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在帘后听见,思量到:“天命在周,这天下终归要属西岐,我虽能在此处享几年富贵,到头终是一场空。”
又想到前番伯邑考之言,加之自己种种行径,料定自己恐难善终。
“我此时不如帮伯邑考一下,放他归去,待他君临天下时也须念得我的好。”
妲己思虑已定,从帘后转出,对纣王道:“大王乃仁德之君,西伯侯即薨,何不招伯邑考进宫,安抚一二?”
纣王道:“爱妃思量周全,理当如此。”
遂命招伯邑考进觐见。
伯邑考收拾心情,整理妆容,随天使入宫觐见。
伯邑考痛哭,跪伏于地,奏曰:“家父西伯侯姬昌新丧,罪臣伯邑考请扶灵柩回转西岐。”
两班文武看伯邑考哭的悲痛,亦是心生怜悯,纷纷附和,尤以费仲、尤浑二人最是上心。
不意旁边转出老将鲁雄,奏曰:“西伯侯新丧,姬伯邑考悲痛万分,此时上路恐有不测。不如遣散宜生护送文王灵柩回西岐。”
伯邑考头伏于地,此时心中一紧,隐隐猜出陷害文王的谣言从何而来。
都言忠臣为国,果然不假。
纣王暴虐无常,炮烙大臣,冤杀诸侯,不想还是有如此多人维护他。
这些所谓忠臣,到底是为国,为民,还是为君?
费仲出列,躬身奏曰:“我王乃仁德之君,仁孝治天下,而今父亡不让子归,恐有悖人伦。”
伯邑考心中直呼钱没白花,费公当真是收钱办事,童叟无欺。
众文武见二位如此,均不敢贸然上奏,只是站在原地,低头而立,一个个如木雕泥塑一般。
纣王不悦,问左右文武:“众卿可有话要说?”
武成王黄飞虎见纣王不悦,无奈出班奏道:“文王薨于朝歌,不如在朝歌停灵三日,已显君恩。”
纣王道:“准黄卿所奏。”
纣王退朝,转回后殿,妲己接着,纣王将朝事告知。
妲己道:“大王处置得体,别人也无话可说,不如今夜将伯邑考招入宫,再问其意。”
纣王称善,命左右招伯邑考连夜入宫。
却说伯邑考散朝后返回馆驿,将朝堂之事告知散宜生,命随侍人员摆设灵堂。
朝中文武收到消息,多来祭拜,伯邑考一行人应接不暇。
不多时天使又至,传旨命伯邑考连夜入宫,商谈文王身后之事。
与众宾客拜别,伯邑考进宫面圣。
宫人将伯邑考引入摘星楼,但见搂中歌舞依旧,酒食瓜果不断传入,毫无肃穆之情。
伯邑考承宣入殿,一袭白衣,跪伏殿前。
上面纣王见到伯邑考,放下手中酒杯道:“西伯侯忠君体国,安居羑里数载,仍不忘国事。前次见西伯侯时,见其身体颇为硬抗,不想今日却天人永隔,朕甚是悲伤。”
伯邑考偷眼看去,见纣王脸上并无一点悲伤之意,却也不敢道破,只能俯首道:“感念大王挂怀,家父年事已高,无病无灾,又能得大王赦免,当是喜丧。”
纣王道:“卿虽如此说法,但朕终是心伤。不如卿暂居朝歌,日夜赔侍左右,已慰朕思念之情。”
伯邑考听得心惊不已,老灯这是要阉了我?
能日夜陪伴纣王的,除了宫女嫔妃,不就剩下宦官了么?
伯邑考急奏道:“臣虽有心侍奉大王左右,奈何老父新丧,家中诸弟年幼,又气血方刚,邑考不回,恐被歹人蛊惑,有损西岐忠义之名。”
伯邑考情急之下,话中已是隐隐有威胁之意。
纣王不悦,心中已现杀机。
妲己见此,在旁奏道:“我观伯邑考也是忠孝之事,不如令其先互西伯侯灵柩回西岐,待西岐安定后再回朝歌。”
又低声对纣王道:“可先命其回馆驿治丧,再问大王耳目及朝中大臣,若均言其无反意,方可放回西岐。”
纣王道:“爱妃所言甚是,寡人险些听信奸臣所言。”
纣王将事情推卸干净,对伯邑考道:“贤卿先回馆驿治丧,其它事以后再议不迟。”
待伯邑考出宫,纣王又招朝歌城中耳目询问,具言伯邑考忠义。
这些人均是妲己安排,之前为妲己做事无数,早已有把柄在妲己手中,如今怎么会不依言行事?
纣王复招心腹费仲、尤浑二人入宫问话。
纣王对对二人道:“今西伯侯归天,寡人去一心腹大患。但西岐尚有兵马无数,更间西伯侯子嗣众多,今欲使伯邑考回归西岐,二位爱卿以为如何?”
费仲奏曰:“臣闻姬昌素有叛逆不臣之心,一向防备。臣于前数日着心腹往馆驿探听虚实。馆驿军民俱言伯邑考实有忠义,每日必焚香祈求陛下国祚安康,四夷拱服,国泰民安,雨顺风调,四民乐业,社稷永昌,宫闱安静。陛下囚昌七载,亦并无一句怨言。据臣意,看伯邑考真乃忠臣。”
纣王言曰:“卿前日言姬昌‘外有忠诚,内怀奸诈’,包藏祸心,非是好人,何今日反言伯邑考忠义?”
费仲又奏曰:“据人言,昌或忠或佞,入耳难分,一时不辨,伯邑考又久居西岐,更是难以分辨。因此臣暗使心腹,探听真实,方知伯邑考是忠耿之人。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伯邑考每日均遣心腹送金银之物与费仲、尤浑二人,今日方见用处。
纣王曰:“尤大夫以为何如?”
尤浑启曰:“依费仲所奏,其实不差。据臣所言,姬昌数年困苦,终日羁囚。训羑里万民,万民感德,化行俗美,民知有忠孝节义,不知妄作邪为,所以民称姬昌为圣人,日从善类。伯邑考亦无逾越之举,陛下问臣,臣不敢不以实对。方才费仲不奏,臣亦上言矣。”
纣王曰:“二卿所奏既同,毕竟姬伯邑考是个好人。朕欲赦伯邑考归国,,二卿意下何如?”
费仲曰:“姬伯邑考之可赦不可赦,臣不敢主张,但伯邑考忠孝之心,致其父亡时亦毫无怨言。若陛下怜悯,赦归本国,是伯邑考以死而之生,无国而有国,其感戴陛下再生之恩,岂有已时。此去必效犬马之劳,以不负生平报德酬恩。臣量伯邑考以不死之年忠心于陛下也。”
尤浑在侧,见费仲力保,想必也是得了西岐礼物,所以如此,自思:“我岂可单让他做情,我一发使姬昌感激。”
尤浑出班奏曰:“陛下天恩,既赦伯邑考,再加一恩典,彼自然倾心为国。况今东伯侯姜文焕造反,攻打游魂关,大将窦荣大战七年,未分胜负。南伯侯鄂顺谋逆,攻打三山关,大将邓九公亦战七载,杀戮相半。刀兵竟无宁息,烽烟四起。依臣愚见,将伯邑考反加一王封,假以白旄、黄钺,得专征伐,代劳天子,威镇西岐。况其素有贤名,天下诸侯畏服,使东南两路知之,不战自退。正所谓举一人而不肖者远矣。”
纣王闻奏大喜,曰:“尤浑才智双全,尤属可爱。费仲善挽贤良,实是可钦。”
二臣谢恩。纣王即降赦条,单赦伯邑考护灵回西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