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团聚

换源:

  担心在随身空间里时间长了,家人来敲门都听不见,罗桂明带着电脑出了随身空间。

将电脑放在书桌上,罗桂明开始在电脑里查找抗倭时期,抿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资料。

四一年底,倭寇偷袭珍珠港,又大举入侵东南娅的英美荷等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将英美拉进了娅洲战争中。

驻扎在东南娅殖民地的英美军队,对上倭国军队,被打得溃不成军。

这时的英美由于在殴洲的战事吃紧,一时无法向娅洲投放部队,为了确保自己在娅洲的利益,希望借助华国的力量来削弱倭国。

特别是在缅钿的瑛军,面对倭寇的进攻根本无力支撑,强烈要求华国火速派军队入缅挡刀,帮瑛军挡住倭寇的进攻。

抿国正府为了获得欧美的援助,同时也要保障仰光海口和滇缅公路的军事补给线,因此组建了华国远征军,进入缅钿对倭寇作战。

只是华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就注定了很难取胜。

第一次被倭寇打得抱头鼠窜之后,瑛国就不打算守住缅钿,已决定放弃。

只是如果瑛军撤退,将逃不过倭寇会追击。不得已瑛国就骗华国出兵,把华国军队作为挡箭牌,掩护瑛军撤退。

可瑛国又唯恐华国在缅钿做大,将来打跑了倭寇,缅钿却成为华国的势力范围。

因此在华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时,各种坑队友的手段齐出,不仅撤退时不通知华国远征军,让远征军陷入倭寇的包围。

而且不给远征军任何支援,不仅没有汽车大炮,连粮食都不给。华国军队的口粮只是靠从国内带过来的那一点点来支撑。

更为可恶的是,瑛国军队在撤退的过程中,将储存了大量布匹、粮食、罐头、药品、武器等物资和装备的仓库,不是炸掉,就是丢给了倭寇,却坚决不给华国远征军。

瑛国正府还将运往娅洲的五百架飞机转运殴洲,将缅钿的制空权拱手让给倭寇,同还拒绝给华国军队任何有关缅甸方面的情报。

第一次入缅作战的远征军和后来的华国驻印军装备差距太大,前者并没有得到多少美式装备。

第五军虽然在国内战场已经算是精锐中的精锐,但是除去不到二百辆坦克装甲车之外,该军的重火力仍然比不上倭寇同等人数的两个师团。

第六军和第六十六军的装备和训练水平更是差劲。

华国远征军虽然有十万之众,但入侵缅甸的倭寇人数也达到了九万五千人。

而且在第一次入缅作战中,倭寇占据主动,远征军是被动抵挡,还有坑货瑛军不断地扯后腿,可以说基本上是没多大胜算。

因此罗桂明并不想加入第一批远征军,先找个部队混混资历,总不能到时候当个大头兵或是少尉排长把。

正在仔细阅读资料,就听卧室门被人敲响了,外面传来女佣徐妈的声音:“二少爷,老爷和太太请您去楼下客厅。”

闻言罗桂明将电脑收进随身空间,出了卧室来到楼下大客厅。

就见罗卓云和余祝桢正坐在沙发上,在逗着一个三四岁的小丫头说话,边上的单人沙发上坐着一位打扮时髦的二十四五岁的靓丽少妇,正是罗桂明的大嫂甘钰。

她跟罗桂清结婚时,罗桂明还刚上大学,时间一晃就六年了。

他走上前去招呼道:“爸、妈,大嫂过来了,哎哟,我看看,这是小囡囡吧?到二叔这儿来。”

见他过来,甘钰连忙站起来:“二弟,几年没见,你可比以前壮实了,囡囡叫二叔。”

小囡囡的大眼睛眨巴着,奶声奶气的喊了声:“二叔。”

小丫头一点都不认生,不过还是没有靠近罗桂明,而是靠在甘钰的腿上看着他。

余祝桢笑呵呵的说:“儿子,你这么喜欢孩子,自己也赶紧结婚生一个呀。”

罗桂明不想跟母亲争执,就笑着说:“呵呵,等碰到合适的再说吧。”

听他这么说,余祝桢一拍手,笑呵呵的说:“那正好,你父亲的老同学,交通蔀于副部长女儿挺好的,比你小三岁,在交通大学读书,明天你们见个面吧。”

“妈,我这千里迢迢的刚回来,人都还没缓过来呢,过段时间吧。”

边上的甘钰笑吟吟的说:“妈,二弟说的也有道理,休息几天,养白一点也好,您瞧他原本文质彬彬的,可现在黑了好几度,看上去倒像个工人似的。”

听儿媳妇这么说,余祝桢想想也是,便点头说:“好吧,你这几天就别到处跑,在家养几天。”

罗桂明连忙岔开话题问道:“大哥没过来吗?”

“他还在上班呢,是妈让司机把我们先接过来的,他下班会直接过来。”甘钰在边上解释道。

几人就在客厅闲话家常,到下午四点多时,就听见大门处传来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妈,听说二哥回来了,是真的吗?”

随着这道声音,一位活泼的少女跑进了客厅,见到罗桂明,冲过来就拍了他一下:“哟,还真是二哥回来了。”

进来的正是罗家最小的女儿,在隀庆大学读书的罗桂琴。

失联几年的儿子回来,罗卓云和余祝桢自然是要把孩子们都叫回来全家团聚。

见女儿这副跳脱的样子,余祝桢皱着眉说:“琴儿好好说话,你看看你,一点儿大家闺秀样子都没有。”

罗桂琴悄悄地吐了吐舌头,跑过去抱着母亲撒娇道:“妈,我这不是几年都没见着二哥了嘛,一时激动。”

家里的这几个儿女,老大罗桂清性情稳重,做事有条理;老二罗桂明性格就比较冲动,从小就经常闯祸;小女儿罗桂琴则是性格开朗,全家都宠着她。

跟母亲撒了会儿娇,罗桂琴又缠着罗桂明,问他这几年的跑哪儿去了,这几年过得怎么样。

在中午吃过饭后,罗卓云就交代了罗桂明,就说他这几年在浙茳乡下避祸,跟谁都别说参加八路军的事儿。

特别是对罗桂琴也不能说,这丫头性子太直,担心她在学校跟朋友聊天,不小心就说漏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