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未来名相,李斯!【求鲜花,收藏,月票】

换源:

  议政殿内,乌泱泱一片朝臣朝嬴政躬身请命,王座上,年轻的嬴政此刻显得有些孤寂落寞。

朝臣中,顿弱刚欲要迈步出列,衣角却被身后一人拉住,他不由朝着那人望去。

却只见那人冲自己摇了摇头。

“顿大人,可知前人之祸,当年陈大人也是因为公然反对吕不韦落得一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属下知顿大人不惧死亡,但朝着支持王上的势力已然不多,若是顿大人再出意外,那又该让王上何去何从呢?”

“还望顿大人三思啊!”

说话的乃是一名青年文士,顿弱认识此人,其乃是借由吕不韦推荐入朝,如今正官拜下大夫。

让顿弱颇为意外的是,眼前之人明明是吕不韦推荐而为官,并且其似乎也原是吕不韦的门客。

今日为何会好心阻拦自己。

他不由有些警惕起来。

不待顿弱出声,青年文士放开拉住顿弱的衣袖,“顿大人大可不必疑惑,李斯与相国大人乃是旧主情谊,如今李斯既为朝堂官吏,自然该效力当今王上,该为当今王上考虑。”

没错,眼前这名青年文士正是未来秦国名相李斯。

李斯,字通古,楚国上蔡人。

其早年跟随荀卿学习帝王之术,后入仕秦国,因仕途无门,于是拜入吕不韦门下为一门客。

随后借助吕不韦的推荐,从而入朝为官。

而李斯未来的成就或许就连如今的吕不韦也是难以预料。

李斯入朝后劝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一统天下,并遣谋士持金玉游说诸侯,离间六国君臣。

秦王政十年,嬴政下令驱逐六国客,李斯时为客卿,也在被逐之列,李斯上书《谏逐客书》,秦王嬴政随即取消逐客令,李斯官复原职,后升为廷尉。

秦统一六国后,李斯参与主持议定皇帝名号以及有关的礼仪制度,坚持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并制定了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和度量衡制度,建议禁私学,焚诗书,制定相应法令。

可以说,未来秦国实现一统,眼前这位看起来还有些年轻的青年文士功不可没。

李斯除却政治上的成就外,更是著述甚多,所作《谏逐客书》是古代散文名篇,李斯的传世书迹有《泰山刻石》《峄山刻石》《琅邪台刻石》《会稽刻石》等,又著有《苍颉篇》七章,如今已佚,后人有辑本。

李斯此人可谓是政治,文学,书法集一体。

当听完李斯的解释后,顿弱顿时就对眼前的青年文士多了几分好感。

望了望满朝百官,望着那些纷纷附议吕不韦的官员,顿弱明白即使是自己提出异议,在那些依附吕不韦的官员悠悠众口下,也会被其淹没。

顿时,顿弱顿觉有些悲凉。

“启禀王上,臣身体有恙,臣恳请王上准臣早退。”甩了甩衣袖,顿弱颇有些意兴阑珊的离开了议政殿。

王座上,嬴政望着顿弱那稍显岣嵝的背影,刚刚伸出的手又重重的放了下来。

“既然顿卿有恙,那准其早退!”他无奈的摆了摆手,旋即又对着吕不韦道:“既然仲父已有谏言,那就依仲父所言行事吧。”

闻言,望着离去顿弱那略显岣嵝的背影,吕不韦的嘴角不由勾起一丝冷笑。

“臣遵王上命!”

“臣等谨遵王上王命!”

听着一阵附议声,嬴政眼神有些黯然,但很快他就打起精神,朝着下方群臣道:“除却西北战乱将起这件大事外,九原郡守将章老将军还给寡人递上了一份奏报。”

说罢,嬴政身旁一名内侍躬身上前,将一份奏报呈上。

嬴政拿起奏报,冲着下方群臣念道:“这是章老将军特意呈上来的,章老将军在上面控诉了一些官员到徇私舞弊。”

扫视下方群臣一圈,嬴政接着言道:“章老将军说,朝中有人为了一己私欲竟有功而不赏,军中升迁途径竟被有些人控制。”

“我秦国向来以军功为贵,若是得了军功而不赏,岂不是违背我秦国祖宗祖制。”

“寡人说的对否,杨大人?”

话到最后,嬴政的目光径直望向吕不韦身侧一名身形魁梧,但眉宇间颇有几分阴沉的官员。

此人乃是掌管军中职位升迁,同时也统率都城卫士守卫宫禁的九卿之一,卫尉。

被唤作杨大人的魁梧官员见嬴政的目光望向自己,顿时有些许慌乱。

虽说吕不韦才是真正掌控朝堂一言九鼎之人,但秦王室历年来所形成的威慑依旧存在。

嬴政虽然年幼,但朝中大多数老臣都经历过秦昭王嬴稷所统治的那个朝堂。

恰恰,杨大人正是其一。

更何况嬴政还给他扣了这么一顶高帽。

违背祖制,控制军队升迁,这两样罪名那一样扣到他头上,怕是都能将他送入深渊。

迈步,杨大人连忙出列道:“启禀王上,臣并不知道臣何时祖宗祖制,还望王上明察!”

王座上,嬴政翻开手中奏报,念道:“末将章佢上报,末将麾下有百夫长陈谡,其骁勇善战,所立功勋无数,皆有迹可循。”

“按军功升迁制度,其当以升为千人将,但军功报与朝堂,升迁之事却一直未曾下达。”

“末将有理由怀疑,朝堂有小人恶意阻挠,军功升迁乃是祖宗祖制,更是我秦国军武之风强盛的主要原因。”

“若有人为一己私欲置祖宗祖制不顾,那岂不是让我等奋勇杀敌的将士寒心。”

“望王上明查!”

当读完章佢的奏报,朝堂上,众文武大臣面面相觑,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在为陈谡这个突然出现的名字感到好奇。

他们不明白这个人究竟是谁?

竟然能够让一向与世无争,镇守边陲的章佢老将军特意为他奏请朝堂亲自为其主持公道。

此刻,不仅群臣,就连立身首位的吕不韦也是略微愣了愣。

毕竟已经过去两年了,他想不起来陈谡这号小角色倒也正常。

而众人都没有注意的角落,昌平君却是一愣,因为就在不久前他才刚刚与自己的爱女谈论过此人。

他记得自己还说过此人不过是碌碌无为,只可偏安一隅,可没想到今日竟得到其升千人将的消息。

短短两年时间,这小子究竟在西北边陲干了些什么?

“启禀王上!”

这时刚刚被嬴政质问的卫尉杨大人这才回过神来,他朝着王座上的嬴政一礼,神色恢复,“陈谡此事却是事出有因。”

说着话,杨大人朝着周围投来询问目光的群臣扫视一圈道:“不知诸位可还记得前少府陈昭壤?”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