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同维多利亚港的潮水,悄然涨落,不着痕迹。
此刻的蒋天赐,其名已然镌刻在港岛的每一寸空气之中。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名字。
更是一个符号。
一个传奇。
他的一举一动,哪怕只是皱一下眉头,都能轻易引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无数市民在茶余饭后,争相传阅,津津乐道,仿佛谈论着一位行走在人间的神祇。
他一手构建的商业帝国,其扩张速度,已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极限,如同被注入了神力的巨兽,疯狂吞噬着市场。
“天赐科技”。
这个名字,凭借着“天赐大哥大”在港岛乃至整个东南亚高端移动通讯市场无可撼动的垄断地位,已成为奢侈与权力的代名词。
大哥大不仅仅是通讯工具。
它更是身份的象征,是精英阶层的入场券。
每一天,海量的现金,不再是潮水。
而是化作了奔腾咆哮的金融洪流,日夜不息地灌入公司的银行账户。
这个账户的数字,每天都在以惊人的幅度跳动,令会计师们的手指都在颤抖。
“天赐科技”已经稳稳坐实了蒋天赐商业版图中,那头最肥壮、最可靠的现金奶牛。
它提供的资金支持,让蒋天赐的后续布局,拥有了近乎无限的底气。
而“天赐地产”,则在这场席卷全港的地产狂潮中,扮演了无可争议的王者角色。
当初,蒋天赐力排众议,顶着无数质疑的目光,坚决保留了大部分地皮,没有在初期的小幅上涨中尽数抛售。
这一决策,在当时看来,近乎赌博。
如今,随着“玫瑰园计划”的持续发酵,如同投入滚油中的火星,彻底点燃了市场的狂热。
那些当初未曾出售的三分之二的地皮,其价值如同被施了魔法的雪球,越滚越大,膨胀到了一个令人窒息的恐怖数字。
各大评估机构给出的最新估值,已经悄然突破了十亿港币大关。
十亿!
港币!
仅仅半年不到。
从零到十亿。
蒋天赐凭借着来自神秘系统的超前视野,和他自己那份洞察秋毫的商业嗅觉,以及那份敢于押上一切的惊人胆识,打出了一套石破天惊的“科技 金融 地产”组合拳。
堪称完美。
教科书级别的操作。
他以划时代的科技产品“天赐大哥大”作为锋利的破冰船,强行撬开了各大银行金库的厚重大门,获得了令人咋舌的巨额杠杆资金。
随即,他将这笔庞大的资金,如同最精准的手术刀,稳、准、狠地投入到即将火山爆发的地产市场。
最终,在无数人目瞪口呆的注视下,完成了原始资本那如同核裂变般的爆炸性积累。
这种神乎其技、匪夷所思的运作,让港岛那些浸淫商海数十年的老牌大佬们,也只能瞠目结舌,自愧不如。
他们纷纷将蒋天赐奉为新一代的“商业之神”。
一个崛起速度快到让人看不懂的商业奇迹。
更令人称奇的是,他洪兴龙头、九龙霸主的社团身份。
这重身份,在许多人看来,本应是商业发展的巨大掣肘,是上流社会避之不及的污点。
但在蒋天赐这里,却化腐朽为神奇。
它非但没有成为阻碍。
反而变成了一道闪耀着凛冽寒光的护身符。
一道最坚固、最不容侵犯的壁垒。
任何宵小之辈,无论来自何方势力,只要敢对蒋天赐的产业流露出丝毫觊觎之心,都将在第一时间感受到来自整个九龙江湖的冰冷恶意。
黑白两道,泾渭分明。
却在他面前,诡异地融汇,通杀!
如今的蒋天赐。
他手中掌握着足以让任何势力眼红的巨额现金流。
他坐拥着价值连城、并且仍在持续升值的黄金地皮。
他掌控着一家具有绝对垄断地位的科技公司,以及一家磨刀霍霍、蓄势待发的电影公司。
港岛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他已经彻底站稳了脚跟。
坚如磐石。
从一个背负灭门血海深仇,孤身归来的复仇者。
到一个铁腕整合,一统九龙的江湖新霸主。
再到如今翻云覆雨,叱咤商界的资本巨鳄。
这条路,他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一年。
对许多人而言,不过是弹指一挥间。
对他而言,却是天翻地覆的蜕变。
维多利亚港的夜景,依旧灯火璀璨,如同一幅铺开的星河图卷,映照着这座不夜之城的繁华与欲望。
蒋天赐独自站在自己位于太平山顶的奢华豪宅露台上。
夜风带着微凉的湿意,吹动他笔挺西装的衣角。
他俯瞰着脚下那片被霓虹灯勾勒出的繁华都市轮廓。
这座城市,曾是他仰望的存在。
如今,它仿佛匍匐在他的脚下。
然而,他的眼中,没有丝毫的满足。
没有一丝成功的喜悦。
只有深不见底的平静,以及平静之下,那汹涌燃烧的、更为炽热的野望。
这一切的辉煌,这一切的成就。
都还只是个开始。
一个微不足道的序章。
他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