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边关烽火,祸水东引

换源:

  秋意渐浓,京城的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胶着。

针对“清婉堂”的经济绞杀,已进入第十天。

在户部尚书李荣的铁腕之下,“清婉堂”的所有店铺依旧大门紧闭,贴着刺眼的封条。中断的药材供应没有丝毫恢复的迹象,而那些在工商司衙门前和平请愿的百姓,也在官府“择日再议”的拖延战术下,渐渐耗尽了心力,人群变得稀疏。

与此同时,关于安康县主与逆贼萧辰的流言蜚语,在有心人的推动下,已经演变成了无数个不堪入耳的版本,在市井街巷间流传。

李荣等人对此得意洋洋。在他们看来,苏清婉和她的“清婉堂”就像是被蛛网困住的飞蛾,挣扎得越厉害,只会死得越快。他们要的,就是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耗尽她的财力、磨灭她的声望,让她在绝望中无声无息地倒下。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在京郊那片名为“杏林坳”的秘密山谷里,苏清婉的另一个轮子,正在以惊人的效率悄然转动。她提出的“军需”计划,已由若兰亲自带队,秘密展开。磨盘在转动,药材在炮制,一箱箱的金疮药、抗寒散、以及高热量的肉脯干粮,正在黑暗中悄然囤积,等待着一个未知的时机。

苏清婉在等,等一个能将死局彻底盘活的契机。

她相信,这个契机一定会来。因为太后集团那看似天衣无缝的构陷,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一颗最致命的引线——他们低估了边疆的敌人,高估了自己对棋局的掌控。

这一日,午后。

京城西门的大道上,马蹄声骤然响起,急促如暴雨,带着死亡的预兆。

“驾——!驾——!”

一名背插令旗的骑士,浑身浴血,衣甲破损,正伏在马背上,用尽全身力气疯狂地抽打着坐骑。那匹神骏的战马也已是口吐白沫,几近力竭,却仍在主人的催促下,燃烧着最后的生命向前狂奔。

“八百里加急!北疆失守!八百里加急——!”

骑士嘶哑的吼声,如同一把带血的利刃,划破了京城午后的宁静。沿途的百姓、商贩纷纷惊骇避让,那凄厉的呼喊和骑士身上触目惊心的血迹,让所有人都意识到,出大事了!

战马悲鸣一声,在冲入皇城根下时,终于力竭倒地。那名骑士从马背上滚落,挣扎着爬起来,手脚并用地冲向宫门,口中依然嘶吼着:“紧急军报!北疆失守!快!快开宫门——!”

-

消息传入太和殿时,皇帝正在听几位大学士讲解经义。

当浑身是血的信使被抬入殿中,将那份浸透了血迹的蜡丸军报呈上时,整个大殿的空气都凝固了。

皇帝颤抖着手,亲自打开了蜡丸。那份军报上的字迹因血污而有些模糊,但其中的内容,却如同一记记重锤,狠狠砸在他的心上。

“蛮族……蛮族铁骑三十万,于九日前夜,奇袭雁门关……守将……守将阵亡,雁门关……失守……”

“轰!”

朝野震惊!

雁门关,乃是拱卫京畿的北方第一雄关!雁门关一失,意味着蛮族的铁蹄,可以长驱直入,兵锋直指京城!

“怎么会这样?”一名兵部官员失声叫道,“镇守雁门关的,不是张承光大将军的麾下精锐吗?张将军的主力部队呢?”

信使喘着粗气,用最后的气力说道:“军报中提及……张将军,是在七日前,接到了一份盖有……盖有玉玺的‘秘密调令’,命他亲率五万主力,离开防区,前往西侧山谷清剿所谓的‘马匪’……这才让蛮族趁虚而入,主力部队……也被蛮族大军分割包围,至今……生死未卜……”

“秘密调令?”

“盖有玉玺?”

殿内瞬间炸开了锅。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投向了龙椅之上的皇帝。

皇帝的脸,已经由最初的震惊,转为一片煞白,此刻更是涨得通红,身体因极度的愤怒而剧烈颤抖。

“朕……朕何时下过这样的调令?!”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发出一声歇斯底里的咆哮。

他从未下过什么狗屁调令!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有人伪造圣旨!有人私调边军!有人……勾结外敌,祸引东流!

一股彻骨的寒意,从脚底瞬间窜到了天灵盖。皇帝的脑海中,电光石火般地闪过了十几天前,早朝之上的那一幕——陈敬声泪俱下地指控萧辰与张承光勾结,呈上的那封“密信”!

一个可怕的、完整的逻辑链条,瞬间在他的脑中形成了闭环!

这是一个局!一个一石二鸟、阴狠至极的连环毒计!

第一步,伪造萧辰与张承光的通信,以“谋反”的罪名,将萧辰这个最大的政敌打入深渊,剥夺他的兵权。

第二步,再伪造一份皇帝的圣旨,将构陷中另一位主角——张承光的主力部队调离防区。

如此一来,无论张承光遵不遵从那份假的“谋逆密信”,他都会因为这份伪造的“圣旨”而离开防区,造成边关空虚。

最终,蛮族入侵,边关失守。这个罪责,自然而然地会扣在“本就与摄政王图谋不轨”的张承光头上,甚至可以进一步坐实萧辰的罪名!而真正的幕后黑手,则可以躲在后面,坐收渔翁之利,甚至……甚至在国难当头之际,以“清君侧”之名,行废立之事!

好狠的心!好毒的计!

他们为了扳倒一个摄政王,竟不惜出卖整个北疆的安危,不惜将三十万蛮族铁骑放入关内!

皇帝的牙齿咬得咯咯作响,眼中第一次燃起了属于帝王的、真正的怒火。他不是傻子,他只是在权力的夹缝中隐忍。可他从未想过,有人竟敢拿他李氏的江山社稷,来做他们权斗的赌注!

“来人!”皇帝的声音因愤怒而变得尖利,“立刻释放摄-政-王!命他戴罪立功,总领京畿所有兵马,即刻赶赴北疆,抵御外敌!朕要他,不惜一切代价,将蛮族给朕赶出去!”

他又转向刑部尚书:“给朕彻查!给朕往死里查!伪造圣旨,勾结外敌,无论是谁,牵扯到谁,朕要他株连九族!”

连续两道旨意,如同两道惊雷,在太和殿内炸响。

那些原本幸灾乐祸的太后党羽,此刻一个个面如死灰,呆若木鸡。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局势会以这样一种惨烈的方式,瞬间惊天逆转!

萧辰的危机,解了。但大业王朝的危机,来了。

-

夜,深沉。

京城一处废弃已久,传说闹鬼的戏园。这里是苏清婉和萧辰曾经约定的、最隐秘的联络点之一。

苏清婉提着一盏小小的羊皮灯,独自一人,静静地站在荒草丛生的戏台之上。她已经等了半个时辰,心中却没有丝毫焦躁。

终于,一道熟悉的、挺拔的身影,踏着月色,从黑暗中缓步走出。

还是那一身深色的常服,却仿佛比十几天前更添了几分凌厉的锋芒。他瘦了一些,眼神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明亮。

四目相对,隔着数丈的距离,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

千言万语,都化作了彼此眼中的懂得与安然。

萧辰一步步走上戏台,走到她的面前。他没有说话,只是抬起手,轻轻拂去她肩上落下的一片枯叶。

“我都知道了。”苏清婉先开了口,声音很轻,“你在府里,过得还好吗?”

“无妨。”萧辰看着她,目光深邃,“倒是你,瘦了。”

简单的对话,却蕴含着无尽的关切。

萧辰从怀中取出一枚通体乌黑、刻着麒麟纹的私印,不由分说地塞进了她的手中。印章尚带着他的体温。

“京城,交给你了。”他的声音低沉而郑重,“我不在,若兰他们,还有苏家,都要靠你。这枚印章,可以调动我所有的暗卫和商业资源,见印如见我。”

这不仅仅是一枚印章,这是他毫无保留的、绝对的信任。

苏清婉没有推辞,她紧紧握住那枚私印,掌心一片温热。她抬起头,清澈的眼眸在月光下闪着动人的光。

“边疆,交给你了。”

她反手,轻轻握住了他那骨节分明、略带冰凉的手。

“军需,不必担忧。”

她的话,让萧辰的瞳孔猛地一缩。他何等聪明,瞬间便明白了她话中的深意。在他被困的这段日子里,她不仅守住了阵地,甚至已经为他铺好了出征的路!

这个女子,她的远见、她的魄力、她的智慧,永远都能给他带来最大的惊喜和心安。

萧辰再也克制不住,猛地将她拉入怀中,紧紧地、用力地抱着她,仿佛要将她揉进自己的骨血里。

“清婉……”他将头埋在她的颈窝,嗅着她身上熟悉的、淡淡的药草香,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难以察T觉的沙哑,“等我回来。”

“我等你。”苏清婉靠在他的胸膛,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轻声回答。

远处,风吹过破败的戏楼,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在为即将到来的血战,奏响序曲。而在这片肃杀的天地间,唯有这个拥抱,是唯一的、坚不可摧的温暖。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