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换源:

  待她将JW的衣物呈上后,林白欣仔细端详,心中的忧虑却并未减轻,反而愈发沉重。

对于行业内人士而言,了解竞争对手是基本功,但这次深入“敌营”的经历,却让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JW的品质与设计,无论是面料的选择,还是剪裁的精细,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令人难以望其项背。

原本以为,只要了解对手,就能找到应对之策,如今看来,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天真。

面对如此强劲的对手,林白欣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尚界,如何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又能抵御住外来冲击,成为了他必须面对的课题。

而对于整个港岛的服装行业而言,JW的崛起无疑是一剂强心针,它不仅推动了行业的整体进步,也让所有从业者意识到,只有不断创新,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当JW的首日销量突破两万,不仅销售额喜人,利润更是超出预期,这一切,都让创始人林白欣惊喜不已。

在港岛的繁华地段,十家JW门店如同新星般闪耀,总营业额达到了惊人的180万港币,这数字甚至超越了鳄鱼恤37家门店时的日常表现。

秦仕安,这位坐镇办公室的幕后高手,听到这则喜讯,嘴角不禁扬起一抹满意的微笑。

为何他如此满意?原因在于利润之丰厚。

这十家门店,原本就是鳄鱼恤的自有物业,无需支付高昂的租金,只需承担人工、水电以及少量管理费用。

除去人工成本,每家门店每月的开支不超过2000港币,即便加上人工,成本也在10万至15万之间,这还包括了奖金。

在这个时代,港岛的服装销售员,提成几乎是奢望,能够按时领到工资,已经算是好公司了。至于奖金,更是凤毛麟角。

因此,JW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而其自有的制衣厂,更是在成本控制上占据了优势。

然而,JW的毛利率高达260%,这意味着180万的销售额中,成本仅为70万左右。在扣除各项费用后,单日净赚至少100万港币,平均每家门店贡献了10万港币的纯利。

这样的成绩,让人难以不满。

当然,如此高的利润率并非没有原因。

首先,今日的开业盛典,前期的广告和营销投入尚未计入成本;其次,开业当天的销量远超常态,顾客的热情高涨;再者,这些门店均位于人流量巨大的临街位置,且免去了租金开销,自然利润惊人。

陆鸿璇,这位并未现身开业庆典的神秘女子,在傍晚时分来到秦仕安身边,听闻JW的辉煌战绩,不禁赞叹:“真是了不起的成绩!”

秦仕安点头应允,心中却早已盘算着JW的未来。

“确实不错,”他说道,“

有了这份成绩,我们便知足吧。人生在世,不可过于贪婪。”

陆鸿璇闻言,不禁笑中带嗔:“你这话,听起来倒是不小气,但骨子里透着贪婪。”

秦仕安辩解道:“我可是谨记吕不韦的教训,做人切忌贪婪。他一生的投资皆成功,唯独在最关键的套现退出上失败,皆因贪恋权势,未能及时收手,最终赔上了身家性命。”

吕不韦的故事,虽成就非凡,却因贪念未得善终。

他的投资回报率,即便是黄赌毒也无法匹敌。

陆鸿璇对秦仕安独特的解读,报以笑声,未携带闺蜜贺朝琼的她,今晚显得格外轻松自在。

身着JW设计的连衣裙,陆鸿璇的笑容如春风拂面,温婉动人。

不同于贺朝琼的霸气之美,陆鸿璇的容颜散发着古典端庄的气息,宛如宫廷中的贵妇,内敛而坚强。

“说说看,你对JW有什么打算?”陆鸿璇好奇问道。

秦仕安胸有成竹:“扩大生产,加速开店,这是必然之路。不过,热销之下,仿冒品恐将涌现。”

陆鸿璇惊讶之余,秦仕安却坦然处之。

在港岛,任何成功的商业模式,都会迅速引来模仿者,正如电影界赌片的热潮一般,各路“赌王”、“赌圣”层出不穷。

即便知识产权保护薄弱,面对仿冒,秦仕安选择一笑置之。

“我们无需担忧。”秦仕安自信满满。

毕竟,即便在后世,ZARA这样的快时尚巨头,也曾面临无数诉讼,但它们依然屹立不倒,甚至因此名声大噪,门店遍布全球,市值节节攀升。

话说在港岛,有这么一位商业巨擘,名叫林白欣,掌舵着丽新集团,这可是个响当当的名字。

然而,最近他却愁眉不展,睡眠质量堪忧,皆因JW服装横空出世,直接威胁到了丽新集团的中低端品牌市场,那是集团的现金奶牛啊。

JW服装的风头正劲,其店铺开业之际,销售盛况空前,媒体争相报道。

次日,丽新集团的股价应声下跌,跌幅高达4%。林白欣深知,若无应对之策,股价恐将持续下滑。

于是,他果断拍板,决定“借鉴”JW服装的设计风格,以图稳住阵脚。

尽管年逾花甲,又有两位已入不惑之年的儿子在旁辅佐,但林白欣对此事亲力亲为,不敢有丝毫懈怠。

从JW服装开业到拿样品回厂,再到设计抄袭、批量生产,最后铺货上市,丽新集团仅用了15天。

这并非极限速度,但为了确保质量,保持成本可控,15天已是最快方案。

毕竟,JW的款式新颖复杂,对技术要求颇高。

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下,第一批新款服饰如期而至,恰好在JW第二批店铺开业前夕,即首批店铺开业后的第15天,丽新集团旗下的56家店铺全面上新,挂上了丽新品牌的JW款服饰。

这一天,林氏父子三人马不停蹄,遍访港岛各地,密切关注自家店铺及竞争对手的销售状况,尤其是JW服装店。

夜幕降临,三人相聚,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喜悦。

大儿子林健明兴奋地汇报:“老爸,卖疯了!我负责的17家店,今日平均每店售出上千件,到后来都断货了!工厂加班加点也供不应求,只能明日再售。”

二儿子林建新接话道:“老爸英明,我们款式与JW一致,价格却低了1.5至2成!我留意到,周边几家JW店,今日销量平平,最多也就卖出三四百件!”

林白欣听罢,微微一笑,心中暗喜。

两个儿子所见与他不谋而合,抄袭JW设计的策略初显成效。

至于可能的法律风险,林白欣并不担忧,港岛尚未出台相关法规保护原创设计。况且,据他掌握的情报,不少同行也在纷纷效仿JW,只是丽新集团行动更为迅速。

林白欣明白,即便他不采取行动,别人也会如此,倒不如抢先一步,让丽新集团成为抄袭大军中的领头羊。

港岛商界,哪位大佬是省油的灯?

既然要赚这份钱,就要比别人更快、更多。

心态调整完毕,林白欣吩咐道:“今晚,你们辛苦些,亲自去工厂监督,确保工人们加班加点,今晚所有工厂不得休息!务必在明日提供更多商品,满足市民需求。”

“遵命,老爸。”二子异口同声应允。

他们清楚,家族企业只有一个,谁能最终掌控丽新集团,谁就是下一代的掌门人。

为了争夺继承权,林健明和林建新自然要竭尽全力展现自己的能力。

林白欣看在眼里,既欣慰又忧虑,内心感叹不已:“秦阳那小子,真是好福气啊。”

林白欣与秦仕安的父亲秦阳有过几面之缘,同为潮·汕商人,相互间偶有交集实属寻常。但此刻,他对秦阳充满了羡慕之情。

倘若自己的儿子中有任何一个能有秦仕安一半的才华,哪怕是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他也心满意足了。

那样的话,即使自己离世,也能安心,至少林家不会在儿子这一代衰败,反而有望更上一层楼。

然而,这样的美梦终究只是幻想。港岛豪门无不艳羡秦阳,家中竟能孕育出如此惊才绝艳的后辈,已非简单的“虎父无犬子”,而是真正的“龙凤呈祥”。

带着这样的思绪,林白欣踏上了归途,心中既有憧憬也有无奈。

话说,这港岛的服装界,那可是风起云涌啊。

林白欣和他那些大大小小的同行们,最近可没闲着,一个个摩拳擦掌,想在时尚圈子里搅动一番风云。

不过,他们这点儿小动作,怎么可能瞒得过LEZU集团呢?

林国栋,这位LEZU集团的总经理,早就把这些事情一五一十地报告给了秦仕安,就是那位现在正忙着富德证券的老板。

秦仕安对这事儿,早有预料。

他曾经跟陆鸿璇说过,服装这行当,款式被仿冒,那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版权保护还没那么完善的年代,就算是到了21世纪,这漏洞也是多得很。

秦仕安心里有数,他知道,如果版权保护真那么严,他就不会在LEZU集团的品牌阵容里,推出JW这个牌子。

要知道,JW模仿的那个平行时空的ZARA,可是一直都在各大超级品牌的诉讼名单上,从欧洲告到北美,官司打得不亦乐乎,但人家ZARA,照样生意兴隆,市值飙升。

面对林国栋的担忧,秦仕安胸有成竹,他递过去一份计划书:“按这个来,别怕他们抄袭。关键是咱们的设计,得保密,尤其是工厂里的新款,不能让他们嗅到风声。”

“至于已经上市的款式,他们爱咋抄就咋抄吧。”秦仕安淡淡地说。

林国栋一看这份计划书,眼睛顿时亮了起来:“老板,您真是太神了,原来早就算准了这一切!”

秦仕安笑了笑,转而问道:“LEZU集团那两家新制衣厂的建设情况如何了?”

林国栋赶紧回答:“按照您的要求,用最新的生产线,这种高端货色,只有日本和德国的公司能做。

再加上咱们还得定制一些,所以生产线得等到今年12月才能运到香江,新工厂得明年初才能开工。”

秦仕安点点头,心里盘算着。

LEZU集团的前身,鳄鱼恤公司,本来就有两家大型制衣厂,产量在港岛都能排得上号。但现在LEZU集团多了个走量的JW品牌,原有的工厂产量就不够用了。

“建设速度慢点没事,”秦仕安说,

“可以暂时减少鳄鱼恤的产量,重点放在JW上。在扩张市场之前,光港岛的需求就能满足了。”

林国栋连忙应允:“明白,老板。”

秦仕安摆摆手:“照计划行事吧,港岛这些服装公司,不过是小角色。

我们未来要对付的是国际大鳄。你好好干,将来可要成为国际服装界的领军人物哦!”

林国栋听了这话,激动不已,兴冲冲地离开了董事长办公室,准备执行秦仕安的计划。

秦仕安微微一笑,低头继续研究富德证券的计划。

张嘉俊和张道奇提交的两份基金计划,聚金一号和汇众一号,是富德证券当前的重点任务,除了帮助英君集团旗下的富豪酒店上市之外,这俩基金的筹备工作也是紧锣密鼓。

秦仕安原本打算,聚金一号募集一个亿港币,汇众一号再募一个亿。

但现在他觉得,可以更大胆些——聚金一号募三个亿,汇众一号再募两个亿,总共五个亿港币。如果募不到,他自己出钱也行。

秦仕安深信,随着这两个基金的年化回报率节节攀升,等到聚金二号和汇众二号推出时,资金问题就不再是困扰。

张嘉俊和张道奇准备的计划书相当完备,但他们也有点保守。

这很正常,毕竟他们再厉害,也只是S级人才,在金融领域,他们没法跟秦仕安这样的“开挂者”比。

有了投资眼,秦仕安在金融投资上的造诣,可以说是无人能及。

因此,在秦仕安看来,他们的计划书略显谨慎。

接下来的日子里,聚金一号和汇众一号的筹备工作进展顺利,已经获得了港岛证监部门的批准,离上市的日子越来越近。

秦仕安决定,要更加激进一些,他相信自己的判断,也相信未来的市场潜力。

秦仕安坐在办公室里,夜幕降临,窗外的霓虹灯闪烁,城市的繁华与喧嚣仿佛都被隔绝在外。

他静静地思考着聚金一号和汇众一号的下一步策略,夜色中的身影被灯光勾勒,显得格外深邃,如同一位正在策划宏伟蓝图的战略家。

在金融圈里,秦仕安这招玩得挺溜。

他推出了私募和公募基金,通常的盈利分配规则是这样的:扣除管理费后,剩余的利润,基金管理公司拿走两成,剩下的八成就由投资者们瓜分。

但秦仕安的套路不同,他的“聚金1号”和“汇众1号”基金,采取的是更为严格的阶梯式分配。

具体说来,如果投资回报低于两成,秦仕安的福德证券只能拿走两成的提成;但一旦回报超过两成,提成就涨到了四分之一;等到了三成到四成的回报,提成又涨到了三成;以此类推,直到回报率达到七成以上,提成就直接飙到了五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