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日光弹指过,席前花影座间移。
转眼间,天空飘雪,大地尽白。
这一日,百官休沐,伯邑考也无事在身,融了九州鼎中土精,得二气朝元,迈入地仙之境。
看着漫天大雪,伯邑考心血来潮,口念法诀:“大地之灵,土元汇聚,厚土之力,护我身形…”
伯邑考念完咒语,遁入土中,隐匿无形。
不多时来到北地,正撞见两方军马厮杀,打得昏天暗地,人仰马翻。
伯邑考站在高处观看,正入神见,一道神光射来,却是闻太师察觉有人窥探,运起神目看来。
伯邑考一惊,运起土遁,又往他处去了。
不多时,到了一处仙山当中。
此处艳阳高照,仙气弥漫,当真清幽僻净,鹤鹿纷纭,猿猴来往,又见一洞府,洞门前悬挂藤萝。
正看时,洞内走出一童子,言道:“仙长到访,家师请入内叙话。”
伯邑考自觉保命无虞,跟着童子入了洞府。
高座之上,一道人慌忙迎下,道:“昨夜灯花满堂,今早又有喜鹊迎门,不想是贤王来了。”
此人身材伟岸,面如冠玉,又蓄三绺长须,一幅仙家做派。
那人认得伯邑考,伯邑考却识不得他,躬身道:“小王偶得妙法,误闯仙山,还望仙长恕罪。”
那人大笑,携伯邑考入座,道:“贤王能来寒舍,当真蓬荜生辉,岂有其它说法。”
说罢命童子准备瓜果膳食,又取了一些林中果酒,宴请伯邑考。
伯邑考见他摆上酒来,席间还有些肉食,讶异道:“仙长修道,不忌荤腥?”
那人大笑,道:“我乃截教门人,没那么多清规戒律。”
伯邑考心中咯噔一下,心想:我这可是自己跑进狼窝了。
那人见他如此,笑道:“贤王多虑了,你自去争那江山,与公明却无半点干系。”
伯邑考方知此人乃赵公明,封神一战中有数的大高手。
伯邑考复又起身,拱手道:“小王不知是赵仙长当面,有失礼数,还望莫怪。”
赵公明慌忙起身回礼,道:“当真羞杀我也!我乃山中野人,贤王身负德行气运,能与我平辈相交已是高攀,可当不得如此多的礼数。”
赵公明此言非虚,他一双神目,已看出伯邑考根脚。
伯邑考得人族气运护身,又有功德无数,此时更是修炼有成,显然走的是人王修炼之道。
日后若能代商,再立些功德,火云洞中便可有一席之地。
二人又客气一番,把酒言欢,喝到日落时分方才分别。
伯邑考执公明手道:“不管谁人来请,道兄万不可下山,若下山必定榜上有名。”
赵公明不以为意,道:“贤王不必挂念,我已得了师尊法旨,必不会下山。”
伯邑考驾起土遁,往西岐而去。
只是山中果酒后劲不小,一时不分东西南北,睁眼看时却停在一处院中,也不知是何地。
酒劲上涌,哇的一声,吐出胸中浊物,又伸手胡乱从架子上拿些衣物擦嘴。
擦拭间,只觉此物甚是香腻,不觉多闻了一闻。
正在此时,院门突然大开,走进一员女将。
二人相视,均愣在当场。
女将大怒,道:“不想你如此下流,竟跟来此地,且吃我一石!”
言罢,一五彩石扑面而来。
此石连赵公明、孔宣之流都挡不住,伯邑考又是醉酒状态,只是“啊”的一声大叫,仰面倒地。
可怜伯邑考一身神通,又有九州鼎护身,仍遭此大难。
那女将见他倒地时,尤自抓着手中肚兜不放,更是气急,大步上前,一双雕花皮鞋就往脸上招呼。
伯邑考以手护脸,大叫道:“我无意至此,纵使污了此地,赔你些银钱便是,你又何故打人?”
女将见他抓着肚兜乱晃,更加生气,一手摁住伯邑考,另一只手兜脸打来。
伯邑考日夜操练童子功,力气比女将大了不少,奈何并无战场厮杀经验,被女将骑在身上,好一顿痛打。
伯邑考被她打急眼了,嘴里嚷嚷道:“我乃西岐武王伯邑考,你这泼妇再无礼,必遭兵祸!”
女将不管他,两只粉拳照面门打来。
可怜封神第一帅,被生生打成一个猪头。
待女将力竭,伯邑考挣扎开,忙借土遁走了。
伯邑考遁出城,抬眼看去,只见城楼上写着“三山关”,三个大字。
他心下明了,已猜出那女将身份,恨恨道:“此仇不报,枉为人君,你且等着。”
此时酒醒,借土遁返回西岐不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