后,辛丑款项留学生梁实秋看到这段文字之后,感慨的说,罗斯福大概是接受了这个意见,以教育的方式培育一批亲米人才,从而控制中华的发展,】

【这几句话,我们听起来能不警惕?心寒?惭愧?】

“竟然如此……”

李鸿章脸色一变。

西方列强,果然狼子野心,这看似好意之中,竟然也包藏如此的歹心!

“西方蛮夷,这手段令人防不胜防啊。”

林则徐也有些感慨。

他知道,其实有识之士未必看不出来,这约等于是阳谋啊!

甚至,这比战争还要恐怖。

这是要亡你的文化,亡你的根。

若是所有华夏人,都彻底去学米国,而忘记了中华的传统,那么这就是一种同化。

其实清廷当时,也有人看出来了,这是米国的阳谋。

但最终,还是决定接受了,这学堂还是要办,留学生还是要派遣。

毕竟,这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绝佳机会!

【……外务部认为必须要小孩子去,否则这些人绝无专精的希望,而学部的人呢,认为必须要派30岁以上的去,因为小孩子国学功底缺乏,有被异邦完全同化的可能。】

【两拨人一边吵,一边用朝廷划拨的钱款办起了学堂,这学堂呢,叫做清华留米预备校,也就是后来的清华大学。】

【三年期间,总共招生1500人,考核极为严格……最终只有六百多人拿到了毕业证,而前去留学的,最终只有不到两百人。】

【这些人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人后来怎么样了?】

看到这里,谭嗣同擦了擦眼泪,心中又是担忧,又是希冀,“未来中华如此艰难,要想改变一切,他们身上的担子太重了!”

“此去,究竟能否成功?!”

他的心彻底揪了起来。

“甲午海战果然还是失败了吗……”

另一位面之中,弥留之际的邓世昌,眼中却也看到了,这些未来视频的光影。

邓世昌的名字,或许大家不是很熟悉。

但或许听过那首诗,“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这就是光绪帝,写给邓世昌的。

在甲午海战之中,他壮烈殉国!

但这些后来的留学生,又让他眼中充满了希望。

“我已经死得其所,无法为国效力,只希望你们,不要中了那洋人的计谋,一定要为中华而努力啊……”

此刻舰船已毁,邓世昌缓缓沉入海底,但心中却暗暗想到。

而宛如幻象一般的光影中,视频还在继续。

【哪怕在今天,我们奋起直追,与米国差距越来越小的今天,都有留学生说,米国连空气都是香甜的。】

【那一百年前呢?】

【看看纽约的高楼大厦,当时留学生受到的冲击,可想而知。】

“米国,连空气都是香甜的?!”

左宗棠听的心头火气,真不知道是哪个畜生,说此谄媚之语,他真想狠狠给他两个大耳瓜子。

“这就是此刻,中西方的差距啊!”

李鸿章叹了口气。

他最近也在访美,内心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当然……令他冲击更大的,还是前几日看的奥运开幕式。

那是真正的降维打击。

几十年后的华夏之繁华,对比如今的纽约,就和如今的纽约,对比清廷是一样的。

李鸿章忽然就自信起来了。

小小西方,也不过如此!

我华夏也可以!

【米国的阳谋几乎已经得逞了,可最后却没得逞。】

【为什么呢?】

【最根本的原因,这些人都是精英,没那么好忽悠,而且米国自己也玩砸了,那时候正是米国排华法案时期,华人备受歧视。】

【这些留学生个个咬牙切齿,要回来报效祖国,所以他们学海寒窗,砥砺学问,学业之努力,是米国人无法想象的。】

看到这里,观看视频的众人,都狠狠松了口气,这些后辈们争气啊!

“排华法案么……”

李鸿章对此倒是也有所耳闻,那些米国人认为,勤劳的华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

所以说,历史上没有新鲜事,在21世纪,米国人还是这样想,觉得是华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害得他们落后了,呵呵。

【他们把各行业最先进的东西带回来,建起全新的中华,中华几乎所有领域的奠基者,都是这批人。】

【就拿物理系来说,1918年,公费留学的叶企孙,学成回国厚,开创了清华物理系,两弹一星的功勋中,有九个是他的学生!】

别的不说,单就邓稼先,朱光亚,这两个赫赫有名的人,都是他的学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