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换源:

  “非常好,很高兴能与诸位相识。如今我已收购《天天日报》,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些我的想法。”

秦仕安神色凝重,目光逐一掠过众人,七人不由自主地挺直了腰板。

见到此景,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清嗓之后,秦仕安继续说道:“在收购之前,我对报社已有初步了解,发现存在的问题颇多,否则也不会沦落为一家不起眼的小报。”

新老板的话语让在场所有人都沉默了。

虽然刺耳,但这确实是无法否认的事实。

“变革刻不容缓,不改革唯有绝路,而改革或许尚有一线生机。若想保住饭碗,我们必须让报社重现辉煌!”

新老板的这一席话,让包括韦建邦在内的七位负责人内心一紧。

他们清楚现状,却因前任老板经营不善而束手无策。

有能力的韦建邦资历尚浅,老板不予采纳其意见,而其他人更是不懂经营之术。

面对报社日益衰败,大家焦虑万分却束手无策。

如今,一切希望都寄托于新老板秦仕安。

七双眼睛热切地望向秦仕安,心中升腾起一丝期盼。

他们皆已步入中年,最年轻的韦建邦也三十而立,正是家庭的顶梁柱,他们不能失去这份工作,一家老小的生计全系于此。

“很好,看来你们都心中有数。”秦仕安满意地点头,

“我的目标是将这份报纸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大报。”

新老板的这一宏伟目标让在座七人目瞪口呆,不禁暗自思量,这是否太过天方夜谭!

即使是报业内的S级人才韦建邦也不例外。

但既然老板已明确表态,即便在他们眼中这目标遥不可及,也只能赞同,毕竟设定远大目标本身并无不妥。

“请不要误会我是在空想,我已经有了大致的规划。”秦仕安接着说,

“未来你们自会明白,现在只需全力以赴执行我的计划即可。

首先,我们设定一个小目标,让《天天日报》成为香江销量第一的报纸。”随后,他开始分配具体任务,

“韦建邦,从即日起,你将成为报社的总编辑及主要负责人。”

既然已知韦建邦是难得的人才,秦仕安自然要尽力拉拢,更何况这是S级的人才。

资历最浅、年纪最轻的韦建邦骤然被提拔至高位,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好…好的,老板。”他激动得有些口吃。

其他六人投向韦建邦的目光中,既有羡慕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嫉妒。

人性使然,秦仕安却坚信,能够被系统评价为S级人才的韦建邦,在他的支持下,完全有能耐驾驭这些B级和C级人才。

“建邦,你原来的薪资是多少?”

秦仕安想了想,毕竟这是他麾下的首位S级人才,他并不吝啬。

“每月2800元。”韦建邦答道。

“那原总编的月薪是多少?”秦仕安又问。

《天天日报》前总编来自韦氏家族,随着秦仕安接手,对方也识趣地辞职。

“大概12000到15000元吧。”韦建邦回忆道。

“好,今后你的薪水将是每月3万。好好干。”秦仕安说。

“啊,我…我一定尽全力!谢谢老板!谢谢老板!谢谢老板!”

韦建邦激动得眼眶泛红。

3万港币的月薪,即便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这样的名校,初入职场也不过是3000港币的起薪。

年仅30岁的韦建邦,已能享受如此高薪,足以让许多人艳羡。

此刻,作为现场最年轻的报人,韦建邦望着秦仕安,心中涌动着“士为知己者死”的豪情壮志。

为了激励团队,秦仕安决定对韦建邦进行薪资上的调整。

他观察到,这一举措让韦建邦的忠诚度指标如同火箭般攀升,从原本的55点直接跃升至90点,增长幅度之大令人咋舌,要知道,忠诚度的满分为100点。

当然,秦仕安深知忠诚并非一成不变,今日的忠心或许明日就会有所改变。

如今三万元的月薪足以让一位S级人才倾尽全力,但当这位人才真正绽放光彩时,这点报酬恐怕已无法满足其忠诚度的提升,这是人性使然。

韦建邦作为韦家的远亲,得以在报社谋得一职,若非这层关系,他不可能在这里工作,更不用说他并不擅长写作。

随后,秦仕安转向其他人宣布:“你们的工资,将在原基础上提高百分之五十。至于外部的普通员工,则增加百分之二十。”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