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秋游登高再遇熟人

换源:

  春去秋来,时光飞快,半年的时间里,长生顺利通过了府试和院试,获得了秀才功名,几个小的身体也长高明显。

重阳过后,气温出现了一个小幅回升,这日小姐弟聚在一起,又想出了新玩法,春天可以踏青,秋天不妨去登高。

对父母而言,几个大的今年成长颇多,这几个小的也都认真读书,所以这个想法才被提出来,就顺利获得了通过。

几个孩子本以为还要和父母磨一磨,没成想爹娘答应的这么干脆,想着又可以出去玩,几人激动的不能自已。之前没登过山,几个孩子只知道书里说的泰山华山什么的,所以就在一起豪迈的商议着登泰山大计,把父母听的啼笑皆非。

为了让几个孩子在一日内完成“登山大计”,而且早去早回,不耽误课业,浩然二爷在和大哥通气后,亲自给孩子们选了一个登山地点,就在出了城外不到数里,一个坡度缓长被植被覆盖的小山上。二爷提前派人去看过,大人徒步登上去只在半个时辰以内,小孩子就是慢点,也只要半个多时辰,想着雅量虽弱小,但有哥哥姐姐做榜样,也不会累到放弃,而且山上没什么大树,都是山花矮子植被,顶部有一大片空旷的面积,视野开阔,所以就把登山地点定在这里。

因为就是个小山,没有名字,几个孩子围着二老爷问登哪座山。浩然记得下人禀报说山上遍地菊花,香味清雅,于是就对孩子们说是登“菊花山”。几个小孩一听开心极了,立马各自回屋准备起来。

登山是个体力活,可不能像踏青那般打扮了,一切都要拣轻省的装束来。

登山之日,池嬷嬷起了大早,学画册中《捣练图》里的小孩格式,帮雅俗把头发梳成三绺麻花环,一鬏堆于顶,两鬓五六根细辫盘挂垂于脸侧,扎着绸带,精致的了不得,又在眉间画了一朵桃花,换了身青冥色织金银团花锦面斜襟宽袖长袍,腰束五彩蝴蝶鸾锦带,小小年纪精力充沛,联想起《梦游天姥吟留别》里的那句“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颇有一番神人精华。脖子上戴着一个赤金嵌红宝石项圈,前面挂着老青玉辟邪,赤金缠枝牡丹如意锁,锁心镶一枚莹润明净的双螭龙红沁玉雕佩,底下三颗翠玉坠脚,款式极为精致,一看便是豪门千金的尊贵装饰。

仆从套上马车,又把厨房备好的两个鎏金珐琅三撞圆面大提盒小心搬上车,这些都是小姐今天的餐食,再加一个大漆描金雕花四撞四方提梁盒,是从风禾尽起新买的五六十样点心,给几个孩子一起当零食。另外给下人的吃食也挑足了两大担,加上水壶、铁炉、铁锅、碗筷等物件,便一起送小姐去二爷府会合。

二爷府这边雅娴、长远、雅量也早都收拾好了。

雅娴一身琥珀色舜华纹缎面袄裙,颀长又略含一点富态的身材很显气派,整套黄金镶宝石镂花首饰,从头上、耳边到项上、手上,装点的璀璨别致。

雅量身着竹青色云雁纹锦小襦裙,脑袋上用金丝头绳扎着双丫髻,两边各由一绺乌发绕圈编盘,扎成葫芦式抱着脑壳,眉间点一朵胭脂梅花,脖子上戴着赤金圈,看着极其清秀俊美。

长远一袭岱赭色缎面圆领束腰小长袍,头上依旧是金星扎的一对总角,额前留着一排小碎发,项圈金锁,如意金环,越显唇红齿白,虎头虎脑。

目的地在城外,又限制一日来回,早上不敢耽误,二爷和贾夫人都是天不亮起的床,一个要上朝,一个要帮几个孩子检查出行用品,叮嘱几句,内院厨役都是半夜起的床,各处掌灯,早早备好小主子们今日的吃食。

主子们一日膳食总共准备了八个捧盒,八个提盒,另有两担下人常行吃食。

贾夫人本想亲自跟着去,无奈家里离不开人,最后只得挑选四个得力的心腹嬷嬷,再三嘱咐路上照顾好小姐公子,又让几个孩子不要耽误时间,早去早回,别让爹娘担心等等。

几个孩子小心顾着礼数出了门,一上了车,忽都自由欢快起来。

车马一路疾行颠簸,孩子们心里都很兴奋,等到了二老爷说的“菊花山”,姐弟四人忙不迭上了去。

出发前浩然嘱咐过三个大一点的,记得照顾好雅量,所以都没跑太快。雅量今天格外兴奋,一路也没掉队,众人欢欢乐乐上了山。

这次不像上回去公家园林,是在郊外,因此带了两队护卫,留一小队在山下用饭看守车马,其余大部队同嬷嬷女使们一起上山,大家不但要照顾好小主子,不能摔着碰着,还要把食物用具一起带上山。今日仆从众多,每人拿一包东西或者背一个物件就够了。

几个孩子活力充沛,一路向前,虽跑的有些气喘,也毫不停留,不用半个时辰就到达了山顶。

随行的下人都没想到公子小姐还这么小,身体却这么好,上山一路用跑的不带停,为怕跟丢,也都背着小物件紧追,到了半山腰就累的大喘,不过可不敢把小主子们放出视线,紧赶慢赶,一路奔命追上山顶,总算没喘个倒。

护卫们身体好,开路看后稳步紧随,不急不乱,早在主子们到达山顶前,就已经先上来检查完场地,确认安全,随即分散几处放哨。

果然涧口有泉常饮鹤,山头无地不栽花。此时天朗气清,风和日丽,矮子植被不挡视线,远近风景尽收眼底,格外令人爽心豁目。漫山遍野的菊花竞相开放,吸一口气都觉精神焕发,元气充沛。

天天呆在高门大院里的孩子,眼下看到这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景色,几乎如痴如醉。

方才一路跑上来,四张小脸都挂着些些微微的汗雾,显得异常白净圆满,脸颊透着淡淡的稚嫩好气色,仿佛珍珠一样白里透红,此时就像四位小神仙才从天上降临这座山头。

此情此景,几个孩子虽不会赋诗一首,不过想到会背的诗可不少,首先雅俗从黄巢的《不第后赋菊》开始背起,其余三个看完雅俗的表现,也不甘示弱,纷纷背起了“菊花”诗,李白的《九月十日即事》,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李商隐和元稹的《菊花》,就连李清照的《醉花阴》都想到了。

背诗需要氛围,一首诗这个想到开头,那个想到中间,偶尔想不出来的经过别人一提醒,就能差不多全背出来,忽然哪一句说串了,你想想,我提醒,最后也能凑对,众人集思广益,文化氛围瞬间提高了档次,小孩子间再有一个不服输的比较心理,学习非常快。雅俗记诗最多最全最熟,把一行姐弟都佩服的五体投地。

女士们追上来一步不敢慢,见四个小主子正在背诗,一派兴奋,这厢也不敢耽搁,连忙放桌开马扎椅,摆上点心,又赶紧生起小炉子,把茶水烧好,又把午饭菜拿出来准备烹热,一通麻利忙活。

姐弟四人背诗背的差不多,感觉有点儿渴,就过来一起喝茶。风禾堂的点心以其高昂的价格令无数人望而却步,遂成权贵特享。这几个孩子却都不放在眼里,有了玩就忘了吃,今日带来的这些点心都是见者有份。两个嬷嬷起身帮着派发,众人都是一片欢喜的谢声。

四姐弟吃过小食,要消化一会儿才肯吃饭,继续又玩,山上野菊繁多,五颜六色,都拣好看的摘起来,准备做花冠,此时此刻四个孩子仿佛都融入了这片风景之中。

女士们一旁守着主子,也趁机弄些吃的休息会儿。守在外围的一帮年轻护卫此时也都在尽享口腹之欲,外差有个明显的好处就是伙食改善,每人都能点自己喜欢吃的,贵也可批,今日不光各种大鱼大肉,还有好酒喝。

正当四姐弟满山玩的开心时,突然山的那边也上来一拨人,为首的竟是上回踏青在湖上遇到的那位公子。首先对此产生警觉的就是放哨的一帮护卫,虽然大家吃在兴头上,但是本职工作一点不敢疏忽,见有陌生人来,连忙进入戒备状态。

现场忙的欢天喜地的女士们见来了外人,也纷纷收起工作,观察情况。今天不少人都在上次春游的时候担当过护送工作,对此前的事有印象,纷纷认出了那家人,看样子也是来秋游登高的,只不过怎就这样巧!在这座籍籍无名的小山上又遇到了!

雅娴之前从父母口中得知他应该是制平侯世子,心想今天怎就在这里碰上了!上次春游回去接到下人汇报,父母派人做了调查。远俗量不知是谁家的,也觉得奇怪。

这座丘顶比较空旷,柴府的人离李府有一段距离,负责此次出行的嬷嬷连忙把四位小主子聚拢到一起,避免被外人瞧见。

那边人一上来也开始着手准备忙午饭,与李府不一样的是,柴府的人带了不少生肉和酱料,就地生火架上三个铁架子,在那里做起烧烤,李府这边几个孩子忽被吸引了。

这样率性的吃法,对一群生活在深宅大院的孩子来说还没机会尝试,先不管东西怎么样,就这个玩火的方法,首先就很想试试。

果然人在小的时候不是喜欢玩水,就是喜欢玩火。

柴公子见对方已被成功吸引,便趁机前来李府这边打招呼,随身只带一个小书童,其余家仆留在原地。

眼看对方人来,李府领队的护卫紧忙带人缩小防护圈,又有领头的三位嬷嬷站到小主子前面,整体阵势颇起震慑作用。

柴公子一向胆大随性,直接上来就笑着招呼“老熟人”,主动和长远作揖问候,并邀请几位妹妹一起吃烤肉。

顾嬷嬷对此满口回绝,上次春游回去不久,她就从夫人那里得知了对方底细,管他什么侯府伯府的,万一对方心术不正,国公府名声要紧。不等顾嬷嬷示意,乳母娘子们早已经围了上来,首先把雅俗雅量和长远带去一边,出门在外重中之重就是小主子安全,至于雅娴算是这次外出的领头主子,有一定话语权。

柴公子眼见那对漂亮的小姐妹被带走,心中暗恨,打量眼前的只是个管事嬷嬷,于是又向对方千金姐姐说话,满口姐姐长,姐姐短。

雅娴了解对方底细,不好拒绝的太难听,一连婉拒几次,无奈柴公子锲而不舍,缠在面前不肯离去,眼看顾嬷嬷几乎准备上手,雅娴怕伤了和气,于是就唤长远过来和柴公子说话。

长远看姐姐有要,连忙过来站到姐姐前面,他虽年幼,出门在外也代表李家的男丁。

此时李府在场的护卫一半退守到后面,跟乳母娘子和丫鬟里三层外三层的护着俗量两位小主子,另一半站在领头的嬷嬷身边,保护娴远两位。

柴府的人发现对方对公子不客气,于是连忙又来了两位,为首的一位对李府最有体面的顾嬷嬷直接报上家门:“在下制平侯府管事,这位公子是我们侯爷的爱子,今日公子登高秋游,方才若对贵府的千金公子有所打扰,还请姑姑见谅。”语气傲睨不失客气,其实这位大管事知晓对方来历。

顾嬷嬷作为国公府内宅管事娘子,十分清楚制平侯府在成国公府面前的斤两,春游那一次是碰巧,可怎么会一巧再巧,她心里暗暗有个念头,今日出行信息若非提前泄露,就是遭到跟踪,对方肯定不怀好意。她的职责首要就是确保主子安全,这四个孩子是国公爷和二爷的心头至宝,倘或有个闪失,这群下人死一万次也不够弥补的。再则李府这边女孩多,对方再三让个少爷前来纠缠,对李府孩子名声不利。

所以即便对方量出侯府腰牌信物,随便求证,顾嬷嬷也只是淡淡一瞥,理都不理,示意身边一个年轻的护卫上前说话。

护卫收到眼神,直接上前断然道:“原来是显贵人家,请公子和管家见谅,我等是成国公两府家仆,今日跟随主子出来登高游玩,不期在此遇到贵府,我们各占山头,互不干扰,实在不好意思叨扰贵府,辜负柴公子一番好意。”

大管家不想对方一毛头小子开口就这么油盐不进,也不愿意公子失望,何况夫人还有吩咐,连忙赔笑上前,还是只向顾嬷嬷道:“这么说就见外了,李国公府与我们侯府素有交往,凭几代国公爷和侯爷的交情,亲切如手足一般,今日小主子们在一起用个饭,哪里算打扰,便是国公爷和侯爷都在这儿,也不说两家见外的话。”

对过去不知道,现在的成国公府与制平侯府谈不上往来,攀不上交情,这位管家就是想暗示他们一群下人别当主子的家,嬷嬷和护卫们当然不吃这一套,下人当不了主子的家,也轮不到你们柴府外人来当李府人的家。

眼见嬷嬷和护卫的脸色从慎重变为讥笑,今日说不好一场口舌之战都是轻的,就怕口角上升到争端。雅娴不想自己难得出门一趟,闹出豪门刁奴的事故,犹疑再三之下,给了折中之法道:“今蒙柴公子待人以礼,我家幼弟本欲相赴,只是出行在外,贸然不便,恐失主客之礼。若柴公子不嫌弃,家僮粗备食浆,不若请公子屈尊赴吾家幼弟之邀,也表我们李府一番薄谊。”

这话算是给柴公子留了面子,众人也知雅娴小姐并非真心邀请对方,不过是以退为进的客气话,怎知对方见机立刻就坡下驴,不但柴公子乐颠颠的岂敢多承一通答应,那俩管事转头就吩咐把已经烤好的几大盘肉端过来,还很客气的请李府众人一起品尝。

事已至此,毕竟人家是侯府公子,不能太不给情面,负责照顾雅娴和长远的覃嬷嬷只得带人在中间收拾了一块空地,摆上三个桌席,上饭上菜,招待对方公子,一面看紧雅娴和长远不可吃人家一点东西。

柴府的人退回了原来地方,只留下公子和贴身侍从在李府这边。

长远虽然不清楚对方来路,也十分配合姐姐帮着招待这位公子。

怎知柴公子并不满足于此,方才走过来时,他看见两个被带走的小姐妹长得就像银河美玉,东海奇珠一般,尤其穿蓝色衣服那个活脱脱一个白瓷娃娃,透着一层洁白的光泽,眉目精致的似乎不真实,只一眼就把他整个震撼了,还没来得及多看,人就被带离了视线。眼前这位姐姐虽也是花容月貌,倒不像那两个人间难遇,宛如冰雕,因此满心想把方才那对小姐妹再接过来,可是又怕看在那儿的一群嬷嬷和护卫阻拦,现在那对姐妹被一群人里里外外,层层保护的密不透风,连影子都找不见,为首的顾嬷嬷那双眼睛照着四周跟铜铃一样,一看就是跳江湖的野货,柴公子怕过不了她的关,就想从这两姐弟身上下手。

本来雅娴是让长远招待柴公子,可又担心弟弟人小说话不知分寸,所以才留在一旁监督。果然那位柴公子说不了几句就弄心思,向长远打听起两位妹妹,还想让她们也一起来,把一旁的覃嬷嬷听的几乎是杀鸡抹脖子的表情。

长远憨厚单纯,一再说妹妹有嬷嬷照料,多谢关心,又请公子用汤用饭,无奈对方三句不离妹妹,长远无法,几乎是求救般看向姐姐。

雅娴到底是见事少了,不知怎就遇到这么个不知礼数的,她本还不愿意多想,无奈这位柴公子真是死缠烂打,出言无状,既然好话请了对方,总不能一言不合又把人家轰走,于是只得转移话题,说想玩玩烤肉的那些家伙什,借他家铁架烤几块肉。

柴公子最喜欢听这一句,忙催姐姐去把另外两个妹妹叫过来一起,又让书童带人去拿烤架子。

雅娴险些被对方的话噎死,暗自责怪今日说什么都错,索性皱起眉头一言不发。长远见姐姐不高兴,也不愿意再说话。

雅俗雅量这边的情况也不妙,本来今天出门是想好好玩一玩,突然来了这群不认识的人,占了他们的地盘,现在姐姐和长远又不能来一起,得知对方就是上次在湖上和他们抢位,闹的最后游玩不下去的那个人,姐妹俩都很不愉快。

江南正在把采来的菊花细细编成花冠花篮,哄俗量高兴。姐妹俩坐在马扎椅中,看着江南手指飞舞,很快将花朵枝梗编成形状,方才渐渐鼓起兴致。

顾嬷嬷看这情况,今日须得提前回去,一边赶忙带人热饭菜,好生喂给雅俗雅量,一边让大家抓紧填饱肚子。她带惯了雅俗,多少还好点儿,雅量一不高兴就这不吃那不吃,又不知道覃嬷嬷平时是怎么哄的。

此时的覃嬷嬷比顾嬷嬷更紧张,那位柴公子人小鬼大,一副机灵相,虽然在找长远雅娴说话,却三不五时拿眼睛往雅俗雅量那块儿瞟,亏得顾嬷嬷镇守雷池,带领一群人把雅俗雅量保护的密不透风,让这位柴公子扭歪了脖子也瞧不见。她心里暗暗鄙夷,说起来也是位侯门公子,瞧这行事家教,跟那穷门小户出来的一样。况且两次出门都遇到一伙人,她比谁都疑惑,为防今日有纰漏,也顾不得什么礼不礼的,她现在一心只想摆脱这帮人,带着主子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府,上报今日之事。

一面心里思忖,一面想找时机和顾嬷嬷通气。

怎知顾嬷嬷一贯不够义气,好容易把雅俗雅量哄吃好了,她是一刻不停留,连忙吩咐趁早启程。

这边一拨人早就收拾好了,只等一声令下,迅速起身聚集,准备下山回城。

雅俗雅量早就坐不住了,一听说要回去,起身就从原路往回走。顾嬷嬷和乳母紧紧跟在身边,一刻不敢离手,几十随从护卫背箱笼提包袱一阵烟跟上,前引傍围,团团把影子都遮的不见缝。

等到覃嬷嬷发现时,顾嬷嬷已经带走一半人离开老远,估计用不了多久都到山下了。

她暗暗开始发急,偏柴家人方才送来一台烤架子摆在中间,这位柴公子喧宾夺主,上手三下两下带着长远一起做烧烤,又对长远问东问西,再三探问姐妹姓名年岁,见这姐弟二人都不理,渐渐有几分羞恼,又见雅娴长的肌肤莹润,玉臂如酥,便上前准备把她拉过来,教她怎么弄烧烤。

只这一幕把覃嬷嬷吓得三步并一步冲上前把人推开,少男少女离个几步远说话还算正常,就这么上手揩油还得了。事不宜迟,她借机命大家尽快收拾下山,然后急冲冲带着长远和雅娴一溜烟朝前走了,越赶越快。

柴公子这下是想追兔子追不上,一转身连影子都瞧不见。

临到最后总会生事,柴府那两个管事见对方招呼不打就准备走,还把公子丢在那儿,连忙赶来为其撑腰。到了现场发现对方都收拾差不多了,领头带着主子已经离开老远,就剩几个护卫在清理场地,这情形想拦人也拦不到。柴府一个长得干皮瘦脸的管事出口就骂这家人不懂礼数,什么待客之道。

留下来断后的一个小护卫听闻顿喝道:“你个做奴才的上谁家当客人?主子是金贵的客人,你们算什么,当奴才的出门在外不好好伺候主子,指望着别个来替你伺候,敢则你们主子不是正经主子,奴才不是正经奴才,好酒好肉养的你们这群奴才出来乱冒充人样。”

一通嘲讽的对方怒不敢言,方才扬长而去,要不是这帮人没头没脑冒上来,今天大家还能多清闲一阵子。

未知这次秋游是否是巧合,且看下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