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提示:宿主应对极其出色!成功展现‘政治智慧’、‘高尚情操’(伪),极大程度赢得目标帝辛‘信任’、‘欣赏’、‘痴迷’情绪!倾倒值 800!】
帝辛听完苏玉这番“情真意切”、“深明大义”的话,整个人都愣住了。
他原本以为苏玉听到要立她为后,会欣喜若狂。却没想到,她不仅没有丝毫喜悦,反而如此激烈地反对,甚至不惜将自己贬低到尘埃里,处处为他和江山社稷着想!
这……这是何等的胸襟!何等的深情!
帝辛看着跪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的苏玉,心中的怒火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无比的感动、愧疚和更加浓烈的爱意!
他觉得自己简直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他怎么会怀疑如此善良、如此深爱自己的人会贪图权位呢?
“爱妃……快快请起!”帝辛连忙上前,亲手将苏玉扶了起来,紧紧抱在怀里,声音带着颤抖,“是寡人……是寡人糊涂了!是寡人没有考虑周全!你说得对!废后之事,关系重大,确实不能草率!”
他被苏玉点出的政治风险吓到了,也彻底被苏玉的“高风亮节”所折服。
“寡人……有妻如此,夫复何求!”帝辛感慨万千。
苏玉依偎在他怀里,心中却是波澜不惊。
皮球,成功踢回去了。
废后的念头,恐怕会在帝辛心中暂时搁置。而他,不仅没有引火烧身,反而更加巩固了自己在帝辛心中“贤良淑德”、“善解人意”、“不慕权势”的光辉形象。
这一场看似危机的政治风波,就这样被他轻描淡写地化解,并转化为了自身的巨大收益。
后宫之中,步步惊心。
苏玉知道,姜皇后的危机并未彻底解除。帝辛的不满是真实的,只是被暂时压制了下去。
而他自己,需要在这复杂的局势中,继续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
自那日黄贵妃宫中派来的宫女吃了瘪回去后,馨庆宫倒是迎来了一段短暂的平静。
但这平静,更像是暴风雨前的宁静。苏玉能清晰地感觉到,暗中投向这里的目光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隐晦和频繁。
他并未因此放松警惕,反而利用这段时间,更加专注于熟悉环境、巩固自身以及……应付那位越来越按捺不住的帝王。
后宫的争斗,终究格局太小。想要在即将到来的封神大劫中掌握主动,甚至攫取足够的力量,必须将目光放得更长远。
朝堂之上的那些文武大臣,尤其是那些掌握实权、未来在封神中扮演重要角色的人物,才是他需要关注,甚至尝试影响的目标。
只是,他身为“后宫宠妃”,想要直接接触和影响前朝大臣,并非易事,也极易引人非议。必须寻找合适的契机,并且方式要足够隐晦。
宫宴之上,那几句石破天惊的《千字文》开篇,无疑在朝歌的权力中心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苏玉的名字,不再仅仅与“绝世美貌”、“帝王宠妃”挂钩,更添上了一层“惊世才华”的神秘光环。
这样的结果,正是苏玉想要的。美貌是利器,但也容易引来轻视和攻击。唯有展现出匹配甚至超越美貌的智慧和才情,才能真正赢得敬畏,才能在这个男权主导的世界里,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操作空间。
宴会结束后,帝辛更是对苏玉痴迷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他看向苏玉的眼神里,除了原本的欲望和占有欲,更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欣赏和骄傲。他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件无与伦比的瑰宝,不仅赏心悦目,更能给他带来荣耀和惊喜。
这种态度的转变,直接体现在倾倒值的飞速增长上。来自帝辛的倾倒值贡献,不仅数量更多,质量似乎也更高了,蕴含着更浓厚的“欣赏”和“信任”情绪,这些都被系统高效地转化为苏玉的力量。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距离化形中期,只有一步之遥,体内的法力精纯度和总量都在稳步提升。
更重要的是,那些大臣们的态度转变,为苏玉打开了新的局面。
以前,他的影响力主要局限于后宫和帝辛本人。但现在,他的“才名”开始在朝臣中流传。虽然大多数大臣,尤其是那些老成持重的元老(如比干、商容),依旧对他这位“宠妃”保持着警惕和距离,但至少,他们不再将****他简单地视为一个只会以色侍君的花瓶。
这种印象的改变,为苏玉接下来的布局,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宫宴的风波渐渐平息,日子仿佛又恢复了往常的平静。但苏玉知道,平静的水面下,才是暗流涌动的真实。
他开始更加系统地利用自己在馨庆宫培养起来的那些眼线。
他让那些忠心耿耿的宫人和太监,悄悄地留意宫内宫外的各种信息,不再局限于后宫的鸡毛蒜皮,而是将触角伸向了前朝。
哪个部门最近有****人事变动?哪位大臣私下里对当前的某些政策表示不满?哪家贵族子弟不成器,惹了麻烦?哪里又有那些才华出众却怀才不遇的寒门士子?
这些信息,或零散,或模糊,都被一一收集起来,汇总到苏玉这里。
他像一个耐心的猎手,细致地筛选、分析着这些信息,从中寻找着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值得“投资”的目标。
他的目标很明确:培养自己的势力,安插自己的棋子,为未来即将到来的风暴,做好充足的准备。
比如,他通过一个在御膳房有亲戚的小太监得知,负责军粮采买的一个副官,为人虽然有些油滑,但能力不错,只是因为没有靠山,一直被上司打压。此人嗜好美酒,却囊中羞涩。
苏玉便让心腹太监,寻了个机会,匿名给这位副官送去了几坛市面上难得一见的陈年佳酿,并附上了一张语焉不详的字条,暗示“有人看好他的才干,望他好自为之”。
这种似是而非的示好,既不会暴露自己,又能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引起他的猜测和期待。
又比如,他从守卫宫门的侍卫那里听说,某个没落的公族之后,虽然家道中落,但其子却****弓马娴熟,颇有勇力,只是苦于没有机会进入军中效力。
苏玉便在与帝辛闲聊时,“无意”中提及自己听闻某家子弟勇武过人,若能为****国效力,或是一员猛将。帝辛此时正在兴头上,听了苏玉的话,随口便下令让人去查访,若****真是人****才,便给个机会。
这样一来,苏玉既帮了那位公族子弟,又不着痕迹,还能在帝辛面前落个“举贤不避亲(虽然不是亲)”的好名声。
诸如此类的操作,苏玉做得越来越多。他像一个精密的棋手,在这张庞大而复杂的棋盘上,悄无声息地落下一颗又一颗看似不起眼的棋子。
他不求立竿见影的效果,他追求的是长远的布局和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知道,这些人或许现在微不足道,但谁又能保证,在未来那场席卷三界的大劫中,他们不会成为撬动局势的关键呢?
【叮!目标:军粮副官周某,对宿主(未知身份)产生‘惊讶’、‘激动’、‘猜测’情绪,间接贡献倾倒值 18。】
【叮!目标:公族子弟熊某,对宿主(未知身份/帝辛?)产生‘感激’、‘振奋’情绪,间接贡献倾倒值 22。】
【叮!目标:某寒门士子……倾倒值 10。】
倾倒值的数字在缓慢而稳定地增长着。苏玉仿佛能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以他为中心,慢慢地铺展开来。
这种幕后操控、运筹帷幄的感觉,让苏玉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了权力的魅力,也更加坚定了他要变强、要掌控自身命运的决心。
老者身着紫色朝服,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面容严肃,眉宇间自有一股刚正不阿之气。他似乎正低头思索着什么,步履沉稳,并未注意到前方有人。
苏玉心中微微一动。
此人的衣着打扮,以及那股独特的气质,让他立刻联想到了一个人——亚相比干!
帝辛的王叔,大商的柱石之臣,以忠诚耿直、敢于死谏而闻名朝野。在后世的传说中,更是那位被剖心而死的悲情人物。
这可真是……巧遇。
苏玉停下脚步,微微侧身,垂手侍立,做出避让的姿态。
比干此时也抬起头,看到了前方小径上的人影,他先是眉头一皱。后宫嫔妃,按理说不该在这条他常走的、通往议政偏殿的近路上出现。而且,近来宫中盛传的那位新宠“苏氏女”,据说美貌异常,深得大王宠信,隐隐有祸国之兆,比干对此本就心存忧虑和几分反感。
他下意识地以为,眼前之人或许就是那位“苏氏女”故意在此“偶遇”,想要攀附权贵,或是打探什么。
然而,当他的目光真正落在苏玉身上时,比干那古井无波的心,却也忍不住微微一怔。
好一个……清丽脱俗的女子(比干视角)!
即便他活了这么大岁数,见惯了王公贵胄、绝色佳人,也不得不承认,眼前之人的容貌气质,确实是他生平仅见。
那份美丽,并非庸俗的妖媚,反而带着一种近乎ethereal的纯净和清冷,仿佛不染尘埃的雪莲,让人不敢心生亵渎。尤其那双眼睛,清澈见底,宛如一泓秋水,此刻正平静地望着地面,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恭谨和……疏离?
这与他想象中那个恃宠而骄、狐媚惑主的“妖妃”形象,似乎……有些不同?
比干心中闪过一丝疑惑。难道传言有误?还是此女心机深沉,故意做出这副姿态?
苏玉并不知道比干心中所想,他只是按照礼数,微微屈膝行礼:“臣女参见亚相大人。”
声音清脆悦耳,不卑不亢。
比干回过神来,定了定神,沉声道:“免礼。”
他的语气依旧严肃,带着几分疏离,但那份原本可能存在的呵斥或质问,却不知为何没有说出口。
“亚相大人请先行。”苏玉侧身让开道路,姿态依旧恭敬。
比干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双清澈的眼眸似乎并无谄媚或心虚之色,反而坦坦荡荡。他不再多言,只是微微颔首,然后迈步从苏玉身边走过。
在擦肩而过的一瞬间,苏玉能清晰地感知到,来自这位亚相的情绪波动主要是“审视”、“疑惑”和一丝极淡的“威严”,并无明显的恶意,但也绝谈不上好感。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